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晶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商學院連鎖經營管理研究所,湖北 武漢 430205)
2012年6月,麥克思調查2012年就業“紅黃綠牌”專業出爐,其中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出現在黃牌專業中,被列為除紅牌專業外,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較低、月收入較低且就業滿意度較低的專業。到2014年,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增加,物流管理專業已退出黃牌專業榜,但仍不屬于綠牌專業。同時,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離職率較高、專業對口率較低、畢業生三年后就業滿意度較低的情況依然存在。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半年內離職率高,其中對就業現狀不滿意的主要原因就是感覺沒有很好的職業發展,反映出目前物流人才職業發展規劃不清晰、后續職業發展能力不足等現實問題。明確物流管理人才的職業發展路徑,培養學生滿足職業晉升需求的能力有利于解決企業用工短缺或者招聘不到合適技能人才的問題,也為高等院校在面對生源危機時提供了機會,更重要的是滿足了學生職業發展的需求,為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現較好的職業發展提供值得借鑒的意見。
職業路徑(Career Path)是組織為員工設計的自我認知、成長和晉升的管理方案。員工都有從自己現在和未來的工作中得到成長、發展和獲得滿足的強烈愿望和要求。為了實現這種愿望和要求,他們希望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順利成長和發展,從而制定自己成長發展的職業計劃并實施過程。職業路徑通過幫助員工勝任工作,確立組織內晉升的不同條件和程序對員工職業發展施加影響,使員工的職業目標和計劃有利于滿足組織的需要。
通過查閱職業發展路徑的相關資料,近年來針對職業發展路徑展開了部分研究,如2006年梁麗芝對“中國專業技術類公務員職業的發展路徑”展開研究,提出專業技術類公務員職業發展路徑設置的目的及設想;2007年吳彩霞在《構建以“職業發展導向”為核心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一文中提到了物流人才類型和層次結構,并將“工學結合”作為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探討職業發展導向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2009年黎紅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進行探析,分析了高職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及就業現狀,在此基礎上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得到一些推論與啟示等;2012年周小平基于職業發展路徑探討了“高職物流企業管理”課程改革措施;2014年張春娥基于酒店管理專業初次就業情況的調查,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發展路徑展開研究,提出提升學生職業發展路徑的措施。目前為止,很少有針對各類物流人才進行職業發展路徑及晉升能力需求的相關研究。
通過對企業物流崗位調研,將企業物流崗位分為物流營運管理職群和物流技術類職群。物流營運管理職群分為物流基層操作崗、物流基層管理崗、物流中高層管理崗三個層次;物流技術類職群主要以物流系統開發、物流規劃設計、物流工程師類為主,此類崗位可向營運職群管理崗位或高級專員級崗位晉升,也可轉換至營運職群專員級崗位。
結合前期調研的結果,湖北企業對中專以上學歷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各類民營企業或國有企業的物流營運管理職群的基層操作崗位,物流主管、經理崗位比例極低。中職物流專業應以熟悉物流作業流程和物流基層操作為培養主要方向,重點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吃苦耐勞、團隊協作、溝通交流等基本素質,以及叉車操作、車輛駕駛、揀貨作業、理貨作業、送貨作業、裝卸搬運作業、信息系統操作、客服服務、倉儲管理等技能。在取得一定工作經驗后,較優秀的員工有可能會晉升至物流營運管理職群的基層管理崗位,從事車輛調度、進貨組主管、揀貨組主管等各班組主管崗位。但由于學歷的限制和管理能力的不足,中職物流學生晉升到中層管理崗位是比較困難的。如果希望能獲得更進一步的職業發展,最好在畢業兩三年后能取得更高學歷,深入學習物流管理及會計等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培養管理能力、市場開拓能力、成本控制等能力。
