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續凱
(中國人民銀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寧夏 固原 756000)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金融支持寧夏經濟區域發展的幾點思考
王續凱
(中國人民銀行固原市中心支行,寧夏固原756000)
摘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國家重要的經濟戰略,也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延伸和拓展,為西部擴大開放、轉型升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寧夏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近年來采礦業、新能源、旅游業、農業等領域發展迅速,在這一背景下,金融業如何支持寧夏經濟區域發展已成為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本文從“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寧夏經濟區域發展的戰略機遇進行研究,對發展中存在的制約性因素進行分析,提出有利于寧夏經濟區域發展的金融對策建議。
關鍵詞:絲綢之路;金融支持;寧夏經濟;發展思考
一、“絲綢之路”經濟帶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區域,這一帶包括中國與西亞交通要道重要經濟區,橫跨亞歐大陸,綿延7000多公里,東邊與亞太經濟圈相接,西邊與發達的歐洲經濟圈相連,途經多個國家,總人口近30億,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這一地區地域遼闊,有豐富的礦產、能源、土地資源和寶貴的旅游資源,被稱為21世紀的戰略能源和資源基地,但該區域交通不夠便利,自然環境較差,經濟發展水平與兩端經濟圈存在巨大落差,整個區域存在“兩邊高,中間低”的現象。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斯坦時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經濟帶不僅能促進上合組織內部國家經濟的發展,還可將經濟合作惠及周邊的南亞和西亞區域,進而使全球經濟受益。“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對外開放事業一大重要構想,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成為繼西部大開發后推進西部發展的國家大戰略,西部地區在這一戰略的推動下以帶上經濟發達的城市群為核心,發揮經濟集聚和輻射功能,聯結帶動周圍不同等級規模城市的經濟發展,由此形成點狀密集、面狀輻射、線狀延伸的生產、貿易、流通一體化的帶狀經濟區域。預計未來幾年有特色產業支撐的西部城市群在“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下提速發展。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阿拉伯地區資源豐富、位置優越,國際關注度逐年上升。據相關資料統計,阿拉伯國家擁有3.5億人口和超過3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世界重要的消費市場,以阿聯酋迪拜最為著名。同時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是歐美亞國家主要能源進口地。22個阿拉伯國家覆蓋西亞北非14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扼守連接亞、非、歐三洲交通要道,位居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交匯的關鍵節點。阿拉伯國家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在全世界16億穆斯林群體中擁有巨大影響力。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聯系愈加緊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外匯儲備和出口總額均居世界第一,相關資料表明,中國已成為阿拉伯國家最大的服務貿易進口國和第二大貿易伙伴,中東地區成為中國第七大貿易伙伴。中阿之間經貿文化交流愈加緊密,寧夏以其獨特的人文、區位、政策、產業優勢在中阿合作中的重要性逐漸顯現。
二、寧夏區域發展的優勢
(一)人文優勢。寧夏是我國回族人口聚居最集中的省份,也是唯一一個省級回族自治區,總人口630萬,其中,回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3,占全國回族人口的1/5。自寧夏設區以來,民族團結,政治穩定,是國家確定的民族團結示范區,在生活習俗上與阿拉伯國家相近、文化相通,朝覲、旅游等民間交往頻繁。近年來,寧夏清真食品逐步走向國際,出口阿拉伯國家,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國際知名度。
(二)區位優勢。自古以來,寧夏位于古絲綢之路的北道要沖,是中外商貿、文化交流最繁忙的地方之一。如今,寧夏是聯系西北與華北、蒙西與西南地區的交通要道,包蘭、寶中、太中銀鐵路縱橫交匯,福銀、京藏、蘭青高速貫通全區,形成一個放射性的交通網絡格局。同時,寧夏位于雅布賴航線上,擁有廣闊空域資源的巨大潛力,且地處新亞歐大陸橋國內段關鍵節點,具有承接航空客貨流,輻射西北,連接華北、西南的集運能力,是建設航空樞紐的理想位置。西部地區的西向航空出口貨物,經過銀川前往中東、歐洲和非洲,比繞道“北上廣”可節省20%的運輸成本;黃河中游地區的貨物,經由銀川出發,可節約15%的運輸成本;西部地區的商務旅客,從銀川直飛迪拜,比繞道北京節約9個小時。
為適應打造中阿空中絲綢之路的需要,寧夏將致力于推進銀川濱河新區與銀川綜合保稅區、河東機場、空港物流園區整體規劃和一體化發展;推進銀川綜合保稅區創新發展,提高通關效率,優化監管模式,放寬外資準入,逐步向自由貿易園區轉型升級,建設加工貿易產業集群;推進銀川河東機場三期和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努力把河東機場建設成為西部重要的國際機場和面向阿拉伯國家的門戶機場。
