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桃華 吳麗娜
作者信息:330201,江西 南昌,江西服裝學院英語教研室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顯示,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語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綜合英語水平和應用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然而在我國,尤其是一些高職院校,英語寫作始終是學生學習的一個薄弱環節。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寫作邏輯性不強;寫作技巧有所欠缺;寫作內容太過貧乏;大多數學生只注重寫作的結果,而忽略了寫作的過程;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一直處于至高無上的位置。雖然很多大學英語教師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將寫作問題作為他們教研活動中一直探討的話題,但是收效甚微,學生的寫作水平離大綱的規定相距甚遠,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后談到寫作文,很多學生都會搖頭。這種狀況不得不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和深刻反思,教師迫在眉睫的任務就是改進當前英語寫作教學策略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運用支架式教學策略將學習者所學的知識轉變成自己的內部表達呢?研究表明,對知識和思維過程圖形化表征的概念地圖就是該策略的一個極好例子。因為,它能作為內在認知結構的一種可視化表征,通過把原本人腦中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和圖形化,以圖的直觀性、形象性特征對當前所學內容加以引導,使學習者看到概念之間的關系,并從與新知識的共有屬性中找到同化、吸收當前新知識的固定點,從而促進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結構的整合,實現新知識的內化和意義建構(陳敏 2015)。
可視化教學是一種可以將知識內在結構通過圖形的形式而外化的過程。而概念圖正好是一種最好的思維可視化工具,它可以根據某一主題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建立起一個層級式的知識網絡框架,主要由節點、連線、連接詞構成。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節點表示寫作的關鍵短語或單詞,連線表示兩個關鍵短語或單詞之間的某種關系,連接詞主要是對短語或單詞間關系的文字描述。在英語寫作中,通過概念地圖這種層級結構的方式表示主要短語或單詞之間的關系,最一般的內容通常置于概念地圖的最上方,不太重要的或相對具體的內容按等級依次在下面展開,這樣能把整個寫作命題的主要框架呈現出來,思路也就越來越清晰。根據概念地圖的另一個特征(交叉連接),交叉連接用于表示概念地圖中概念之間的關系。它能很清晰地表現出概念圖上某些領域知識是怎樣相聯系的(鐘志賢 2014)。因此,通過概念地圖的定義和特征,我們就可以知道概念圖是一種可以體現概念之間內在屬性的圖形器,它能使新舊知識或概念之間建立聯系,從而促進學習者思維的遷移。
概念地圖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的模式,主要包括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以及師生之間的交互活動。
教師主要活動包括以下幾項:提出具體的寫作教學任務,明確教學和學習目標,將學生劃分幾個小組,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對其進行的監督、指導與評價。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寫作活動之前,應當把具體的寫作任務和目標告訴學生,并對任務進行一定的描述。然后,為了保證班上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任務,協助學生按照一定的規則一起劃分為4~5個小組。在學生討論、構圖、寫作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是監督者、指導者和評價者的角色。教師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并監督他們的進展情況,當學生任務完成后,教師提供一定的評價標準并及時給出恰如其分的評價。
學生主要活動包括以下幾項:學生對寫作的題目自由發揮,開始在小組內自由討論,第一次集體構圖,根據教師的要求對照自己所構造的圖再集思廣益,根據大家的意見對該圖進行再創造,最終完成該圖。也就是說,首先學生個人或小組成員按照一定的任務要求,根據教師規定的具體時間把概念地圖的主干部分和基本構思畫出來。接下來把該概念地圖拿出來與其他學生一起討論,經過討論之后把學生的建議和意見用概念地圖的形式進行梳理。然后再進行反思,把有用的東西增添在已有的分支上或者分出新的分支,不斷地完善該概念地圖。各個小組或個人把完整的寫作概念地圖拿出來展示,根據教師的具體標準,班上其他小組學生和教師對寫作圖進行評價,小組根據評價的建議和意見再次對寫作圖進行修正,這就是再創造的過程。最后,經過本組成員的分析和決策,最終完成概念地圖作品。
Step 1:教師向學生介紹什么是概念地圖、概念地圖的優點和使用方法,以及概念地圖的種類。學生應當視情況來選擇應該使用哪種類型的概念地圖。
Step 2:以On Overseas Study為主題讓學生寫作,學生根據主題來收集相關的資料。
Step 3:教師協助學生一起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的形式來完成整個概念地圖。教師要求每一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概念圖的主干部分組合出來。
Step 4:小組成員各自完成概念地圖之后和本組成員一起討論,經所有成員同意后將相同的想法合并在一個聯合概念地圖的一個分支下,不同的想法合并在另外的一個分支下。最后在教師的指導和所有成員的反思下,把總結后的內容添加到已經劃分好的分支上或者開拓新的分支。
Step 5:小組成員再獨立創造一幅新的概念地圖,經過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集體討論后,將小組成員再整合成一幅新的概念地圖,這就是再創造的過程。
Step 6:每個小組派代表將各小組的作品在班上一一呈現,教師和所有成員根據提供的寫作評價標準對展示的作品提出建議或意見。
Step 7:各個小組根據教師和其他小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進行修正,并且完成最終的寫作概念地圖作品。最后,教師對整個過程做總結。
對比傳統的大學英語寫作課堂,概念地圖運用于寫作教學能夠真正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學生在寫作教學中運用概念地圖,可以分析寫作內容之間的內在結構,并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建構自己的知識,這個過程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對知識的深化理解,也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同時,也形成了對知識的直接或間接的聯系,使得認知結構得到優化(歐海燕 2011)。概念地圖運用于寫作教學中,真正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能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和寫作熱情,培養學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和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同時也彌補了傳統寫作教學的不足,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