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宗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中堡鎮中心小學)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是一個生動的、活潑的、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數學是一個具有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的學科,如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成學生樂學、愛學是非常重要的,而畫圖策略能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具體的分析題意、理解題意,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會做的題他不可能畫圖,不會做的題他想不到畫圖,畫圖意識不強,利用畫圖解決問題的學生寥寥無幾。因此,培養學生的畫圖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低年級教學中常見的畫圖形式就是畫圓圈,如:一年級教學中有這樣一道題:同學們排隊做操,從前往后數小麗排在第六個,從后往前數小麗排在第七個,這隊做操的一共有多少人?大部分同學讀完題后會簡單的列式為:6 +7=13(人),這樣就混淆了基數和序數的概念,此時教師就要及時引導學生,比如:我們來畫一畫這一隊的每一位小朋友,一個圓圈代表一個小朋友(小麗用黑色圓圈表示),大家試一試,在教師的引導下,同學們畫出了意思非常明確的示意圖。(如圖)

看著自己畫出的圖,學生自然也就明白了。再如,哥哥有8 枚郵票,送給妹妹2 枚后兩人同樣多,妹妹原來有多少枚郵票?題目出示后學生的理解是哥哥比妹妹多2 枚郵票,顯然不對,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動手畫一畫,通過直觀圖來解決這個問題。(如圖)

從圖中學生清楚的看到哥哥送給妹妹2 枚后還剩6 枚,也是妹妹現在的郵票數(因為送給妹妹2 枚后兩人同樣多),妹妹現在的郵票數里再減去哥哥送給的2 枚就是妹妹原來的郵票數,即:8-2-2=4(枚)。
教學中,教師要有意引導學生畫出簡潔又直觀的示意圖,幫助學生分析、理解題意,使復雜的問題變的簡單明了,解決問題的關鍵也就一目了然了。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學生多畫圖,認真觀察、看懂圖意,久而久之,學生解決問題時就會產生畫圖欲望,畫圖意識也會明顯增強。
“畫圖策略”是利用“數”與“形”的結合,使抽象的文字語言變的形象化、直觀化、趣味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好的剖析題意,解決問題,而且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學生在積極探索的過程中,可以獲取豐富有趣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五年級教學中有這樣一道題:某超市運來的黃瓜比茄子多50.5千克,當黃瓜賣掉一半時比茄子少10 千克,黃瓜和茄子各運來多少千克?這道題給出的條件比較隱蔽,如果學生只憑文字和想象去解題,就顯得比較吃力,如果畫線段圖進行分析,就可以把題目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達到理解題意,明確數量關系,理清解題思路的效果。(如圖)

從圖中清楚地看到10 千克加上50.5 千克是黃瓜的一半,知道了黃瓜的一半,那么黃瓜和茄子的數量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金城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花壇,長8 米,學校在修建校園時,花壇的長增加了3 米,這樣花壇的面積就增加了18 平方米,原來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學生讀完題目后有些茫然。顯然,讀懂題意的學生不多,這時教師可以及時有意啟發、引導,應用“畫圖策略”幫助學生解題。(如圖)

學生看到自己畫出的圖形,很容易便理解了題意,有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畫圖策略”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主要利用直觀的圖形,讓學生搜尋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更好的理解數量間的關系,順利的解決問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多動手畫一畫,借助于圖形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和數量關系形象化、簡單化,讓數量關系基于圖形“顯山露水”,從而使學生較快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學生們有了強烈的畫圖意識、畫圖思路,就能體會到“畫圖策略”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與價值,應用意識也會逐步形成,慢慢地就會內化為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
例如,奶奶家養的黑兔是白兔的3 倍,白兔比黑兔少14 只。白兔、黑兔各養了多少只?學生讀完題目后,在練習本上自然而然地畫起了線段圖。(如圖)

從圖中學生很清楚地看出了白兔比黑兔少1只,也就是黑兔比白兔多了14 只,而多出來的14 只剛好是白兔的2 倍,那么白兔的只數一目了然,黑兔的只數自然也就水落石出。又如,一個梯形,它的下底縮短3 厘米,面積就減少6 平方厘米,且變成了一個正方形。原來梯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生齊讀題目后,找出了題目中的關鍵詞、關鍵句,認真閱讀,仔細分析……,部分學生已經在練習本上畫了起來,部分學生思考者……。片刻,同學們爭先恐后的舉起了手。顯然,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已經浮現在同學們的眼前。生1:把一個梯形的下底縮短3 厘米,變成了一個正方形,說明這是一個直角梯形。(如圖)

通過圖可以看出直接能求出梯形的高,梯形的高也是正方形的邊長,正方形的面積加上減少的6 平方厘米就是原來梯形的面積。即:6×2 ÷3=4(厘米)4×4=16(平方厘米)16 +6=22(平方厘米)生2:從圖中我可以看出減少的6 平方米面積是一個三角形,正方形的邊長就是這個三角形的高,也是原來梯形的高6×2 ÷3=4(厘米),原來梯形的面積是(4 +4 +3)×4 ÷2=22(平方厘米)生3:……
同學們利用直觀圖形探索出了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使其中的“隱形”條件“顯性”化,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畫圖策略”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中教師把枯燥的講授過程變為動態的探索過程,讓學生親歷、感悟、體驗畫圖策略的多樣性,領會畫圖策略中的數學思想和意義,提升數學素養,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