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侃
乳腺癌是一種好發于絕經期女性的惡性腫瘤,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不僅對女性的生命造成威脅,同時對女性心理也有一定影響[1]。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早期即可進行血性散播,所以廣泛的局部切除術不能有效地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2]。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是一種新型的抗癌制劑,在一線解救治療晚期乳腺癌的臨床治療中取得了一定成果[3]。本研究對主方案采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制劑一線解救治療的60例乳腺癌晚期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分析白蛋白紫杉醇一線解救治療晚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福建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收治的主方案采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制劑一線解救治療的60例乳腺癌晚期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均為女性,年齡 36~69 歲,平均年齡(55.62±13.46)歲,病理類型皆為浸潤性導管癌。收集其住院資料及進行隨訪調查的結果。
1.2 方法 每個治療周期檢測患者臨床不良反應,每2個治療周期測定臨床療效,并對患者的生存情況進行隨訪并統計其客觀緩解率、疾病控制率、中位無進展生存期、中位總生存期及不良反應情況。
1.3 療效評定標準 50%患者從初始治療開始直至疾病進展或沒有進展的情況下出現的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時間,為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累計生存率為50%時所對應的生存時間,為中位總生存期。
1.4 療效評價標準[4]按實體瘤療效評定標準每2個周期評價1次療效,分為部分緩解、穩定、客觀緩解、疾病控制。
2.1 臨床治療有效情況 每個周期評價不良反應,每2個周期評價近期療效,并隨訪患者生存情況。根據60例乳腺癌晚期患者的臨床資料,統計患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部分緩解、穩定、客觀緩解、疾病控制的人數及比例。見表1。

表1 臨床治療有效情況
2.2 不良反應情況 根據60例乳腺癌晚期患者的臨床資料,統計患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不良反應中的程度、人數及比例。可以看出,采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主要不良反應有中性粒細胞減少3~4度,人數為41例,比例為68.3%;貧血3~4度,人數4例,比例6.7%;過敏反應發生率為0%。中性粒細胞減少可能與乳腺癌放化療有關。見表2。

表2 不良反應情況
乳腺癌是一種好發于絕經期女性的惡性腫瘤,是長期困擾女性的臨床第二大腫瘤,同時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不僅對女性的生命造成威脅,同時對女性心理也有一定影響[5]。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在乳腺癌早期就可以通過血液將癌變細胞擴散至全身,所以廣泛的局部切除術不能有效地清除所有癌變細胞、控制乳腺癌病情的進展及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6]。控制疾病進展、防止病情擴散、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緩解患者的痛苦、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是一線解救治療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療原則[7]。化療及抗癌制劑的使用成為現代醫學控制及治療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段。
紫杉醇是一種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抗癌制劑,它可以有效地作用于癌細胞的細胞微管,通過和微管上的氨基酸結合,誘使微管蛋白分裂障礙,阻礙微管分解,導致癌細胞無法正常地進行細胞分裂而死亡,有效地控制甚至殺死癌細胞,減緩了癌細胞的擴散速度和擴散范圍,從而有效地控制癌癥患者病情發展[8-9]。此外,紫杉醇還可以激活乳腺癌患者體內的巨噬細胞,產生免疫調節作用,吞噬乳腺癌患者的癌變細胞[10]。總之,紫杉醇通過多方面控制癌癥患者的病情發展,促進癌癥患者的治療與康復。但是紫杉醇在滴注過程的早期可以導致較高比例的乳腺癌患者產生血壓下降、胸悶、支氣管痙攣、全身性蕁麻疹等過敏反應,而且由于紫杉醇極難溶于水,20世紀末時臨床主要以聚氧乙烯蓖麻油和無水乙醇作為助溶劑,然而這種助溶劑可導致多種不良反應,增加了紫杉醇治療癌癥患者的不確定性,并且這種助溶劑妨礙紫杉醇的藥物發揮,影響紫杉醇治療癌細胞的藥物作用[11-12]。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是一種新型的紫杉醇制劑,它通過紫杉醇結合人體血清白蛋白,有效地對腫瘤細胞靶向給藥,提高了紫杉醇的針對性,增加了腫瘤細胞的局部藥物濃度,降低了紫杉醇的給藥量,提高了紫杉醇單位濃度治療腫瘤細胞的有效率,從而降低了紫杉醇對乳腺癌患者的影響[13]。由于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不用聚氧乙烯蓖麻油和無水乙醇作為助溶劑,避免了多種過敏反應,給藥前無需預處理,降低了藥物毒性,提高了紫杉醇的安全性[14]。
本研究結果顯示,60例乳腺癌晚期患者中部分緩解25例,穩定19例,客觀緩解率為41.7%(25/60),疾病控制率為73.3%(44/60)。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 6.1個月,中位總生存期為6.8個月。血液學毒性是乳腺癌常見的不良反應,其中68.3%(41/60)為 3~4 度中性粒細胞減少,6.7%(4/60)為 3~4 度貧血。過敏反應發生率為0%。不良反應屬于可以耐受范圍內。
綜上所述,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為主方案對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線解救療效確切,無過敏反應,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可以耐受,無需預處理[15]。故可以考慮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作為一線解救治療乳腺癌的主方案。
[1] 劉培延,孫尉莉,劉德林,等.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晚期乳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3,7(3):1077-1080.
[2] 桑曉東,王啟堂,慕強.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晚期乳腺癌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2,34(13):1083.
[3] Therasse P,Arbuck SG,Eisenhauer EA,et al.AIbumin-bound Paclitaxel for Taxanes-Resistant Advanced Breast Cancer[J].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Jiangxi,2013,53(6):42-45.
[4] 梅靜峰,周云,陳嘉,等.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晚期難治性惡性腫瘤的療效與安全性觀察[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2,4(6):355-357.
[5] 龔軍,彭春雷,姚衛東,等.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晚期乳腺癌的臨床觀察[J].南通大學學報,2014,34(1):65-66.
[6] 劉培延,孫蔚莉,劉德林,等.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在紫杉類耐藥的晚期乳腺癌中的應用[J].南昌大學學報,2013,53(6):42-45.
[7] 張萍海,王碧蕓,陳雅娟,等.吉西他濱治療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療效和進展[J].中國癌癥雜志,2012,22(8):627-631.
[8] Ohtus T,Sasaki Y,Tamura T,et al.Comparis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nanoparticle albumin bound paclitaxel and solvent based paclitaxel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0,26(8):606-609.
[9] 李然,劉紅.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單藥及聯合化療的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藥學雜志,2010,45(23):1863-1865.
[10] 周志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晚期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5):52-54.
[11] 吳庭安.希羅達聯合多西紫杉醇治療晚期乳腺癌60例臨床觀察[J].海南醫學,2010,21(13):36-38.
[12] 廖富毅,楊劼,潘瑞琳.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與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新輔助化療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11,38(13):801-803,807.
[13] 李衛星.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老年乳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12):1400-1401.
[14] 江冠銘,袁領勤,張愛玲,等.貝伐單抗聯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難治三陰性乳腺癌的初步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19(10):783-785.
[15] 閆淑英,李鳳玉,石軍,等.紫杉醇聯合卡培他濱對晚期三陰性乳腺癌的療效分析[J].華北國防醫藥,2010,22(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