陳 慶
(重慶圖書館,重慶 400037)
?
圖書館利用優勢資源助推社區圖書館發展
陳 慶
(重慶圖書館,重慶 400037)
公共圖書館;資源協助;社區圖書館
文章以利用公共圖書館資源幫扶社區圖書館發展,豐富農民工子女及農民工文化生活的案例,就公共圖書館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資源,有機地與社區圖書館相結合,推進社區文化建設進行探討,從而達到實現社區圖書館持續健康發展,厚植社區居民的生命力、教育力的目的。
在這個社會快速變遷、科技日新月異、倡導終身學習的時代,各級圖書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居民身邊的社區圖書館,更是門庭冷落,鮮有問津。究其原因,一是因為一般大眾對圖書館功能的認知仍然不足,社區圖書館未被充分利用;二是因為社區圖書館專業人員、購書經費嚴重不足,沒有自身特色館藏資源,更加缺乏深入的知識價值與知識服務系統,不能滿足現代社會需求。在此情況下,重慶圖書館應時勢之需,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協助社區圖書館發展,以尋求社區圖書館發展的最佳途徑。
公共圖書館在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助推社區圖書館發展時,應先確立所要達成的目標,并隨著社區環境的改變而檢驗修正。一般而言,需達到以下目標。
1.1 業務工作順利發展
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豐富的館藏資源,采取定期交換圖書的方式充實社區圖書館館藏。公共圖書館還可以不定期進行業務指導,尤其是就如何滿足社區讀者資訊需求進行工作指導,這樣就能讓社區圖書館與社區居民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順利推進社區圖書館館務工作。
1.2 成為社區資訊服務中心
圖書館各項業務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向讀者提供各種文獻信息,各項業務工作都是圍繞讀者這個中心而展開的。社區圖書館作為居民身邊的圖書館,應結合時代特征和居民文化結構收集滿足社區居民需求的文獻視聽資料以及生活資訊方面的剪報,以供社區讀者不時之需,讓社區圖書館成為名副其實的社區資訊服務中心。
公共圖書館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助推社區圖書館發展既擴大了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職能范圍,也間接提升了社區圖書館的社會價值,是一舉兩得的雙贏舉措。
2.1 建立合作關系,增強社區文化凝聚力
公共圖書館應依據社區文化特征和居民文化結構,在充分調研社區居民文化需求的基礎上,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解決社區圖書館因經費不足而導致的藏書緊缺的困局。此外,公共圖書館還應在社區原有組織架構上開展各項活動,如社區老年養生俱樂部、媽媽寶寶活動室、青少年讀書會、就業技能培訓班等。
2.2 協助建立社區圖書館人力資源后勤保障庫
目前大多社區圖書館的發展受制于專業管理人員缺乏,處于停滯不前的尷尬境況。公共圖書館應根據自身的發展經驗,指導社區圖書館根據社區文化發展需要,針對社區老人、青少年、兒童、婦女、外籍人士、殘障人士等不同對象,以保健、休閑、升學、就業、幫教等為主題,建立相關專長的人力資源后勤保障庫。
2.3 建立共享資源服務網絡
公共圖書館可依據自己成功舉辦各種讀者活動的經驗輔助社區圖書館建立社區資源交流中心、社區青年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就業指導中心等,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協調作用和中心作用,使公共圖書館成為社區圖書館正常運營、發展的引領者,成為社區圖書館各項業務工作發展的中介者,并通過宏觀指導讓社區圖書館在摸索實踐中自然形成滿足居民需求的資源共享型服務網絡。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新興市民逐漸成為城市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重慶圖書館建立著業務指導關系的新橋社區圖書館就居住著許多農民工。每到假期,新橋社區圖書館就成為孩子們樂而往之的地方,圖書館管理人員在高興之余也愁眉不展,因為僅有的1,000余冊書刊和40多平方米的活動室根本無法滿足孩子們的需求。重慶圖書館在得知該情況后,對該社區的人員結構和文化層次進行了調研,發現該社區居民文化層次普遍偏低,居民主要由老人、在讀青少年和農民工構成,文化需求主要偏向于與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源。重慶圖書館以此為出發點,通過以下方式協助該社區圖書館順利發展。
3.1 根據社區圖書館業務工作實況,研定館藏
基于社區圖書館購書經費嚴重不足的現實,重慶圖書館針對該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向該社區配備了簡明易懂、生動有趣、實用性強的養生保健書刊、動漫、校園小說和少量圖文并茂的國學經典等實用性較強的資源充實館藏,并定期與該社區交換書刊。3.2 依托志愿者,充實人力資源,協助館務運作
