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進,張月娟*,余艷蘭,廖若夷,王婷婷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7)
護生臨床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馮 進,張月娟*,余艷蘭,廖若夷,王婷婷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7)
護生;臨床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實踐;應用
臨床實習教學是護生對護理工作實現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中間環節,是獲得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執業行為的重要途徑,更是護生實現角色轉變的重要階段,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未來護理人才隊伍的質量。因此,如何完善臨床實習教學管理,構建科學、系統、規范、操作性強、適用性廣的護生臨床實習教學質量監控評價體系,保證臨床實習教學效果,是目前備受關注的重要課題。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運用臨床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對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習的護生進行教學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將研究方法及結果報道如下。
將具相同理論課程背景的126名2010級本科護生,隨機分為對照組60名,實驗組66名。其中對照組女生59名,男生1名,年齡20~22歲;實驗組女生63名,男生3名,年齡20~23歲。兩組護生理論課程設置相同并已修完,每名護生實習10個月,每月輪轉1個科室,分別為婦產科、兒科、心內科、呼吸內科、普外科、骨傷科、手術室、急診科、重癥監護室、神經內科。兩組帶教老師均由大專及以上學歷、護師及以上職稱,理論知識扎實,專業技能熟練,溝通能力較強的人員擔任。
2.1 實驗組
采用護生臨床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進行管理。
2.1.1 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架構 (二線三級)由實習質量監控體系及實習質量評價體系由兩部分組成。二線即通過醫院外部和內部兩條線進行實習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外部由校方主管領導、班主任組成;內部由分管院長、護理部主任、教學專干、護士長、病區教學組長、帶教老師組成。三級即由醫院各護理單元、護理部、院校分管領導組成的三級監控評價組織,主要任務是對實習相關人員、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等進行全方位、持續地監控、評價和意見反饋。
2.1.2 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實施 分層質控:(1)護士長負責監管入科教育、小講課、教學查房、操作示教、出科考核等教學過程的落實;(2)護理部每2個月對科室帶教活動抽查1次,內容包括護生實習計劃是否落實、教學實施過程是否符合要求、帶教老師是否履職,護生實習質量是否達標等;(3)在實習中期、后期,召開校方實習負責人座談會各1次,反饋護生實習情況,同時了解學校對醫院實習管理的要求與建議,持續改進教學質量。
三維評價:(1)教師評學:每批護生出科前,護士長依據護生實習大綱制作試卷進行出科理論考試,按計劃要求抽考中醫、西醫各一項操作,成績登記于護士長手冊,護理部匯總計算平均成績;由帶教老師填寫護生臨床實習質量評價表,采取封閉式考評打分(不與被評方見面),確保結果真實有效,教師評價結果作為學校評定優秀實習生的參考依據之一。(2)護生評教:每批護生出科前,需填寫臨床帶教老師教學質量評價表(封閉式考評打分);利用護生大會、組長座談會,廣泛征求護生對實習教學的建議和意見,選拔優秀帶教老師。(3)護生評管:護生臨床實習質量評價表、臨床帶教老師教學質量評價表均由護士長負責發放、回收,審核后集中報護理部統計匯總,在護生座談會上反饋評價結果,點名表揚優評護生,指出差評護生存在的問題,督促改進。護理部每3個月召開護生大會或護生組長座談會1次,且發放護生臨床實習教學管理評價表,廣泛收集護生的意見,現場回收評價表,由護理部統計匯總,測評結果在護士長會上反饋,與差評科室護士長溝通,分析原因,督促整改。
2.2 對照組
采用傳統的臨床實習質量管理方法進行管理。從護生進入臨床起,即由護士長指定老師帶教,按實習大綱要求完成教學內容,護士長、護理部不定期巡查,出科時由護士長進行理論、操作考試并寫出書面評語;全程實習結束時,組織護生大會,進行實習質量、帶教質量、滿意度調查,評選優秀帶教老師。
2.3 評價方法
比較兩組護生出科理論、操作考試成績,臨床實習質量,帶教老師教學質量及對實習教學管理滿意度。其中,理論及操作考試,滿分均為100分。自制臨床實習質量評價表,包括:護生職業素養(20分)、學習能力(25分)、溝通能力(10分)、評判能力(20分)、協作能力(10分)、臨床護理能力(15分)6個維度,共20個項目;自制帶教老師教學質量評價表,包括:教學素質(15分)、教學方式(20分)、教學內涵(45分)、教學態度(20分)4個維度,共20個項目。此兩項從“優秀”至“差”分別計5、4、3、2分,滿分100分。請5名護理專家對上述兩項評價表進行內容效度檢測,結果顯示,內容效度指數(CVI)分別為0.80、0.81,整體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79、0.78。自制護生對實習教學管理滿意度調查表包含3個維度,共20個項目,每個項目從“滿意”至“不滿意”計5、4、3分,滿分100分,若總分值≥90分為滿意,總分值在85-89分之間為基本滿意,總分值<85分為不滿意,評價表的整體 Cronbach’α系數為0.78。
2.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實施前、后進行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3.1 兩組護生理論、操作考試成績比較
兩組實施前后組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后組間比較,對照組明顯低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理論、操作考試成績比較 (±s,分)

