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 王海茵
周口市鄉鎮物流模式思考
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王海茵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市各鄉鎮為例,對其物流配送的模式、物流配送的現狀、以及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與弊端進行分析,以找出適合周口市鄉鎮物流的配送模式,并對其戰略實施提出建議。
關鍵詞:配送;物流配送的模式;周口市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41-01
(一)周口市物流配送整體現狀
周口市當前物流配送散亂,各物流配送公司各自為政,互不交流、聯系,更沒有專業的整合物流配送的配送中心。拿周口市中遠國際商貿城為例,這里是周口市最大的商貿批發市場,有很多商家落戶在這里,然而由于沒有統一的配送調度中心,在縣級及鄉鎮經銷商進貨時,一般都是自己取貨或批發商自營配送。有時經銷商在不同的批發商進貨量稍微大時,批發商分別配送。
(二)鄉鎮商業超市物流配送現狀
目前周口市個鄉鎮超市在數量上發展迅速,但是規模都不是很大,但是對于鄉鎮經濟的發展卻起到很大的作用,以當地某家還算大型的超市為例,該超市面積大概500平方米,沒有自備車輛,該超市的的所有貨物都是有其產品的經銷代理商定時統一配送,幾乎沒有第三方物流的參與。
(三)鄉鎮五金電料的物流配送現狀
五金電料包括鎖具、電工電氣、水暖材料、土木建筑等,它是鄉鎮發展建設和及農村生活的基礎,所以對于鄉鎮及農村對五金電料的需求很大。目前周口市各鄉鎮對于五金的配送主要是經銷代理商代理商自營配送,幾乎沒有第三方物流的參與,由于代理商配送采用的是有規律的定時的配送,很多時候鄉鎮的五金零售客戶必須每次大量進貨,以保證庫存。
(一)配送資源未進行有效的整合
由于周口市各商品的市級代理商往鄉鎮客戶的配送幾乎都是自營配送模式,各代理商幾乎都有自己的倉庫、物流配送車,但是其倉庫分布范圍廣,數量多、規模小。這些使他們各自為營,獨自配送單一的商品,配送時不能做到靈活。目前,幾乎所有的代理經銷商個自管理自己的產品配送,缺乏有效的配送資源整合,信息不能進行有效地共享,形成了配送資源的浪費。
(二)配送模式不夠靈活
周口市鄉鎮配送是定時配送的模式,為了保證配送成本,代理商每次配送都相隔很長一段時間,同時使鄉鎮經營商戶不得不每次都大量存貨,導致大量資金都放在庫存上,對自身經營的擴張及盈利產生影響。
(三)信息化建設落后
周口市各代理商及商貿企業信息化基礎普遍較低,大多數企業尚不具備運用信息技術處理物流的能力。目前代理商物流配送企業由于缺少專業人才,以及不舍得在信息化上加大投入,沒有客服關系服務系統,以及信息平臺,比如在發貨的賬單都是紙張,沒有計算機系統,這樣使工作繁瑣,并且工作量大。
(四)缺少專業的管理人才
周口鄉鎮物流配送企業大多是由經銷代理商和倉儲企業發展而來,由于大多說都是規模很小,以及代理商自營配送,嚴重缺乏具有現代物流配送管理理念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這種在管理手段上,現有的配送人員以經驗決策為主,很難從信息和物流配送的專業角度,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戶的需求,給客戶創造價值。
(五)物流專業化、社會化程度較低
長期以來受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形成了周口市不少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經營模式,是各單位在生產和流通中形成各自自給自足的局面,許多代理商和商貿企業銷售、倉儲運輸一條龍。同時由于大部分銷售企業對物流缺乏認識,對專業物流服務需求不迫切,造成物流效率低下,沒有形成從事專業的鄉鎮物流配送的企業。
(六)政府部門監管不完善,沒有一套行業標準
物流配送作為一種新興產業,行業管理還未完善,物流配送行業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出現行業管理失控,沒有準入標準,使一些代理商企業只要有一輛車就可以從事自營配送,沒有專業的配送概念,導致物流配送服務質量低。
針對我市目前配送狀況,現提出以下建議和策略。
(一)緊跟市場需求,順應市場變化
要從所掌握的客戶物流情況和需求角度對最佳配送所包含的共同化內容提出具體方案。當今大型零售業正在發生劇烈變革,顯現出以實需型銷售為中心的連鎖化、網絡化、單品管理化發展的勢頭,廠商、批發商等流通渠道參與各方在組織共同配送時,應及時順應零售業的這種變革趨勢,并與客戶進行充分溝通,評估目標市場容量,利用合作體更加強大的功能與優勢開展符合市場需求的服務形式,實現對客戶資源,能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的同步整合。
(二)提高企業自我認識與合作意識
共同配送是一種共存共榮的雙贏發展策略,該模式的形成要點在于參與者首先要認清自身的條件、定位、需求及成長目標,并加強各自體系的經營管理與物流設計,否則共同配送可能發生障礙。其次應取得企業內部自上至下的一致認同,尤其對于行業內的共同配送,要使各部門意識到同行之間的競爭只是一種銷售上的競爭,在配送物流方面是可以相互合作的,而且這種合作對整個供應鏈、產品經營、單位的發展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三)取諸多配送任務的共同之處
在異產業的共同配送系統之中,由于行業特性和產品形態差異較大,貨物外觀、形狀、勻速要求、收貨單位等各有不同,即使同行之間的合作也會出現類似情況如果不做精心調整與準備,充分把握與利用其共性將導致物流費用激增,配送效率銳減。因此在共同配送實施前期就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尋找相對穩定的配送業務并充分發掘其相似之處,培養良好的合作基礎。
(四)統一聯合體內的信息處理過程
共同配送的運作不僅是將幾個貨主的貨物裝載到同一輛車上那樣簡單,還需要很多技術上的配套和管理系統的應用,而且必須統一企業的訂單收發系統和單據填報格式,是基本信息運輸標準化,從而完成多筆訂單任務的組合優化。
(五)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有力支持
新生事物的發展總是離不開力量的推動和支援,共同配送作為技能帶來企業利潤又能產生社會效益的新型配送模式,理應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政府就一貫重視物流效率化,在城市規劃中會統一考慮倉儲運輸等問題,制定一套與職業相應的優惠政策。比如對提供無息貸款或低息貸款,鼓勵開展共同配送和物流規格標準化等。
(六)建立配送中心,整合資源
政府主持建立市級的配送中心,整合現有的配送車隊及人員等資源,組建一個依托配送中心的調度中心,以原有的配送為資源,實行共同配送。
而周口市正面臨工業經濟大發展,產業結構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提出“城鄉一體化”以及中原經濟區建設,都把鄉鎮經濟的發展放在首要位置,而發展鄉鎮物流不僅能而且可以促進周口市鄉鎮經濟的繁榮,優化周口市鄉鎮企業的產業結構,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降低城鄉發展的不平衡。
參考文獻:
[1]朱顥.湖州市城鄉物流配送現狀研究.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商業流通
[2]河南交通設計院.周口市陸運“十一五規劃”.周口市交通局
[3]周口百科.周口概括,http∶//baike.baidu.com/view/3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