社區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社區居民,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在收集、組織、保存與當地社區有關的圖書資料,以供讀者使用,所以社區圖書館的發展需要社區居民的參與。由于社區圖書館人力有限,很難滿足社區居民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就需要有一批能協助社區圖書館發展的具有相關專長的人員來充實社區圖書館的人力資源。重慶圖書館與該社區圖書館管理人員交流了其招募志愿者協助開展基礎業務工作的經驗,認為用此種方式充實人力資源,既經濟又高效。
2012年新年伊始,新橋社區就開始籌劃招募社區假日志愿者。其招募對象是10歲以上且愛讀書的學生和尊老愛幼的成年人,有專長的人優先。招募志愿者的海報一出,當天就迎來了幾個往年暑假期間常來社區圖書館的熟面孔,還有幾個回家過年的大學生。截至招募結束時間,共召集20名志愿者,其中有年幼的小學生,也有學識豐富的大學生,還有在家帶崗的刑滿釋放人員和白發蒼蒼的老人。新橋社區圖書館結合各個志愿者的簡歷,在與志愿者充分協商后,舉辦了一些別開生面的活動。如:讓愛讀書的小志愿者組織小讀者開展“我是故事大王”和“我是讀書人,書架我認‘養’”等活動;組織文化層次高的志愿者開展節假日課業輔導;組織老年志愿者與社區居民分享人生智慧的聊天活動;讓在家待崗的服刑人員給社區居民“現身說法”等。
由于每位志愿者都各有分工,且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為身邊的鄰居服務,工作起來特別有成就感,因此其服務的意愿很高。為了收到更好的服務效果,很多志愿者熟練掌握了書刊的借閱流通工作與館藏分布,其熟練程度甚至高于社區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對于出點子開展讀者活動,這些志愿者也積極參與并付諸實踐,其還將讀者活動現場的畫面通過微博、微信分享給更多的居民,引來了更多人的關注。此外,志愿者的加入讓社區圖書館的管理人員與讀者的關系更加融洽,因為在與讀者之間發生沖突時,志愿者比館員更容易取得讀者諒解,久而久之,社區圖書館員和讀者之間也更加理解和包容對方。
3.3 多樣化服務,貼近居民生活,增進社會和諧
本著社區圖書館的服務應當立足于社區文化發展的需要這一出發點,重慶圖書館與新橋社區圖書館共同制定了符合社區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服務項目。3.3.1 送書上門。由于新橋社區地處城市的邊緣,房屋陳舊,租金便宜,居住著很多低收入的老人和外來農民工。他們要么是行動不便,要么是迫于生活壓力無暇光顧社區圖書館。針對這些人對書刊的需求,新橋社區圖書館結合志愿者的服務時間,不定期地將他們需要的書刊、資訊剪報送到他們家中。
3.3.2 幫教服務。新橋社區的居住人員主要是來自農村的外來務工者,他們工作忙、文化低,無暇監管子女的學業。針對這一特殊情況,新橋社區圖書館管理人員連同志愿者開展了免費的周末輔導班,幫助這些孩子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此舉深受社區居民好評,該社區在2012年還被當地政府評為十佳文明社區。
3.3.3 資訊服務。社區圖書館最貼近居民,也最了解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新橋社區圖書館聯合重慶圖書館將收集的關于養生保健、科普教育、就業資訊和新興技術方面的信息通過共享資源網絡、剪報、宣傳欄等方式讓居民共享。
3.3.4 開展讀者活動,豐富居民生活。新橋社區圖書館自招募志愿者后,在每年的暑假和重大節日期間,都會根據居民的興趣愛好,舉辦讀書會、親子閱讀、壩壩舞比賽、老奶奶講故事、包粽子比賽等生動有趣又貼近居民生活的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社區圖書館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社區的凝聚力也在各種活動中逐漸增強,也幫助外來農民工及其孩子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
公共圖書館作為城市文化發展中重要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應結合時代特征,充分發揮其骨干作用,將自身的服務經驗傳送給各社區圖書館,實現以該公共圖書館為骨干的資源共享網絡,并通過多樣化服務,推動閱讀,從而實現養成市民現代化的資訊素養的目標。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達成該目標,社區圖書館還需積極爭取經費,充實文獻信息資源;還需加強對志愿者的管理,建立社區志愿者人才資源保障庫;還需強化資訊服務功能,并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讓社區圖書館成為居民終身學習的資源中心和活動中心。
[1] 甘平.圖書館與社區文化建設[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3(4).
[2] 熊太純.我國城市新型社區圖書館發展模式研究[J].現代情報,2007(10):140.
[3] 李菲,周陽.社區圖書館發展對策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2):88.
[4] 周英雄.論城市社區圖書館建設[J].圖書館論壇,2007(4).
(編校:嚴 真)
2015-02-28
陳 慶(1969—),重慶圖書館助理館員。
G258
A
1003-1588(2015)05-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