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 李亞杰李素瑩
我國公路運輸業碳排放現狀及低碳策略研究
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李亞杰李素瑩
摘要:由于目前我國沒有對公路運輸企業碳排放量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公布,本文依據公路運輸業的能源消耗量,對公路運輸業歷年和未來發展的的碳排放量進行估算,進而對我國公路運輸業的碳排放現狀進行分析,針對公路運輸特點,提出構建“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低碳互動機制。
關鍵詞:公路運輸;碳排放;低碳發展
Abstract:At present,our country haven't counted and released the data of carbon emissions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according to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this paper calculates and analyzes over the years and the future's carbon emission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and then,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way transportation,builds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operated by enterprises,leading by the government,and supervised by industry”.
Key Words:highway transportation,carbon emissions,low-carbon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5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20-02
現代物流業是我們進行生產消費生活必不可少的服務,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物流運輸需求的增長,物流運輸活動對于環境的影響日益嚴重,運輸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量日益增多。根據2010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能源分行業消費數據來看,近十年來我國公路物流運輸企業能源消耗量占全行業總量的比重均在4%上下波動,從而引起高碳排放量等一系列環境影響。公路物流運輸企業的高碳能源消耗勢必會引起高碳排放,因此,分析公路物流運輸企業的碳排放現狀并提出減碳措施具有現實意義。
由于我國仍未建立碳排放監測系統,因此無法直接監測得到某行業或企業的碳排放量數據,依據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得出的結論:造成溫室氣體CO2增加的主要途徑是化石燃料的燃燒,目前國內學者的碳排放測算都是由估算能源消費量得到。式1.1為碳排放的估算公式:

上述估算公式C代表碳排放總量,Cm代表第m種能源碳排放量,E代表能源總消耗量,Em代表第m種能源消費量。Sm是第m種能源與總能源中的比重,Fm是第m種能源的碳排放系數。目前對于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數Fm的取值國內外仍未有統一標準,國內學者主要采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通過調查研究得出的數據[53]。本文也采用發改委發布的數據,如表1.1所示:

表1.1 各類能源的碳排放系數
本文依據相關年度的《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能源統計年鑒》以及《中國物流年鑒》等,收集整理了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自2002年至2011年共10年間能源消費量的基礎數據,如表2.1所示。

表2.1 交通運輸業2000-2011年能源消費量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歷年統計數據整理
基于上述能源消費的基本數據,通過采用式1.1的碳估算公式,本文測算了交通運輸業2001-2011年10年間的碳排放量,具體的結果見表2.2:

表2.2 交通運輸業2001-2011年碳排放量 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歷年統計數據整理
根據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得出的數據,倉儲及郵政業消耗能源數量是相對有限的,交通運輸業消耗的能源比例大約為93%,而公路運輸在各種運輸方式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在50%左右,所以本文對收集的基礎數據進行處理,得到表2.3所示的公路運輸業的能源消費量。

表2.3 公路運輸業2002-2011年能源消費量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歷年統計數據整理
從表2.3中公路運輸業2002-2011年歷年碳排放量的測算結果來看,公路運輸業近10年來的碳排放量變化趨勢與能源消費量的變化一致,呈現不斷上升的變化趨勢,說明我國公路運輸業將面臨巨大的減排壓
力,因此,采取節能減排相關的措施,實行低碳化運營是公路物流運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政府主導、企業運作”這種運行模式在許多發達國家已經成功運行多年,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市場經濟運行模式。目前我國的低碳公路物流運輸處于初級發展時期,發展低碳公路運輸不僅需要政府進行政策引導,更需要企業積極參與。
3.1提高全社會的低碳物流運輸思想和觀念
為了提升公眾的低碳意識,政府需要加強宣傳引導,通過互聯網、報紙和廣播電視等媒介進行宣傳,并積極開展社區宣傳活動,從而全方位、立體式地把低碳觀念深入人心。公眾低碳公路物流運輸消費觀念的加強和對公路運輸企業低碳化運營的監督,必然促進公路物流運輸企業自覺地進行低碳化發展。
3.2建立“四位一體”低碳運輸人才培養模式
公路物流運輸業低碳化運營,實質上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理念的競爭,關鍵在于低碳人才。因此,必須要順應低碳公路運輸的發展趨勢,構建適應低碳要求的新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在分析了我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本文提出應建立一種新型的“四位一體”的低碳公路物流運輸人才培養模式,該培養模式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政府、教育基地、認證機構和公路物流運輸企業。如圖3.1所示。

圖3.1 “四位一體”低碳物流運輸人才培養模式
3.3積極發揮政府對建立低碳物流運輸體系的作用
政府在企業發展低碳公路物流運輸中起著約束與引導的核心作用。低碳相關的政策法規與財稅支持等保障措施,對公路運輸的低碳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低碳公路物流運輸的起步與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相關政策引導和有效推動。為了較好地促進低碳公路物流運輸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宏觀管理和技術、資金方面的扶持,制訂相關的政策法規。
3.4加強公路運輸企業低碳化運作管理
由于公路物流運輸活動的規劃、管理和執行,都是由一定的組織完成的,不同組織模式和職能分工,對公路物流運輸低碳化發展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有效地管理營運車輛的運輸和行駛,合理安排運輸路線,減少重復運輸、空車行駛等不合理的運輸方式,提高公路運輸組織管理水平,將是道路運輸實現節能減排的重大突破口。
本文通過估算公路運輸業的能源消耗量,對公路運輸業的碳排放量進行測算,進而對我國公路運輸業的碳排放現狀進行分析,得出公路運輸業近10年來的碳排放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變化趨勢,并從政府、公眾、企業三個層面提出公路運輸低碳化措施。低碳公路物流運輸是一個新生事物,因此本文的公路物流運輸企業低碳化運營策略,還有待實踐的檢驗和修正。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課題組著.中國2050年低碳發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R].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楊濤.關于低碳物流的內涵及相關問題的探討[J].上海物流,2010,(3):18-21.
[3]陶晶.低碳經濟下的低碳物流探討[J].中國經貿導刊,2010,(12):72—72.
[4]王艷,李作聚.淺談低碳物流的內涵與實現途徑[J].商業時代,2010 (14)∶32-33.
[5]戴定一.物流與低碳經濟[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8(21)∶24-25.
[6]肖展欣,周永章.對我國發展低碳交通的探討[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406-408.
[7] H.Satish Rao.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Projects[J].Evaluation Knowledge Brief,2010(16):45-47.
作者簡介:李亞杰,女,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1988年6月生, 2012年畢業于鄭州大學,研究方向是物流與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