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鄧利 張煥國 呂莎
大一新生如何建立人生目標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鄧利張煥國呂莎
摘要:大一新生在進校后,如沒有很快建立起新的人生目標,在經過最初的新鮮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會容易進入迷茫期,進而開始過得渾渾噩噩甚至墮落。所以,在大一進校時建立人生目標是相當重要的。
關鍵詞:大一;新生;人生目標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63-01
汀洋曾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人生目標失落在大一》一文,作者說:“度過了最初的新鮮感之后,一年級新生可能會突然感覺,大學生活頓時失去了方向。而面對隨意支配的時間,又好像不知該干什么,學習是為了什么?!边@是對大多數大一新生生活的真實寫照。
大學里的學習方法、生活方式、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等等都與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大一新生如沒有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并且完成大學生的角色轉換和目標調整,那么新的人生目標建立就無從談起。
(一)學習失去動力
在高中時,學習目的性較強,大家都為考上大學拼命努力,學校教育也灌輸考上大學就好了。很少有人思考如果考上大學應該怎樣。在進入大學后,這個大目標終于實現了,滿足感和成功感充斥著這個時期,而大學一般來講不再有升學壓力,大部分學生失去了這個壓力之后,也就失去了動力。而大學教師也不再像高中教師一樣,學生的學習、自習都在掌握之中,一般來說,大學里的教學只是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需要學生課后很大的自主性,而這恰恰是我們應試教育的學生所缺乏的。
(二)課余時間不能合理使用
進入大學以后,課余時間比高中時增加很多,但很少有人利用課余時間鞏固學習或培養較為健康向上的興趣,無人生目標的后果便是大把的空閑時間被浪費在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如打撲克、看韓劇、打各類游戲、唱KTV、通宵上網等。而學校周邊眾多的娛樂場所也充分佐證了這一點。
(三)迷茫無著落感
大學是高中學生心目中的天堂,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學習方式,都充滿了高大上的感覺,但進入大學后,如無目標建立,則發現大學也不過如此,宿舍條件可能還不如高中好,而學習也一樣的枯燥乏味,這讓學生難免失落,進而充滿了迷茫感。
(一)沒有考慮過大目標的變化
在考入大學后,實現了原來的大目標,但有很多新生和家長沒有認為還應該實現更大的目標,認為進入大學就萬事大吉了,工作有了著落,孩子有了未來。這這種錯誤的想法恰恰是十分危險的。
(二)沒有處理好長遠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的關系
考大學對于一個人的一生來講,只能算是一個階段性的小目標,而不是人生的最終目標。但很多大一新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潛意識里認為上了大學就已經實現了最終的人生目標了,而真正需要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遠大目標卻還沒有建立起來。在這個新目標還沒有建立起來而原來目標已經實現的階段,必然是一個充滿迷茫的階段。
(三)對專業缺乏正確認識
自己的專業究竟需要哪些能力和技能來構成?專業已畢業的學長們到了哪些工作領域?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如果學校對此沒有詳細介紹,學生也不會過多了解,這方面的缺乏導致了行動的無目標性。
大學階段新目標的確立,實際上是人生目標的重新確立。這對于大學里的生活、學習以及將來的就業非常重要。
(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立目標
每個個體的情況不同,所以目標的確立也應該有或多或少的差異,目標的確立跟自己的學校、專業、家庭情況以及自身的個性、愛好等都密切相關。應該制定符合于自身實際的人生目標。
(二)大目標的確立需要小目標的支撐
雖然確立了大目標,但人不可能一步登天,要把大目標細化再細化,每個學期應該實現什么目標,每個月每周甚至每天,這樣的階段性小目標容易實現,會成為人不斷向前的動力。
(三)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一個人的事業究竟應向哪個方向發展,可以通過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起來,也就是說個人對今后所要從事的職業、要去的工作組織、要擔負的工作職務和工作職位等一系列道路做出設想和計劃。這對于指導學生學習、生活和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著高屋建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