(三)政策優勢。2012年9月,國務院在批準“沿黃經濟帶”國家級經濟戰略規劃的基礎上,又批準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同意設立銀川綜合保稅區,并在財稅、金融、土地和其他政策方面鼓勵銀川試點發展。同時,寧夏已在連續三屆舉辦中阿論壇和啟動“主賓國”機制的基礎上,于2013年9月成功舉辦了首屆中阿博覽會,銀川閱海灣中央商務區成為中阿博覽會永久性會址。隨著國家西部戰略的深入實施和中阿合作進一步發展,寧夏在政治對話、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上已得到了包括阿拉伯國家及穆斯林地區在內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主要國家的廣泛認同。在金融方面,寧夏出臺了加快資本市場建設的意見,實施普惠金融、企業上市等工程,浦發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銀川分行掛牌營業,新增金融機構16家,在“新三板”、天交所掛牌企業63家,緩解經濟帶建設中企業融資難題。
2014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題為《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的重要講話,提出中國同阿拉伯國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天然合作伙伴,應該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打造中阿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2015年3月,國家出臺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明確提出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制度合作,促進互利共贏。2015年4月27日,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試運行啟動,銀川等10個海關關長簽署合作協議,構建區域通關監管一體化。
目前,寧夏正在加強頂層設計、搭建中阿合作平臺和重點產業引領帶動3方面發力。已委托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編制《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寧夏規劃》。同時,《中阿互聯網經濟試驗區建設規劃》、《寧夏建設中阿空中絲綢之路規劃》等也在編制。在戰略層面,寧夏提出了中阿合作“1 2 3”重點任務?!?”是打造中阿博覽會戰略平臺;“2”是建設中阿“空中絲綢之路”和中阿“網上絲綢之路”兩條紐帶;“3”是建設中阿人文交流合作示范區、中阿貿易投資便利化示范區和中阿金融合作示范區3個關鍵載體。圍繞中阿博覽會,寧夏正在構建一個我國與阿拉伯國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區進行政治對話、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戰略平臺。
(四)產業優勢。工業發展: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和循環經濟示范區,寧夏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煤制烯烴生產基地,具備承接中東、中亞油氣加工轉化和儲備條件。輕工業上,寧夏是世界最大的羊絨加工和集散地,羊絨技術和紡紗、針織水平處于全國前列。寧夏將致力于建設國家現代能源化工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生態紡織基地。農業發展:以水稻、枸杞等為代表的農產品品質好、市場認可度高,設施農業、節水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均走在全國前列,賀蘭山東麓正在打造百萬畝葡萄酒產業基地,寧夏在打造中國枸杞之都。服務業發展:寧夏正在圍繞工業、農業抓服務業,大力推動服務業提檔升級,服務業的比重正在逐步提升。比如信息產業方面,引進亞馬遜、奇虎360等互聯網巨頭落戶,并著力打造西部云產業基地、銀川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區、西部獨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三、發展中存在的制約性因素
(一)經濟發展落后。近年來,寧夏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但與全國、西北其他省區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全寧夏650萬人口中,還有118萬貧困人口,其中固原市四縣一區均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全區整體發展水平較低,仍屬于欠發達地區。從表1可以看出,2013年寧夏地區生產總值2565.06億元,在西北5省區僅高于青海,占全國的0.4%,比西北五省區平均地區生產總值低4502億元。對外貿易水平較低,貿易量小,貿易發展不均衡,貿易順差持續擴大,2013年寧夏全區出口總額179874萬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0.08%,進口總額80954萬美元,占全國進口總額的0.04%。

表1 西北省區地區生產總值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地區社會融資水平低,2013年寧夏全區社會融資664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568億元,占社會融資的86%,外幣貸款、企業債券、信托貸款等占比較小。地區社會融資規模較低,2013年寧夏全區社會融資664億元,全國社會融資規模達162359億元,寧夏僅占全國的0.4%;同期西北五省區平均社會融資2323億元,高出寧夏社會融資總規模400%。

表2 2013年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統計表 單位:億元人民幣
