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汐
作者信息:330027,江西南昌,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桃花一村小學
英國語言學家George W.W ilk ins在《語言教學中的語言學》一書中指出:“沒有語法,表達甚微;沒有詞匯,表達為零。”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沒有詞匯就無法實現語言的交流,詞匯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衡量一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很大程度上要看學生對詞匯的識別情況及其在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中的應用。教師如何生動高效地進行詞匯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詞匯學習習慣,是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重難點。
在現行教材中,雖然詞匯多,但是素材內容卻少而單調,往往給學生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課堂教學如果僅僅是長時間簡單機械的練習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要求。由此可以看出,PEP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素材的補充和添加勢在必行。
學習一種語言一定要有相應的語言情境才能學好。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湯,知識好比鹽,知識必須要融入情境中,學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識。可見,創設教學情境十分重要。例如:PEP小學4年級unit 5 My clothes(三年級起PEP小學英語教材 2012),學習服飾的詞匯 pants,skirt,dress...以及句型I like that/those...如果反復“帶讀—講解—翻譯—記憶—默寫”,那么課堂一定枯燥無味,還會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于是筆者添加了自己和家人要去三亞旅游,需要買一些服飾這一情境素材,自然過渡到課本服飾詞匯,學生很感興趣,紛紛表達自己想去旅游的地方以及想要帶的服飾:It’s hot/cold/cool/warm in...I like that/those...這種情境十分貼近生活,所以學生樂說、愛說,積極性特別高。如此一來,不僅學生輕松地掌握了詞匯,還讓課堂更有實際的生活意義。
簡筆畫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與兒童的心態很接近,直觀、生動、形象,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在教授 dog,fish,cat,duck等動物單詞時,筆者畫出動物圖案同時教學生學習動物單詞:dog,fish,cat,duck 等,緊接著學生畫自己喜歡的動物,教師引導學生讀:This is a cat.這樣好玩又好學,同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物相對于簡筆畫就更形象直觀,例如PEP小學4年級unit1 My classroom,學習詞匯 classroom,blackboard,light以及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學生就能在教室中直接將所學物品與相應的單詞對上號,自然表達出 What’s in the classroom?a computer,2 blackboards,2 doors,11 lights...不僅就地取材學習了重點詞匯,加強了單詞與實物的聯系,還簡單直觀地突破了單數復數這一難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游戲作為深受小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單詞的效果。這種方式既可以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又能創造真實多變的教學環境,提供新奇有趣的操練形式。在日常詞匯教學中,筆者經常添加這樣的游戲素材:“大小聲游戲,我大聲你小聲,我小聲你大聲”;還有“Who has the sharp eyes?”快速閃現新學詞匯,看誰的反應最快。學生對這些游戲都很感興趣,課堂中經常會聽到他們的歡呼聲,語言教學課堂也變得富有激情。
利用歌謠和歌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記憶新知識,突破學習中的難點,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筆者經常選擇一些現成的歌曲改編成簡單的歌謠,例如:學習現在進行時時,課本中原有歌曲The elephant is running.The tiger is walking...于是筆者在課件中加入不同的動物在做某事的動作,讓學生用現在學的新詞匯續編新歌謠:The fish is swimming.The bird is flying...一些帶節奏的chant也十分受歡迎。例如:以四年級Unit 3 My friends的詞匯教學為例,在學習 strong,thin,tall,short等詞匯時,筆者編了這樣的 chant:tall,tall,tall.He is tall.Thin,thin,thin.She is thin.緊接著讓學生自己用新的詞匯編寫chant,這些歌謠的學習,可以有效地鞏固所學的內容,讓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教師所教授的知識。
新課標認為: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補充和刪減(教育部 2011)。
例如:PEP小學4年級下冊Unit 5 My clothes主要講服飾,學習詞匯pants,skirt,clothes,dress以及句型I like that/those...由于學生已經在本冊Unit 3 Weather學習過如何表達天氣,因此在教授本課詞匯時,筆者添加和補充天氣情況素材,將天氣和服飾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什么樣的天氣穿什么服飾的表達方式:It’s hot in Nanchang,I like that dress...
新課標建議:英語課程應當根據教與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素材和資源。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了解不同學生的經歷、學習水平和風格。在詞匯教學素材的添加和補充中也要符合不同學生的特點和生活實際。
PEP小學6年級Unit 5 What does he do?討論的話題是職業,學習 singer,actor,writer,TV reporter等詞匯以及詢問他們的職業句型:What does he/she do?學習這些詞匯之前,筆者調查了本班學生的家庭情況,其中大部分學生的家長或者身邊的親人都是靠打工維持生計,如從事保姆、服務員、銷售員、小老板等職業,只有少數學生的家長所從事的 職 業 是 本 課 中 討 論 的 doctor,singer,actor,writer等職業。結合這一實際,筆者添加了新的詞匯素材內容:cleaner,housewife,waiter,讓學生討論自己親人的職業和生活,既符合學生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有話可講,為各自表達提供了素材。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意避免將詞匯孤立起來進行教學,還要將詞匯還原成句子的構成單位,在一定的場景下進行教學(梁大偉 2013)。這樣的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在語篇中感知詞匯意義,還能幫助學生了解詞匯的語法功能和語用功能,使學生能更準確、更得當地使用詞匯,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梁大偉.2013.小學英語整體詞匯教學的有效方法[J].中小學外語教學,(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