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曉連 王 珩 陳 媛
燒傷主要是由于熱力、蒸氣、火焰等對患者的體表組織產生損害,屬于皮膚損害疾病的一種[1]。重癥燒傷指患者體表損傷面積超過30%,或者Ⅲ度燒傷面積超過10%[2],該類患者致病后集體抵抗能力發生急劇下降,大面積創傷增加了自身代謝與消耗,極易產生感染、高熱及多種器官損傷等危險,具有較高的死亡率。為尋找更有效的臨床護理方式,本研究對43例患者開展了路徑聯合應用護理,現將開展方案與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萍鄉市人民醫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重癥燒傷患者86例,隨機將樣本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2例,女21例,年齡9~63 歲,平均(28.6±5.3)歲;干預組患者中男 23 例,女 20 例,年齡8~61歲,平均(28.1±4.7)歲。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臨床護理措施,包括靜脈通路建立、針對病情合理調整護理方案等在內的常規護理措施。
干預組患者給予路徑護理與營養護理,具體開展方式如下:(1)首先將護理臨床路徑的特點、內容、意義及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方面,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耐心詳細的講解,確保他們對護理臨床路徑有最基本的了解,配合實施護理工作。(2)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保證對患者病情、心理、恢復情況等方面做出有效溝通,尤其對缺乏安全感及信任感的患者,要重點溝通,及時掌握患者對護理人員及護理方式的反饋,消除患者顧慮并盡量滿足能夠達到的患者需求,建立起平等互信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并消除產生醫患糾紛的可能因素。(3)按照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能夠更加準確地掌握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掌握病情發展程度,護理工作者根據這一情況要及時調整路徑護理模式,提高護理成功率,減少護理失誤事故。(4)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習慣、不同生理需求制定不同的飲食結構,以誘起患者食欲、補充所需營養為基本原則,合理膳食搭配。(5)燒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承受著換藥治療及皮膚損傷帶來的身體疼痛,而且,在心理上也承受著巨大壓力,一方面來源于身體不適感,另一方面還包括遭遇燒傷時留下的心理陰影,這也是導致燒傷患者在臨床上常常表現出焦躁、失眠、厭生、恐慌等消極情緒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護理過程中除了規范操作手法,減少患者疼痛之外,還應該根據患者精神狀態做針對性的精神護理,指導患者向積極、陽光的心理轉變,告訴患者疼痛是一時的,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治療后依然能享受到美好的生活,應始終保持對治療的信心和對生活的熱情。(6)按照護理臨床路徑方案流程嚴格執行,除責任護士監督外,可鼓勵患者家屬也積極開展監督工作,提高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護理干預后檢測2組樣本的血紅蛋白與血清白蛋白水平,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情況,并開展比較與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正態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護理后血紅蛋白與血清白蛋白比較 干預組患者護理后的血紅蛋白為(96.8±10.9)g/L,血清白蛋白為(30.5±2.3)g/L,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2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血紅蛋白與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較(g/L)
2.2 2組患者護理后不良反應比較 干預組患者護理后感染 9例(20.9%),腹瀉 4例(9.3%),胃滯留 2例(4.7%),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
重癥燒傷患者經常多發感染、休克、潰瘍等并發癥,低血容量導致的休克最為嚴重,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患者由于皮膚表層的嚴重受損導致大量靜脈受到破壞[4],導致靜脈通路建立十分困難,加重了臨床護理的難度。臨床急救的過程中及時輸液是維持各項生命體征的關鍵,無法給予患者常規飲食也需要增加腸外營養供給,需要格外注意營養護理的有效開展,抑制腸外營養支持的相關并發癥。路徑護理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制定不同方案,可提高護理干預的效率與質量,減輕由于護理不善所引發的不良事件。本研究干預組患者經過路徑聯合營養護理后獲得了滿意的效果,干預后血紅蛋白與血清白蛋白水平顯著高于僅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并且本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該種護理模式下增加了治愈效果,減少了由于并發癥所引起的致殘事件。
綜上所述,針對重癥燒傷患者開展路徑聯合營養護理,可顯著提高臨床護理干預質量,抑制不良事件的發生,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增加治愈效果,具有確切的應用價值。
[1] 張曉慧,王蕾,張潔,等.29例重癥燒傷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3,20(6):380-382.
[2] 陳秀英,董娟,段海麗.個性化康復訓練對燒傷出院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3,9(4):67-68.
[3] 陳芬娟,宋彬娜,吳福麗.重癥燒傷患者急救期輸液及營養的路徑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11(35):23-24.
[4] 李志倩,張子群.重癥燒傷患者營養支持治療及護理的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19(1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