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然
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衰竭的重要方法,而動靜脈內瘺是血液透析的生命通道。其通過手術的方式將表淺毗鄰的動脈與靜脈直接進行吻合,從而增加靜脈內血管的流量[1]。由于動靜脈內瘺成形術能否成功以及手術之后的護理和觀察對于患者血液透析能否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對132例血液透析動靜脈瘺成形術患者進行觀察,并總結其護理方法,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2年9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收治的血液透析行動靜脈內瘺成形術患者132例,隨機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65例(男48例,女17例);年齡46~73歲,平均(51.38±4.19)歲;原發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 53 例,高血壓腎病10例,多囊腎2例。觀察組67例(男50例,女17例);年齡 46~74 歲,平均(51.42±4.22)歲;原發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54例,高血壓腎病11例,多囊腎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意識障礙、排除精神疾病史。血液透析每周2~3次,8~12h/周,均使用16號內瘺穿刺針,透析時均進行全身肝素化,并行碳酸氫鹽透析,內瘺止血采用彈力繃帶結合指壓法進行。2組患者性別、年齡、原發病、透析方法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預見性護理。在術前對患者的疾病情況以及血管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告訴患者如何以正確的方法配合治療。術后囑患者加強內瘺側手臂運動,但是要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一般而言,內瘺的成熟需要4~8周,在這之前應使用臨時性血管通路。注意對內瘺側手臂進行保暖,禁止于該手臂測量血壓或者抽血。在穿刺前,護理人員應對內瘺的外觀進行觀察,如果皮膚有異常,應及時了解原因,盡早干預。透析過程中注意維持血容量平衡,血液透析完成之后要求患者安靜休息30~60min,注意觀察穿刺點是否存在血腫以及滲血。
1.3 觀察指標
1.3.1 透析效率 分別于透析前及透析后抽取2組患者血液標本,對尿素氮(BUN)以及肌酐(Scr)水平進行計算,計算其清除率。
1.3.2 并發癥 隨訪18個月,以血流量不足或者與原來相比明顯降低,瘺口處聽診聞及非連續性收縮期粗糙且高調的雜音為內瘺狹窄,在此基礎上血流量進一步減少,聽診雜音消失或者進一步減弱為內瘺閉塞[2]。另外統計患者感染及假性動脈瘤發生率。
1.3.3 生活質量 采用生活質量量表從日常生活、社會生活、抑郁、焦慮及總分5個方面對2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低[3]。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透析效果及并發癥 2組患者BUN、Scr差別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發生內瘺閉塞、感染及假性動脈瘤等并發癥幾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血液透析治療是慢性腎衰竭治療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自體動靜脈內瘺是長期進行血液透析的必備條件,被視為透析患者的生命線。因為橈動脈與頭靜脈相毗鄰,且直徑相當,容易進行吻合,前臂自體動靜脈內瘺是各種血管通路中最為常見的,在臨床應用也最為廣泛。
動靜脈內瘺成形術本身操作簡單,但是如果護理不當仍然有可能出現多種并發癥。在本次研究中,對67例患者實施了預見性護理。在術前向患者講明行動靜脈內瘺成形術的目的和意義,告訴患者只是一個小手術,在造瘺的過程中可能有輕微的疼痛,使其有心理準備,并告知患者如何進行配合,從而保證內瘺成形術可以順利進行。手術之前保護好要進行造瘺的手臂,不可進行動靜脈穿刺,也不可使用肝素[4]。成形術之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內瘺狹窄的原因與手術過程中操作失當、血流動力學改變及吻合口部位內膜增生有關,在護理過程中每次進行穿刺之前,護理人員都應于內漏處進行聽診,發現可疑狹窄應及早報告醫生通過球囊擴張術等方式進行處理,避免發生內瘺閉塞。感染是動靜脈內瘺最為常見的并發癥,護理人員可以通過監測患者體溫以及觀察內瘺處皮膚狀況早期發現感染癥狀,進行處理,此外在進行穿刺時也要嚴格無菌原則,避免病原菌帶入,引起感染。由于內瘺失去了內膜增生和擴張的功能[5],葡萄狀血管瘤在管壁附著即可形成假性動脈瘤,護理人員應定期通過超聲影像學檢查對血管內情況進行觀察,盡量排除可以引起假性動脈瘤的情況。在本次研究中,實施預見性護理的患者發生內瘺閉塞、感染以及假性動脈瘤者均明顯少于常規護理者,說明通過上述護理措施確實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預見性護理不會對患者血液透析效果造成影響,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是一種較為科學的護理方法。
[1] 王鑫,秦衛,左力,等.經皮球囊擴張血管成形術治療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瘺功能不良[J].中國血液凈化,2011,10(9):479-482.
[2] 張英,趙穎.早期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瘺并發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3,13(3):144.
[3] 莊軍麗.護理干預對尿激酶溶栓治療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血栓形成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0):2428-2429.
[4] 熊長青,王維平,何萍,等.動靜脈瘺功能狀態對C反應蛋白的影響及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9):1485-1487.
[5] 朱鵬,王維平.動靜脈瘺功能狀態對C-反應蛋白的影響及與頸動脈內膜厚度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1):3209-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