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英輝
抗生素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線藥物,這種藥物能夠有效的預防病菌感染,或對已經感染的患者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抗生素在臨床上使用越來越廣泛,甚至在抵抗病毒、腫瘤治療等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呼吸感染是臨床上常見的感染科室,對于呼吸內科患者來說,預防感染比疾病本身更具價值[1]。但是,目前臨床上隨著抗生素藥物的不斷增多,抗生素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抗生素濫用、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等,再加上一些醫院管理和監督機制不完善,造成了藥物的肆意濫用[2]。為了探討在呼吸內科患者中采用抗生素治療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對80例呼吸內科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全面綜合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l2月~2013年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慶遠鎮矮山衛生院呼吸內科收治的患者80例(男 47 例,女 33 例),年齡 39~84 歲,平均(48.4±1.5)歲,患者治療過程中共開156張藥單。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均符合呼吸內科相關臨床診斷標準。其中支氣管哮喘11例,慢性支氣管炎2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14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19例,肺炎16例。患者入院前都有使用藥物史,患者沒有甲狀腺等其他疾病。護人員調查每例患者的年齡、性別及抗生素藥名、使用數量等。
1.2 調查方法 主要利用橫斷面方法對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調研中,呼吸內科內5張床就安排一名專業調查人員(調查人員必須為主治醫師以上職稱)。在調查之前,醫院要對這些人員進行培訓,讓他們能夠在檢查過程中規范操作[3]。調查內容由醫院統一設計的表格進行。醫院根據情況在調查過程中設置監督人員,協調工作。調查過程中,每4名醫生為一組,選出一名作為其組長。在進行調查時,主要以病人病歷和床邊詢問結合為主,然后將調查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4]。
本次調研中,對患者進行調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即血常規、體溫、抗生素使用情況、抗生素品種、患者用藥后產生的并發癥、患者用藥的途徑、聯合用藥等內容,最后將統計出的結果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出本院呼吸內科中抗生素的使用情況等[5]。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6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臨床上,頭孢噻肟鈉、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等抗生素藥物使用較多;藥單156張中,有126張藥單里使用了抗生素(占80.77%);單用抗生素有50張,占39.68%,二聯用藥有52張,占41.26%,三聯用藥有20張,占15.87%,其他聯合用藥4張,占 3.17%。見表1。

表1 156張藥單中抗生素使用情況分析(n)
醫護人員從患者感染的部位分離出15株病原菌,這些檢查的病菌中以黃金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為主(分別為6和5株)。見表 2。

表2 病原菌分布情況(n)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老齡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再加上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以及所處環境的日益惡化等原因造成呼吸內科疾病的發生率在不斷上升[6]。這些疾病機制復雜,日常中的誘因也比較多,患者發病時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肺部感染等。為了更好的降低患者出現感染的概率,抗生素孕育而生,它在預防感染等方面都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根據相關數據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抗生素使用數目已經位居世界前幾位。本次調研中,126張藥單中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高達80.77%;單獨使用抗生素50張(占39.68%),二聯用藥52張(占41.26%),三聯用藥20張(占15.87%),其他4張(占3.17%),這個實驗結果和其他學者實驗結構一致。從本次實驗結果也可以看出:當前我國抗生素存在濫用或者使用過度趨勢,這個必須引起醫院等部門重視。
呼吸內科是醫院比較重要的科室,也是使用抗生素最多的科室,這個科室的患者多數存在呼吸道感染等。因此,研究呼吸內科抗生素使用情況顯得至關重要。在使用抗生素時,應該根據患者情況進行使用。并且在使用抗生素時要選合適的用藥途徑,避免對抗生素的反復使用[7]。如對于一些感染不嚴重患者,在選擇抗生素時可以采用口服等方式,而盡可能的避免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等,避免給患者造成二次感染。對于一些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則為了提高藥物起效速度,可以采用肌肉注射給藥[8]。此外,醫護人員在給患者使用抗生素時,還要主要抗生素的用量,對于常用抗生素,如投保菌素、氨曲南、青霉素等使用時要避免患者血藥濃度超過MIC的時間,根據本人臨床經驗:患者使用抗生素時應該在患者飯前使用,給藥1次/6~8h。
本次調研中,從呼吸內科患者中醫護人員對患者感染病例病原學進行監測:在感染的患者中,醫護人員從患者感染的部位分離出15株病原菌,這些檢查的病菌中以黃金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為主(分別為6和5株)。由此看出:呼吸內科患者感染時,主要以黃金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為主。本次調研中,本院呼吸內科中,排列在前5位的抗生素為頭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奧硝唑、美洛西林/舒巴坦、頭孢替唑等。我院呼吸內科患者使用抗生素時安全性角度、經濟性不高。醫護人員在給患者選擇抗生素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醫護人員在對患者使用抗生素時應該要結合患者癥狀、病原學檢測情況等綜合考慮;(2)對初次使用抗生素患者,醫護人員用藥時要控制好藥物用來,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則[9];(3)對于病情不嚴重患者,盡可能的讓患者口服抗生素;對于病情比較嚴重患者,可以選擇靜脈注射;(4)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時,醫護人員要掌握抗生素的半衰期;(5)對于使用抗生素效果不明顯患者,醫護人員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其他類型抗生素[10]。
綜上所述,呼吸內科患者入院時多數出現感染情況,醫護人員在對患者使用抗生素時比較普遍。但由于目前很多醫院監督機制等不完善,不可避免的存在抗生素濫用現象。對于這種問題的解決,單一的從醫護人員角度進行控制部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應該善于向患者宣傳抗生素的相關知識,當患者和醫護人員有著共同的見解后方能使用。對于醫院而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對呼吸內科中的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抽查,對存在問題的藥單追究到人,從而提高抗生素在呼吸內科中的使用價值。
[1] 朱玨.抗生素在呼吸內科的臨床合理應用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6):46-47.
[2] 王敏慶,農輝蓮,黃鳳華.呼吸科病人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1,9(5B):1242-1243.
[3] 王悅,張魯濤,史利克,等.1483例住院患者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7):2566-2569.
[4] 曹新軍.呼吸道感染患者細菌培養及抗生素耐藥情況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7):119-121.
[5] 張洪濤.呼吸道感染患者細菌培養及抗生素耐藥情況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8):239-240.
[6] 柳梅,鄭萍.靜脈注射聯合吸入抗生素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97例[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l):129-131.
[7] 樊蓮蓮,陳宏,蘇文成.某院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8):12-13.
[8] 李松沖,石連仲.呼吸內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譜及耐藥性分析田[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5):719-721.
[9] 藍芬.呼吸內科抗生素的應用情況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5):82-83.
[10] 張艷秋.呼吸內科抗生素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