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軍 強澤好 郭 鵬
肺大皰破裂引起的自發性氣胸,常規治療方法復發率高,外科手術能夠很好的避免這一問題[1]。傳統的開胸手術方式創傷大,恢復慢,術后并發癥多,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而電視胸腔鏡手術(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憑借其微創手術的優勢和良好的治療效果逐漸被患者和醫生認可[2]。穎上縣人民醫院在胸腔鏡肺大皰切除治療氣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98例肺大皰并發氣胸患者進行研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52例患者,其中男44例,女8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37.8±27.6)歲;平均體質量(59.8±12.5)kg;右側氣胸 31例,左側氣胸19例,雙側氣胸2例;對照組46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 7 例,年齡 20~67 歲,平均年齡(35.6±25.7)歲;平均體質量(63.4±11.7)kg;右側氣胸 28 例,左側氣胸 17 例,雙側氣胸1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氣胸發病位置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試驗組采用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肺大皰切除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患者取側臥位在全身麻醉后,行雙腔氣管插管,健側肺在術中通氣。術中共需3個長約1.5~2cm的切口即1個觀察口和2個操作口,位置依次在腋中線第6肋間、腋前線第6肋間和腋后線第6肋間,在觀察口置入電視胸腔鏡后,立即探查胸腔內積液和粘連情況。將胸腔內積液吸去,分離粘連,從肺尖部開始探查肺大皰的個數、大小及位置。提起肺大皰,在其基底部用內鏡切割縫合器或者用打結器結扎法切除。處理完全部的肺大皰后,檢查漏氣情況,如有漏氣妥善處理。之后行胸膜固定。關胸前在胸腔頂端放置1根胸腔閉式引流管。
對照組采用開胸手術方式,患者在全身麻醉后行雙腔氣管插管,健側肺在術中通氣。在后外側做常規刨胸切口,在4或5肋間進胸,從肺尖部開始探查肺大皰的個數、大小及位置,游離肺大皰,在其底部鉗夾切除,切緣縫合,胸壁涂滑石粉以減少肺氣腫或者彌漫性小皰患者胸膜摩擦。檢查漏氣情況,如有漏氣妥善處理,之后關胸,留置1根胸腔閉式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 患者圍手術期手術失血量、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正態計量資料采用“”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經過不同的手術治療后,試驗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手術失血量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圍手術期手術失血量、手術時間、胸管留置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分析
2.2 試驗組與對照組均無手術死亡出現;試驗組組術后并發癥2例,其中腦梗死1例,經積極治療后無后遺癥,室性心律失常1例;對照組術后出現并發癥8例,消化道出血1例,術后出血二次開胸止血5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8%)低于對照組(17.4%),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873,P=0.0271)。
自發性氣胸是指因某些原因使臟層胸膜和肺組織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細微氣腫泡破裂,肺和支氣管內空氣逸入胸膜腔[3]。肺大皰破裂引起的自發性氣胸在臨床上很常見,常用的治療方法為胸腔穿刺或胸腔閉式引流,雖然以上方法可以使患者氣胸癥狀在短時間內消除,但未能完全消除肺大皰,復發率很高,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所以外科手術切除肺大皰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選擇。傳統的開胸手術方式手術創傷大,術后發生劇烈的炎癥反應,可造成組織代謝紊亂及組織結構破壞,繼而引起相關并發癥,很不利于恢復,所以不易被患者接受[4]。而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則憑借其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的微創手術特點[5]使患者消除了以上顧慮,同時該手術方式手術視野達整個胸膜腔,使醫生能夠發現肺部任何位置的肺大皰并且能夠進行復雜的手術操作,保證了手術的成功率,消除了再次復發的可能[6-7]。本研究也盡顯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的優勢,該手術方式明顯減少了患者圍手術期手術失血量,縮短了手術時間、胸管留置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同時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大大降低,為3.8%,低于開胸手術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在本次試驗中,2組患者均出現了術后并發癥,對于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應注意以下三點:(1)嚴格把握手術適應證,對于胸腔廣泛粘連的患者,不行電視胸腔鏡手術;(2)注意胸肺大皰傷口縫合方式,開胸手術建議用丙烯線連續雙層縫合,關胸前應再次檢查縫合處,從而避免術后出血,再次開胸止血的發生,減輕患者痛苦;(3)注意操作時間,建議控制在60min以下,在術中注意對患者肺部血管的保護,防止血栓形成,造成腦梗死[8-9]。
綜上所述,在肺大皰并發氣胸患者的治療中,采用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肺大皰切除治療氣胸效果良好,術后恢復快,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季學波,何建明.自發性氣胸胸腔鏡手術治療148例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3):150,152.
[2] 滕洪,王述民,曲家騏,等.自發性氣胸肺大皰分型及胸腔鏡手術方法探討[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3(7):584-587.
[3] 楊超,唐勝軍,唐烽,等.傳統開胸手術與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4):260-261.
[4] 王建利,李國,陳武,等.145例自發性氣胸的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1):1689-1690.
[5] 劉濤,楊蕤,曹忠超.胸腔鏡治療肺大皰合并自發性氣胸67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09,15(6):68-69.
[6] 劉玉學,徐紹敏.電視胸腔鏡與常規開胸術對自發性氣胸治療療效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5-6.
[7] 張勇,吳萍,電視胸腔鏡聯合小切口在自發性氣胸治療中的應用[J].浙江臨床醫學,2011,13(12):1383-1385.
[8] 高紅霞,齊書山,許玉貴,等.胸腔鏡切除肺大皰120例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5):660-661.
[9] 袁世璋,杜小軍.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131例[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1,34(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