湖北省各類企業對高職物流人才的需求量達到了一半以上,崗位需求層次分布較廣,基層操作崗位、基層管理崗位、中高級管理崗位均占有一定比例。這說明高職物流人才以營運管理職群為方向職業晉升的空間較大,主要就職于制造業(民營或國有汽車為主)、商貿業、物流業(第三方物流、國際物流為主)、電子商務企業(倉儲配送企業)等。畢業的前三年以從事基層操作崗位為主,三年后可能晉升到物流基層管理崗,畢業五年后可能晉升到物流中高層管理崗。企業中高層崗對人才需求占比20.7%,且往往高薪聘請還依然一才難求,而此類人才通常要求大專以上學歷并有豐富的物流管理工作經驗,對于大專物流人才發展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但是通過與企業專家的訪談,了解到部分高職物流專業的學生在晉升到物流基層管理崗位后,能較好勝任此類崗位,但是在向中高層管理崗位發展的過程中,卻發現存在管理能力不夠、成本控制能力不足等情況。因此高職物流人才的培養絕對不應局限在物流作業流程等基層操作與基層管理能力上,應加強管理能力的培養,實現高職物流人才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從物流人才細分需求來看,國際物流類企業對英語水平、國際貿易知識及業務能力要求較高,高職物流人才中英語基礎較好、具備報關報檢員或國際貨代資格證的一部分人才可以在就業后選擇國際物流方向發展,從而向國際物流經理職位晉升,但目前此類崗位的需求數比較有限;供應鏈管理類物流企業以物流方案設計、物流項目管理崗位需求為主,一般要求大專以上學歷,高職物流人才要求能獨立完成物流方案制作,具有物流項目運作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的經驗,掌握當地有競爭力物流資源,能編制和優化公司物流運營流程以及標準化推進,能規劃公司運輸網絡并提供物流解決方案,具備物流運營數據分析能力,此類崗位也為高職物流人才提供了較大的職業發展空間,職業發展路徑從物流運營助理—物流主管—物流經理、物流總監等崗位發展。另外,第三方物流企業中系統開發設計類崗位一般要求計算機或軟件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精通編程及數據庫開發,有物流管理軟件開發經驗、高職物流人才也很難勝任此類崗位;由于大專生規劃設計能力有限,很少會從事規劃設計類的崗位,此類崗位多數要求本科以上學歷。
綜上所述,高職物流人才的職業發展主要集中于物流營運管理職群,依次從基層操作崗—基層管理崗—中高層管理崗晉升,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高職物流管理人才職業發展路徑
表1 物流營運管理職群類崗位的晉升能力需求
本科以上物流人才在物流行業中屬于最高文化水平的人才,這一點與湖北省現階段商貿物流、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物流等企業較低水平的操作運營作業有點格格不入,因此本科以上物流人才很少會就職于以上企業基層操作崗位,更多分布于物流營運管理職群的管理類崗位和物流技術類職群兩種類型的崗位。
本科以上物流人才畢業后的職業起點多數為物流工程師、物流項目規劃員、物流信息軟件開發員、物流工藝員、國際物流員、物流運營咨詢工程師、物流管理專員、物流管理教師等專業性較強的崗位。主要就職于外資車企、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第四方物流企業、高校、政府部門等。此類人員對物流規劃設計、物流或供應鏈管理方案設計、物流項目管理、物流作業環節優化、英語水平、國際貿易知識、供應鏈管理、物流系統開發、物流設備維護等方面能力要求較高。本科以上物流人才有兩種職業發展路徑,一種是走技術類路線由初級技術崗位向高級技術崗位發展或轉換至營運職群類崗位,另一種走管理路線向中高層管理類崗位發展。因此專業知識與管理能力對本科以上學歷的物流人才同等重要。但是從企業需求來看初級技術崗位需求尚可但高級技術崗位需求較少,因此,本科物流人才的職業發展路徑以初級技術員或基層管理崗向中高層管理崗發展為主。
圖2 本科以上物流管理人才職業發展路徑
表2 物流技術類職群類崗位的晉升能力需求
通過對前期調研的數據進行整理,將湖北物流人才職業能力需求分為物流營運管理職群和物流技術類職群兩類進行分析。
物流營運管理職群類崗位的基本能力需求及各層次崗位的晉升能力需求見表1。
物流技術類職群可向營運職群管理崗位或高級專員級崗位晉升的能力需求見表2。
[1]周小平.基于職業發展路徑的“高職物流企業管理”教學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12,(11).
[2]許道云.基于物流職業崗位群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