表1 兩組護生理論、操作考試成績比較 (±s,分)
注:與本組實施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實施后比較▲P<0.05。
理論成績 操作成績實施前 實施后 實施前 實施后實驗組 66 82.82±1.99 89.55±1.81△▲ 73.0±2.24 79.27±3.1△▲對照組 60 82.20±1.75 84.20±0.92△ 73.8±1.32 75.9±1.73△組別n
3.2 兩組護生臨床實習質量比較
兩組實施前后組內比較,職業素養、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評判能力、協作能力、臨床護理能力、協作能力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后組間比較,對照組職業素養、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臨床護理能力明顯低于實驗組 (P<0.05);評判能力、協作能力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護生臨床實習質量比較 (±s,分)

表2兩組護生臨床實習質量比較 (±s,分)
注:與本組實施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實施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 間 職業素養 學習能力 溝通能力 評判能力 協作能力 臨床護理能力實驗組 66 實施前 17.48±0.38 18.02±0.20 8.16±0.23 16.26±0.47 6.79±0.32 10.18±0.17實施后 19.79±0.31*▲ 19.04±0.11*▲ 9.58±0.24*▲ 18.89±0.36* 8.2±0.38* 13.20±0.34*▲對照組 60 實施前 17.30±0.24 17.15±0.31 7.95±0.31 16.39±0.35 7.06±0.35 10.07±0.14實施后 18.55±0.21* 17.80±0.13* 8.85±0.25* 18.70±0.27* 7.99±0.21* 11.80±0.15*
3.3 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教學質量評價比較
實施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4 兩組護生對實習教學管理滿意度比較
實施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滿意度分別為95.45%和8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教學質量評價比較 (±s,分)

表3 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教學質量評價比較 (±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 別 n教師素質 教學方式 教學內涵 教學態度實驗組 66 14.3±0.49▲ 19.30±0.45▲ 43.25±0.67▲ 19.20±0.28▲對照組 60 12.8±0.56 17.70±0.35 40.30±0.47 18.45±0.48

表4 兩組護生對實習教學管理滿意度比較 [名(%)]
護生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是一個多層面、多形式、多角度的綜合體系[1],貫穿于護生整個實習階段,它從整體上調節、控制教學活動的進行,保證教學活動向預定目標邁進,從而保障教學效果。應用本體系主要優勢有以下三方面:
4.1 有利于提高臨床實習教學質量
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必須提高護生的臨床護理綜合能力。在整個實習期間,管理者定期、動態、全程的監控評價,及時反饋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使護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本研究發現,護生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實施能明顯提高護生的理論、操作考試成績,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能明顯提高護生臨床實習質量維度分值,與對照組比較,護生職業素養、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及臨床護理能力明顯提升,且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應用本體系在提高臨床實習教學質量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4.2 有利于規范臨床實習教學管理
護生實習質量監控評價體系本身是一個動態體系,必須連續地依據反饋信息控制目標,修正偏差,以規范臨床實習教學管理[2]。我院以往護生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是評價的主體,往往忽視了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或將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放在實習結束前,間隔時間較長,護生往往忘記需要改進的具體問題。評價、反饋越滯后,效果就越差[3]。本研究十分重視規范帶教行為,重視醫院及帶教科室的管理監督,改變了傳統的實習質量監控評價模式。本體系實施后,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帶教老師的責任心及主動性明顯增強。與對照組比較,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教學質量評價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護生對實習教學管理滿意度明顯提高(P<0.05)。提示本體系的實施能使臨床實習教學管理不斷規范,教學質量明顯提升。
4.3 有利于推進教師隊伍人才建設
本體系定期對帶教老師的自身素質、教學方式、教學內涵、教學態度等方面進行監控,采取護生評教,促使帶教老師加強學習,鉆研業務,不斷更新知識體系,提高業務素養,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充分調動了帶教老師主觀能動性,較好地推進了教師隊伍人才建設,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1]劉元林,孟慶強,潘 莉,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19-24.
[2]李小紅,沈雁紅,孫繼紅,等.完善教學質量控制管理體系對臨床護理教學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9):937-938.
[3]劉義蘭.現代護理教育 [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38-41,244.
(本文編輯 禹純順)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Quality M onitor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Nursing Students
FENG Jin,ZHANG Yuejuan*,YU Yanlan,LIAO Ruoyi,WANG Tingt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007,China)
nursing students;clinical practice quality;monitoring system;practice;application

圖1 NICD1蛋白在人結直腸腺癌及癌旁腸組織中的表達光鏡圖

圖2 光鏡下人結直腸腺癌及癌旁腸組織形態學特征(HE)

圖1 各組大鼠椎間盤超微結構光鏡觀察結果圖(×200)

圖3各組大鼠給藥30 d后胰島形態變化光鏡圖(HE染色,×400)

圖1 “計算機脈象儀”典型平脈及滑脈脈圖

圖2 “計算機脈象儀”脈搏波幅的具體參數圖

圖4各組大鼠給藥30 d后腎臟形態變化光鏡圖(HE染色,×400)
R47;G42
A
10.3969/j.issn.1674-070X.2015.04.022
2014-11-27
2012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湘教通(2012)401號,課題編號:211);2013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湘教通(2013)223號,課題編號:211)。
馮 進,女,主任護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
*張月娟,女,主任護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E-mail:1171825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