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頑強,黃子通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武漢430074)
提升城市服務業競爭力,不僅關系到城市未來的興衰,更關乎當地人民的生計。因此,構建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工作意義重大。目前,已有研究文獻在特定區域的服務業競爭力評價方面做出了較多的研究,并提出很多寶貴思路。但已往的城市服務業競爭力評估體系也存在著評價指標區域特征性強、觀測點數量不足且缺乏創新、評估體系缺少企業家主觀評分等諸多問題,同時所有研究文獻在整體上呈現研究層次偏低,核心研究文獻數量匱乏等特征。綜合來看,以往學者尚未提出一個普適性較強的城市服務業競爭力評估指標體系。
本文將結合當代城市服務業可持續發展和提升競爭能力的要求,來探究新時期“城市服務業競爭力”的指標評價體系,力求做到客觀全面,實用性強。
通過選取一系列指標來反應城市服務業競爭力狀況,構建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應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綜合性原則。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是一個全方位體系,在其構建的過程中,應從整體的角度出發,統籌兼顧。通過有條理、有層次的選取多維度、全面化、差異化的各種與城市服務業競爭力相關的指標。最大限度避免因為指標遺漏或重復而造成的評估不準確。
(2)客觀性原則。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中所選指標應能真實可靠的反應出城市服務業競爭力的基本內容。在評估值的確定與選擇時,應不偏不倚,以客觀的事實為依據,從而為政府決策和他人使用提供有效支撐。
(3)可操作性原則。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中所有定量的指標數據的獲得應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最好能從統計年鑒、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權威資料(刊物)中直接查詢獲取,或者在查詢資料所得數據的基礎上經計算推導所得。使抽象的指標現實的、可運算的出現在評價體系中。
(4)實用性原則。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中所選取的一切指標應在保證整個體系完整性的基礎上簡約明了,通俗易懂;同時還應與時俱進地去除陳舊過時的、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元素。充分運用符合時代要求的指標,簡約而完整地構建該評價體系。
(5)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指標選取過程中,不能僅依靠定量數據進行簡單的統計運算,應做到客觀定量指標與主觀定性指標相結合。在真實客觀的前提下,充分將諸如目標定位、思想理念等不可缺少的主觀定性指標引入到體系中,從而提高體系的評價準確度。
(6)差異性原則。由于不同城市的自身特點、指導思想、發展現狀、未來規劃等因素的客觀差異,導致他們的服務業顯性競爭力和服務業隱性競爭力對城市的影響因數存在巨大差異。在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構建時,應結合城市情況,通過專家德爾菲法的方式為不同城市確定不同的顯性服務業競爭力和隱性服務業競爭力影響因數。
本文將依據“十三五”規劃中服務業發展規劃的內容并結合20位專家老師的建議和3000份社會調查問卷的反饋所得的信息,力求構建出的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既全又有針對性,共計建立了2個一級指標(包括城市服務業顯性競爭力和城市服務業隱性競爭力)和1項附加指標(企業家入駐投資意向),11個二級指標(包括城市定位與上位規劃、城市經濟基礎、城市產業情況、城市最優top5服務業GDP產值、城市科技競爭力、城市服務業成長能力、服務業人才建設、城市核心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城市服務業體制改革方針政策、居民素質與受教育程度、最優接壤城市發展狀況)和57個觀測點(包括城市區位、城市級別、城市職能、城市國內影響力、城市交通發達程度、城市生產總值、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城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城市房屋平均價格、城市固定資產投資、第一產業所占比例、第一產業GDP貢獻值、第二產業所占比例、第二產業GDP貢獻值、第三產業所占比例、第三產業GDP貢獻值、城市最優top1服務業GDP產值、城市最優top2服務業GDP產值、城市最優top3服務業GDP產值、城市最優top4服務業GDP產值、城市最優top5服務業GDP產值、R&D經費支出金額、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申請專利數、申請“973”計劃項目數、申請“863”計劃項目數、申請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數、城市科技總產值、城市服務業年新增固定資產值、城市服務業財政支出增長率、城市服務業企業增長率、城市服務業從業人數年增長率、城市服務業創新能力、城市服務業人才數量、城市服務業人才引入計劃、城市服務業人才培養計劃、城市服務業人才激勵機制、城市土地資源開發程度、城市水資源開發程度、城市旅游資源開發程度、城市礦產資源開發程度、城市服務業體制改革指導思想、城市服務業體制改革操作復雜程度城市服務業體制改革企業滿意度、城市服務業改革作用與效果、城市居民學歷結構、城市居民職稱結構、城市居民遵紀守法率、城市居民服務業建設滿意度、最優接壤城市生產總值、最優接壤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最優接壤城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最優接壤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優接壤城市房屋平均價格、最優接壤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具體評估指標計算公式:城市服務業競爭力分值P=α*X1+?*X2+C
式中,P表示城市服務業競爭力得分值,Xi表示第i個一級指標,xi表示第Xi的權重,n表示一級指標個數。

式中,Yij表示一級指標Xi中第j個二級指標,yij表示Yij的權重,mi表示Xi對應的二級指標數。

式中,Zijk表示二級指標Yij中的第k個三級指標,zijk表示Zijk的權重,wij表示Yij對應的三級指標的個數。
Α、?是專家通過德爾菲法為城市確定的城市服務業顯性競爭力和城市服務業隱性競爭力影響因子的打分平均值,且α+?=1。
C是境內外服務業企業家通過德爾菲法對城市服務業投資價值(投資意向)的打分平均值。
這些指標獲取的過程中,有的定性指標需要相關專家通過投票方式進行集體評分給出數據,比如“城市國內影響力”、“城市交通發達程度”等;有的定性指標需要通過調查問卷法,以調查問卷的形式走訪并獲取相關數據,再通過對調查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計算得到相應數據。客觀的定量指標需要通過查詢國家統計年鑒、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權威資料獲得數據或根據初始數據計算得出。

表1 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
提升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是貫徹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順應新時期城市發展新趨勢的迫切要求,是根據現實國情、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助力“中國夢”實現的必然要求和時代選擇。通過構建城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評估體系,一方面可以為城市服務業發展指出問題,明確改進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社會企業家投資選擇提供決策參考。旨在通過評估,為城市服務業發展“推建促創”提供動力與智力支持。
[1]田暉.加快構建現代產業發展體系[N].經濟日報,2013-08-09013.
[2]吳士元.我國省級服務業競爭力的綜合評價[J].統計與決策,2003,(10).
[3]鄒亞軍,顧江,王明成.南京服務業競爭力評價與對策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05,(11).
[4]尚慧麗.區域現代服務業競爭力評價問題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0,(9).
[5]韓東林,杜永飛,夏碧蕓.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國三大區域高技術服務業競爭力評價[J].中國科技論壇,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