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瑞,董子萌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體育教育網球專業學生體能訓練情況分析研究
王凱瑞,董子萌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體能是運動技術掌握和提高的前提,但是對于技術能力薄弱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往往注重技術而忽略體能訓練,限制了技術的掌握和提高。本文針對體育教育網球專業學生業余訓練中體能訓練現狀進行研究分析,以引起學生對體能訓練的重視。
體能與網球技戰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體能,技能則無法良好施展;沒有體能,心理能力、意志品質也無從依附。沒有良好的體能,往往會大大降低技戰術訓練的效率。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體能,才是提高網球綜合能力的前提,實現自我完善。因此一個網球運動員無論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和靈敏性方面,都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
1.1 耐力是基礎
網球運動是一項以技術為主導的隔網類競技體育項目。由于對抗激烈,網球比賽耗時較長,而且在隔網對抗的體育項目中,球場上的人數密度是最少的,因此在耐力上的要求相當高。有人對網球比賽中的移動路程做過相關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一場相對激烈的比賽中,女子的跑動距離可達到5 000m,男子的跑動距離大于6 000m,有的甚至達到了10 000m,揮拍的次數達到上千次,運動的強度不亞于足球運動。在大強度的網球運動中,如果沒有良好的耐力,往往面臨著重大的考驗。擊球力量不足、動作變形,移動步伐及反應速度緩慢,不能及時判斷來球等等,都會影響到技戰術的發揮,不能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降低訓練效率。因此良好的耐力素質是發展其他素質的保障,是打好網球的基礎。
在網球運動中比的不僅僅是技術,心理因素更是至關重要的。耐力訓練在提高運動員身體機能抗疲勞能力的同時,更培養了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充沛的體能會給自己提升打敗對方的信心,使運動員在比賽中能夠沉著應對每一個球,在關鍵時刻保持平穩的心態,處理來球。
1.2 速度是前提
速度可分為反應速度、移動速度和動作速度。在網球運動中反應速度和移動速度尤為重要。反應速度指的是運動員對球運動軌跡、速度、落點的判斷和分析到準備移動所用的時間,反應速度越快,運動員啟動地越快,為快速移動到位創造了條件。移動速度反映了一個人的快速移動能力,快速的移動能力能夠使運動員避免處于被動狀態,能更好地把握住主動權,準確地做出應對。反應速度和移動速度兩者環環相扣,提高反應速度以及移動速度,可以使運動員及時到達最佳的擊球位置,有充分的時間來進行細微的調整,避免了因不能及時跑到位而造成的失誤,為技術和戰術的充分發展創造了條件。因此有了速度才能施展出更多的進攻手段和更強的防守能力,速度是技戰術發展的前提。
1.3 力量是核心
網球技術百變多樣,其中以底線擊球最為常用,將球打深并且打出極佳的速度、角度和旋轉,會增加對方移動距離并且縮短對方的反應時間,壓迫對方造成其主動失誤,而這都需要運動員擁有良好的力量素質。網球運動屬于持拍類運動,雖由手臂揮拍使拍面與球接觸并將其擊出,但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力量來自于軀干和下肢力量的整合和傳遞,可見協調流暢的力量傳遞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力量是致勝的核心元素,因此不僅要有力量,而且要會發力,更要懂得如何充分傳遞利用力量。網球運動的力量特點以爆發力為主,擁有良好力量素質可以在發力的同時防止肌肉損傷,并且能在應對對方快速強力來球時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防止運動損傷。
2.1 網球理論知識欠缺,技術基礎薄弱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學習網球運動前,對網球運動的了解知之甚少。多是通過電視媒體、網絡、期刊雜志和身邊的朋友教師了解到網球,對系統的網球理論知識并沒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在理論知識上較為欠缺。在技術方面,體育教育網球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學學習網球專業前,并沒有接觸過網球運動,技戰術學習基本上屬于從零開始,相對于專業網球運動員來說,起點低,起步晚,技術基礎薄弱。
2.2 接受能力有限
由于體育教育專業招生方式的限制,其中絕大部分學生都為非專業運動員,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體育訓練。在身體的協調能力、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上與從小接受專業訓練的網球運動員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在學習和掌握鞏固網球技術中,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在體育教育網球專業日常課程教學活動中,其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運動的基本技戰術,學習和掌握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做到會教、會做、會示范。但對于理論知識欠缺,技術基礎薄弱和接受能力有限的體育教育網球專業學生來說,技戰術的掌握及鞏固主要通過在課堂中學習,在業余訓練中也主要以網球專項技術形成及技術穩定性為主,落點、球速控制和戰術學習為輔,并沒有或者說很少針對體能進行系統全面的訓練,偏重于技戰術的形成與培養,忽略了在網球運動中同樣至關重要的體能訓練。
由于網球專業學生在業余訓練中體能訓練的匱乏,再加上學生自主鍛煉意識的薄弱,常常因體能不足而出現各種形式的失誤。因力量欠缺(尤其是女生),往往出球較淺而且球速較慢,不能對對手造成威脅,往往處于被動局面。在日常訓練或一場比賽中,常因體力透支而導致的技術動作變形,造成失球丟分。在網球運動中速度是保證良好擊球的前提,未經過體能訓練,只能依賴自身原有基礎,不能及時到位調整而造成失誤,限制了專項技術的快速發展。
造成體育教育網球專業學生體能訓練匱乏的原因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種。一方面是由于體育教育專業專項課開課時間普遍較晚,課時少且短,學習時間明顯不足,而且學生多數沒有網球經驗,要從零基礎開始學起,要想形成系統全面的網球技戰術,只能利用業余訓練進行技戰術練習,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支配在體能訓練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學生對體能訓練沒有深入的理解,不清楚體能訓練的重要性,認為技術、戰術就是致勝的王道,而忽略了體能是保證技戰術穩定發揮的基礎保障。
要改變現階段體育教育網球專業業余訓練中體能訓練的現狀,首先教師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加入具有針對性的網球體能訓練,同時向學生普及體能訓練方面的理論知識,引起學生對體能的重視,促進其在課余時間積極自主地進行體能訓練,形成鍛煉的意識。再者,就要從客觀上得到各方支持,在課時數符合國家規定的同時將專項課開課時間提前,保證學生在有一定的網球技術之后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利用業余訓練進行鞏固和提高。
[ 1 ] 張永垛.大學生網球運動體能訓練理念與方法研究[ J ].當代體育科技,2014(23):28-30.
[ 2 ] 王麗英.河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網球課教學現狀與對策[ D ].開封:河南大學,2011.
[ 3 ] 雷正方.網球運動專項體能特征分析[ J ].當代體育科技,2014(27):159-161.
[ 4 ] 莊靜.淺談網球運動的體能訓練[ 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1):38-41.

G845
A
1674-151X(2015)04-053-02
2015-02-15
王凱瑞(1992 ~),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