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煒明 姚 臻 趙善和 潘竑旭 肖 波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一種常見于早產兒的慢性肺部疾病,死亡率比較高,幸存者往往伴有認知與行為障礙等后遺癥。目前,BPD的發病機制還不是太清晰,可能與肺不成熟、感染、氧中毒等因素有關[1]。近年來,早產兒的BPD發病率在逐年上升,臨床上一般使用rhEPO治療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rhEPO具有抗氧化、抗感染、抗凋亡、促進血管生成等作用,對早產兒肺部有很好的保護作用[2]。本院為了進一步證實rhEPO對BPD的治療效果,選取8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收治的80例早產兒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他們均分為2組,即rhEPO組與非rhEPO組(n=40);其中男 50例,女 30例;日齡 1~7d,吸氧>72h,體質量900~1800g。所有患兒均排除呼吸道感染、嚴重先天性心臟病及中樞神經系統畸形等[3];本組研究的所有患兒均征得其家長同意,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所有患兒在性別、日齡、體質量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儀器及設備 -20℃冰箱采用青島Haier牌冰箱,加樣器由寧波市鎮海玻璃儀器廠生產(生產型號:108),氧濃度測定儀采用法斯達(無錫)公司生產的FO-2氧濃度檢測儀,IL-1β、TNF-α檢測試劑盒由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公司代購。
1.3 標本采集 所有入選患兒在吸氧 1h、3d、7d3次采集血液。所有標本離心處理,3000r/min,10min,取上清液400μL放于 -20℃冰箱凍存備檢[4]。
1.4 方法 給予 rhEPO 組患兒 1,3,5d 分別注射 rhEPO 500IU/kg,非rhEPO組患兒給予1,3,5d分別注射0.9%氯化鈉0.5mL/次,其他治療方法與rhEPO組相同;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對上述不同時間點所采集的血液標本進行IL-1β和TNF-α質量濃度的檢測。具體步驟:首先取出存好的標本,在常溫下將它融化為液體,按照說明書設置標準的抗體濃度;加入適量的稀釋抗體標準和標本100μL至相應的孔內,然后封住反應孔,室溫下放置120min;按洗滌方法洗板;除空白板以外,每板都應該按要求加入酶聯物,按照要求在室溫下放置具體時間,畫出標準曲線,計算出血清樣本的表達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整個操作過程最好由一人操作,以便減少誤差[5]。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調查所有數據均采用軟件SPSS 16.0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2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的過程中,觀察患兒血液中IL-1β、TNF-α的表達情況,發現rhEPO組患兒血液中IL-1β、TNF-α濃度明顯低于非rhEPO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血液中IL -1β、TNF-α的表達比較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比較常見于較低體質量的早產兒,引發此病的原因可能與宮內感染以及高濃度輔助供氧有關。分娩過早,產婦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絨毛膜羊膜炎,這樣患兒易受肺部感染,影響患兒的微血管發育和肺泡化進程。另外,早產兒的抗氧化能力比較弱,如果吸入高濃度的氧氣或者炎癥反應等都可能引發氧化應激,從而損傷肺組織,影響肺的正常發育。
研究表明BPD與炎癥反應有著密切的關系,而IL-1β和TNF-α是啟動炎癥反應的關鍵細胞因子[6]。TNF-α對肺有很強的毒性,它可以聚集炎癥細胞、促使其他炎癥細胞的產生,增強是炎癥因子危害程度。IL-1β是肺損傷中另一個重要的炎癥介質,它與TNF-α有相同機制的危害作用[7]。
rhEPO能有效的減少肺細胞損傷,增加肺組織的蛋白再生,對人體肺部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研究表明rhEPO能有效的減輕高氧導致肺組織炎癥損傷,改善肺部發育。高氧損傷肺主要表現為過度炎癥反應和血管內皮細胞、肺泡上皮細胞凋亡,而rhEPO能有效的減少肺細胞凋亡、抑制炎癥反應有保護作用[8]。所以近年來,臨床一般采用rhEPO來治療BPD。
本次研究中,經過7d的治療,rhEPO組患兒血液中的IL-1β、TNF-α濃度明顯低于非rhEPO組患兒,所以說rhEPO能減少炎癥因子IL-1β和TNF-α表達,減少早產兒BPD發生率,從而減少患兒住院時間,降低醫療成本及患兒死亡率。
[1] 丁璐,吳本清,黃進潔.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對新生大鼠高體積分數氧肺損傷的防治效果[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4(6):431-433.
[2] 唐正榮,張華.rhEPO對大鼠新型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模型肺泡灌洗液IL-1β和TNF-α表達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4,35(1):59-60.
[3] 張華,趙日紅,劉漫君.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對高氧肺損傷新生大鼠細胞凋亡及蛋白激酶B表達的影響[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3,26(5):471-472.
[4] 王曉蕾,岳冬梅,陳寧.促紅細胞生成素對高體積分數氧肺損傷新生大鼠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表達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145-146.
[5] 劉漫君,張華,趙日紅.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對宮內炎性暴露和高氧肺損傷新生大鼠細胞凋亡及PI3K表達的影響[J].臨床兒科雜志,2013,31(2):180-181.
[6] 馮志成.血清及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IL-1β、TNF-α、IL-6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中的變化及意義[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3804-3805.
[7] 郭中林,付志紅,楊波.窒息新生兒血清中IL-1β、TNF-α、IL-6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醫學創新,2011(8):6-9.
[8] 王偉.宮內炎性暴露對胎鼠及早產大鼠肺細胞凋亡的影響[J].臨床醫學,2009,29(1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