注1:地區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和一定區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是增量概念。
注2:數據來源于人民銀行、發改委、證監會、保監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等。
(二)地理位置偏遠,周邊省區經濟發展程度不高。寧夏位處西北內陸,地理位置偏遠,距海岸線遠,西北部被騰格里沙漠包圍,周邊地區除西安、呼和浩特、蘭州發展較快外,其它城市區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特別是與寧夏南大門固原山區接壤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該區域發展受水資源缺乏、自然資源匱缺、工業基礎差等因素制約,與寧夏首府較近的內蒙古發展程度也不高,工業發展層次不均衡,對外貿易水平較低,市場建設有待完善,市場容量小,不能適應日益擴大的國際合作需要,在經濟發展帶動力上略顯不足。
(三)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較低。近年來,寧夏出臺了加快資本市場建設的意見,實施普惠金融工程等配套政策,浦發銀行銀川分行掛牌營業,華夏銀行、光大銀行銀川分行設點建立。但相比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來說,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機構主體有待加強,全區金融機構數量、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不足,固原市最為突出,全市僅有銀行業金融機構8家。全區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較低,金融基礎設施及社會環境存在一定問題,金融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動力有待加強。同時受金融人才匱乏等因素影響,地區金融創新不足,至今為止,全區沒有一所能培育金融復合性人才的院校,地方政府對金融人才的重視度不高,金融機構自身發展依耐性較強,金融產品創新不足,金融支持經濟帶建設的優勢得不到有效發揮。
四、政策建議
(一)加強區域合作,打造空中絲綢之路。借鑒上海自貿區等開放模式,在提高區域合作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加強區域合作,增強內陸開放新優勢。積極打造空中絲綢之路,構建面向東部沿海和西部沿邊兩大國際通道。加快建設銀川國際航空港,逐步打通東部沿海伸擴通道。充分利用天津、青島、連云港等國際港口,以及北京、上海等已成熟的出海通道。試點建設面向西部沿邊通道。積極探索面向中亞、中東、歐洲等的向西開放的西部沿邊通道,加強通道區域經貿合作。重點打造與周邊省區的快速通道,突出改善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加強對國內兄弟省區的開放。
(二)加快完善區域經濟金融戰略合作機制。充分借助中阿合作平臺,建設中阿金融合作示范區,支持阿拉伯國家在寧夏設立金融分支機構,積極申請爭取使寧夏成為我國面向阿拉伯國家和世界穆斯林地區的離岸金融業務試點區域,加強與阿拉伯國家的金融和業務合作,支持具有國際清算資格銀行進駐寧夏,吸引金融機構和資金集聚,促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逐步構建區域經濟金融戰略合作機制,突出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戰略合作,為爭取資金支持創造有利條件。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注重金融人才培養,大力實施金融人才戰略,推進金融產品創新,加快現代支付體系建設,大力發展金融服務中介機構,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整體水平,為經濟帶建設創造良好金融服務環境。
(三)做好窗口指導,引導金融支持區域經濟發展。金融監管機構突出監管協調,實行優惠便利差異化對待,營造寬松的監管環境,吸引有實力的國內、國際金融巨頭進駐寧夏。同時注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有效利用貨幣政策工具和金融政策,主抓落實差別化信貸扶持政策,提高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對發展非信貸融資企業給予優先支持,支持發展直接融資,拓寬融資渠道,提高社會融資水平。加強政銀企合作,創新金融扶貧開發模式,整合扶貧資金,撬動銀行信貸本金,增加金融造血功能,提高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成效,緩解經濟帶建設發展中企業融資難題。
參考文獻:
[1] 馬健、黃志平、趙永亮,關于金融支持內蒙古向北開放戰略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金融》,2012年第6期.
[2] 張俊平、許鳴雷、張歡,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分析視角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J].《西部金融》,2014年第10期.
[3] 寧夏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構想[J].新商務周刊,2015-03-25.
[4] 寧夏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調研,中研網訊,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903/091114189.shtml.
[5] 從西北五省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情況,和訊網,http://stock.hexun.com/2014-04-18/16406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