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薇
淺談新媒體背景下英語專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維系
張薇薇
現如今新媒體一詞已經進入我國社會的理論和實踐之中。新一代的大學生,尤其是英語專業大學生面對復雜的新媒體環境,他們的思想正逐漸受到影響。為保證大學生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傳播核心價值觀勢在必行。
新媒體;核心價值觀;英語專業大學生
“新媒體”這一概念源于1967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網(CBS)技術研究所的所長P.高爾德·馬克發表的一份關于電子錄像(EVR)商品的計劃書,他在計劃書中將“電子錄像”稱作“new media”,新媒體的概念由此誕生(郭雯2014)。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其主要特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互動性
新媒體打破了時間、地域的限制。用戶可以運用微信、微博、QQ等平臺,隨時隨地接受信息。能夠滿足用戶即時互動交流的需要。
(二)動態性
當今社會,計算機、手機等新型媒介的廣泛應用讓信息的傳播處于快速流動的狀態,信息的快速流動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變得更快。
(三)多樣性
與之前單調的紙質信息傳播方式相比,當前的傳播方式可謂是多種多樣。除此之外,它還能針對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需求。
(四)復雜性
信息的參差不齊,使人們對信息的判斷變得復雜化,使得信息對人們所產生的影響變得復雜。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英語專業人才需求猛增。英語專業本身的特性使得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具有比較鮮明的特點:
(一)價值取向多元化
價值觀主要反映大學生對事物的基本認識,包括生活方式、藝術品位和宗教信仰等(李儒峰2009)。在新媒體背景下多元文化交融的學習環境當中,英語專業學生的思想極易受母語、專業英語、第二外語等多種語言的影響,使得他們的價值觀和思想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二)個人主義思想強烈
英語專業大學生受西方自由、平等文化的影響,往往傾向于個體實現價值觀點,更為關注個體存在的價值與尊嚴。英語專業學生接觸的教師多是在中外文化熏陶中成長起來的,其中外教帶給他們的更是地地道道的外來文化和外來價值觀。不管是在課堂中的教與學,還是課后的交流,學生都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教師的影響。因此,相對其他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個性往往較為突出,強調個人價值的實現。
(三)個性突出,思維活躍
英語專業的學生思想更開放、思維更加活躍,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勇于競爭。英語專業的學生大學四年不斷地接受外來文化和多元化價值觀的影響,逐漸養成了較強的批判精神和質疑精神,認識問題易偏離主流價值取向。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正面影響
1.能夠拓寬大學生的空間交往范圍。大學生的交往范圍從線下擴展到線上,從實際生活擴展到網絡空間,使大學生有了更多了解時事動態、發表個人言論的平臺。
2.能夠促進大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大學生可以利用瑣碎的課余時間迅速瀏覽資訊快報,掌握時事發展變化,迅速搜索所需信息,比起去圖書館查找大量的書籍,這種學習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3.能夠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過程中,單純的說教未免太過乏味,要想卓有成效地教育大學生,教師必須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大學生格外青睞新媒體的信息傳播與交流方式。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的單向灌輸與傳授方式已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環和效力,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方式亟需轉變(鄒國振2012)。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負面影響
當然,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新媒體更是如此。我們在享受它帶來的福利的同時,不能對其帶來的問題視而不見。
1.新媒體對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新媒體傳播具有“虛擬性”的特點,新媒體上的言論受到的管制與約束相對較少,開放的空間與較大的自由度使得新媒體上充斥著很多腐朽的、與社會主義發展不相符的文化,對于認知能力較弱的大學生,他們對這些文化的辨別能力很欠缺,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擾,甚至會在道德上出現偏差。
2.新媒體使部分大學生沉迷網絡、不能自拔。隨著手機、電腦等終端的發展,大學生用于娛樂的時間過多,已經占用了很大部分的學習時間,嚴重影響了學業,更有甚者,利用新媒體進行網戀,沉迷于虛幻的愛情當中,這儼然已經成為當下大學生學習進步的最大障礙之一。
3.新媒體上信息繁雜,文化滲透嚴重。西方國家的網絡傳媒刻意在意識形態領域做文章,大肆宣傳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至宣揚邪教。這些都會使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形成受到深重的影響。面對各種復雜甚至矛盾的信息,學生難于作出正確的判斷或選擇,他們的價值取向可能變得渾沌不清甚至被誤導(黃巖、陳偉宏2001)。
(一)樹立遠大目標,堅定理想信念
加強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對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內容、內涵進行深層次的學習與探討。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實現更應體現在社會實踐上,將每個人參與踐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事跡圖文并茂地展現出來,以此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建設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道路上來。大學生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方式獲取更多的關于國學、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并融合自己的專業特色,進而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實現更為遠大的人生目標。
(二)繼承中華文明,弘揚傳統文化
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隨著網絡技術的深入化發展,當代大學生大多喜歡通過QQ、微信、貼吧、論壇等方式進行網絡技術通信,英語專業學生應充分利用新媒體下各類平臺來獲悉相關傳統文化的知識,實現傳統文化的共享。同時,積極開展關于中華傳統文明的活動,使中華傳統文化深入班級之中。
(三)傳承道德禮儀,錘煉意志品質
首先大學生要提高道德修養,能在多種文化的的洪流中辨別是非。新時代的大學生對新媒體具有青睞性,可以通過建立相關主題網站、博客、微博管理等形式,開辟新的陣地。大學生還要抓住課堂資源,通過觀看PPT、視頻播放等新媒體形式接受更加規范化的禮儀教育,從而達到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目的。英語專業學生還應通過網絡資源了解西方文明禮儀,尊重西方的禮儀文化、道德思想,成為各方面綜合發展的高素質大學生。
(四)立足學習本業,掌握真才實學
大學時代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大學生應當充分認識到大學階段學習生活對今后人生道路的意義,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培養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英語專業學生要扎實基本功,可以通過手機或者電腦下載英語學習軟件,通過逛英語論壇、看英語貼吧等途徑來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加強專業技能訓練,為將來融入社會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優化知識結構,勇于探索鉆研
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相應的專業知識,比如英語專業,只有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才能在各個領域大放異彩。因此,優化知識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當代大學生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強化自己的創新意識,努力優化合理的知識結構,為實現這一目的,勇于探索,努力鉆研專業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對于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刻苦鉆研的精神能夠激勵當代大學生努力奮斗、積極進取,使英語專業大學生在學習西方文化知識的同時努力吸收中國文化營養,積極維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綜上所述,由于深受外來文化、多元價值觀的影響,造成了現在英語專業大學生兼容并包的價值觀特點。如果價值觀運用得當,英語專業大學生將成為21世紀中國面向全世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們將承擔起中國走向世界、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歷史責任。換句話說,倘若引導不當,不能形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們將不會成為高素質人才。由此可見,如何利用好新媒體這個媒介,使其最大可能地發揮正確的功能,使大學生生活在一個安全潔凈的網絡環境中,需要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
引用文獻
郭雯.2014.新媒體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影響[J].陜西教育,(9).
黃巖,陳偉宏.2011.新媒體: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契機與挑戰[U].思想政治工作研究,(6).
李儒峰.2009.西方文化滲透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教育探索,(2).
鄒國振.2012.新媒體對大學生社會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影響與應對[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1).
作者信息:264003,山東煙臺,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外國語與國際關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