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舉
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及多發的疾病。認知功能障礙是其最常見的癥狀。其主要表現為記憶障礙、失用、失認及視覺空間障礙等[1-2],其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臨床若不及時診斷和治療可發展為癡呆。本研究分析缺血性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影響因素及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沭陽縣仁慈醫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并確診的78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臨床資料。患者均采用簡易智能狀態檢測量表(MMSE)測量法對患者進行評分。將MMSE評分在27~30分設為無認知功能障礙組,而將MMSE評分小于27分設為認知功能障礙組。認知功能障礙組43例,男 26例,女 17 例;年齡 58~82歲,平均年齡(66.3±4.8)歲。無認知功能障礙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66.9±4.5)歲。入選標準:(1)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3]。(2)患者均經顱腦MRI或CT證實。(3)無嚴重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者。(4)患者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5)病情穩定,意識清醒。(6)無其他疾病引起的認知功能障礙者。
1.2 評估方法 患者均采用MMSE。其量表總評分為30分,其中27~30分者為正常。21~26分為輕度認知障礙。10~20分為中度認知障礙。0~9分為重度認知障礙。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問卷調查結果 78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者43例,占55.1%;未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者35例,占44.9%。
2.2 認知功能障礙影響因素分析 年齡、意識障礙病史、合并其他疾病、LDL偏低及病變部位為缺血性腦卒中主要影響因素,上述因素在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缺血性腦卒中是神經系統的多發病[4-6]。認知功能障礙是其常見的臨床癥狀。其可影響患者的社會生活能力。同時其還可延緩患者的全面康復治療。若不及時治療,其可發展為癡呆。研究顯示[7-8],半數以上腦卒中患者伴有認知功能障礙,約1/3患者可引起癡呆。認知功能由多個認知域共同構成。其包括定向力、記憶、分析、綜合及執行能力等。若其若個認知領域發生障礙,則稱為認知功能障礙。目前對認知功能障礙尚處于探討階段。其存在以下學說:(1)腦卒中對腦實質存在直接損害,進而對患者認知功能產生嚴重影響;(2)腦卒中后將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引起神經元能量代謝,腦神經細胞興奮性降低[8-9],最終引起患者思維緩慢,認知障礙;(3)腦卒中后神經通路聯系中斷。認知和情感通路中斷后可引起情感行為異常;MMSE是評估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有效方式。其由Foistein等[10]在1975年編制。該量表是當前國外最具影響的標準化智力狀態檢查工具之一。其能有效、客觀地反映患者的認知障礙情況。

表1 認知功能障礙影響因素[n(%)]
本研究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情況。同時探討其發病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而為進一步預防認知功能障礙提供依據。其結果顯示,78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者43例,占55.1%。未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者35例,占44.9%;年齡、意識障礙病史、合并其他疾病、LDL偏低及病變部位為缺血性腦卒中主要影響因素,上述因素在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較高。MMSE可作為認知功能障礙的常規檢測,分析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年齡、意識障礙病史、合并其他疾病、LDL偏低及病變部位為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要影響因素。這一結果與國內相關研究相一致[11]。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2],腦卒中患者年齡每增加5歲,認知障礙的危險性增加1倍。卒中部位與認知功能障礙密切相關。左側大腦半球、丘腦等部位卒中者認知損害嚴重[13]。本研究結果顯示,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與性別及婚姻狀況無關。
綜上所述,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較高。MMSE可作為認知功能障礙的常規檢測。分析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年齡、意識障礙病史、合并其他疾病、LDL偏低及病變部位為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而在臨床上針對上述因素采取預防工作。
[1] 王靜,李淑杏,陳長香,等.中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執行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12(2):2886-2888.
[2] 王艷,李攀,張淼,等.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及其相關因素的橫斷面研究[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3,4(6):279-285.
[3] 劉國斌.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腦血管血流動力學變化[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4(7):708-709.
[4] 王潤青,秦曉明,趙杰,等.60歲以上缺血性卒中人群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23(5):43-45.
[5] 潘洪飛,瞿鋒.缺血性卒中后認知障礙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1(8):2662-2663.
[6] 張衛,惲曉平.缺血性腦卒中與認知功能障礙[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6(2):540-542.
[7] Tang WK,Chan SS,Chiu HF,et al.Frequency and clinical determinants of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nondemented stroke patients[J].J Geriatr Psychiatry Neurol,2006,19(6):65-71.
[8] Ballard C,Rowan E,Stephens S,et al.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between 3 and 15 months after stroke:improvements and decline in cognitive function among dementia-free stroke survivors >75 years of age[J].Stroke,2003,34(10):2440-2444.
[9] 李斌,朱延霞,王濤.缺血性卒中后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16(5):7544-7546.
[10] 劉秋菊,盛雪平,陳萬民,等.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評估與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0,3(7):50-52.
[11] 胡昔權,竇祖林,朱洪翔,等.認知干預對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影響的研究[A]//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6.
[12] 孫靜.>60歲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調查[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16(6):136-137.
[13] 張繼紅,田開語,李雪松,等.MMSE量表聯合Barthel指數在老年腦卒中患者認知障礙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2,5(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