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劉志民
淺談企業文化建設
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劉志民
中圖分類號:C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196-01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企業競爭力的基石和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對新形勢下企業文化的研究、運用和實踐顯得尤為重要。營造以人為本、創新為本的企業文化,可以為戰略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長效的平臺。縱觀成功企業的發展史,無一例外地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但企業文化又是企業管理中最模糊的領域,也是迄今為止對每個企業來說最具挑戰性的一環,它反映在企業的價值觀、士氣和溝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體員工的行為習慣中。這說明企業文化與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文化建設,自然也就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也是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受各種復雜情況的影響,在企業文化建設實踐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誤區,主要表現在:
一、注重表象建設,忽視理念形成。企業理念是企業在經營實踐中所遵循的總的思維框架和指導原則,表層形象則是在理念作用下形成的外部映像。從一定意義上說,企業理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問題,表層形象是為企業理念服務的。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一些企業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表層形象建設上,忽視企業形象的形成。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中,一味地熱衷于所謂“包裝”自己,把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裝飾。這實質是基于對企業文化膚淺認識所產生的趕時髦,追時尚的虛榮浮躁心理。這種心理不僅在企業文化上,就是在企業整體發展上都是十分有害的,應該認真克服。
二、注重理論研討,忽視實踐運作。企業文化既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特別是在關乎企業理念提煉、行為規范推行、整體形象塑造上等等,都是由實實在在的具體工作來組成,需要一項一項的去抓落實,一點一滴地去完成。其原因首先是企業既有文化定勢對一些新的文化和觀念的不自覺的排斥性;其次是體制制度因素的障礙,使企業難以形成先進文化,生成發展的經濟基礎。第三是受“文化”二字的局限,人們還沒有將其作為管理科學和領導科學來對待,而僅僅是將其視為觀念形態。
三、注重嚴格治理,忽視以人為本。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加強制度管理、加強法制和以人為本,注重開發人的潛力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兩個重要方面,兩者的有機融合,完整地體現了企業文化的基本要求。一些企業往往偏重制度管理,忽視育人為本,使員工在適應這種文化的過程中變的循規蹈矩,感到壓抑。
四、注重簡單移植,忽視培育挖掘。企業文化也是競爭文化。是企業面對強烈的競爭壓力所構建的獨特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的有機融合。在企業文化建設實踐中,盲目照抄照搬的問題非常普遍。把別人的企業文化模式,不加分析地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其結果必然是與企業實際相脫節,也不會對企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企業文化是現代發達市場經濟背景條件下的一種經營性文化,一種競爭性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它以企業宗旨、企業理念的形式得到精煉和概括。是企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企業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綜合反映。良好的企業文化是員工發揮積極性的前提因素和環境條件,有了企業文化的正確運作和實踐,才能真正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共同前進。為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必須克服重研究輕實踐的問題,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從文化制度和觀念等多方面對企業文化進行再認識,必須通過深化改革,把企業文化真正內化為企業的領導行為和員工行為,努力創造企業文化得以生成發展的物質基礎。
二、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必須牢固地樹立人是第一位的觀念,通過創造共同的文化氛圍培養共同的價值觀念,樹立共同的是非標準,在企業內部形成獨特的“道德約束”,最大限度地完善員工的操行意識,才能完成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的素質的競爭。現代企業應把培養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放在企業目標的首位。企業文化管理就是要自覺地把創造高品位文化氛圍,把培育高素質人才作為企業管理的根本,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創建和諧企業,為企業經濟發展提供直接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管理以職工為主體,運用文化的力量,提高廣大員工的素質,使員工具有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意識,具有智慧和創造力,這樣就能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大潮中乘風破浪達到成功的彼岸。
三、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建設自己的企業文化,必須從自己的企業實際出發,有意識地對企業自身歷史文化進行全面的整合和提升。把符合企業文化發展規律的帶有時代特征的,體現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東西,融合到自己企業的文化實踐中,從而使企業文化建立在個性的基礎上,產生更強的生命力。
四、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創新文化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主導文化,企業文化建設要圍繞著企業的經營工作而開展,要著眼于企業的發展前景,強化創新意識,增強創新能力,為創新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觀念創新方面要使企業全體人員的思想觀念適應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與時代合拍;組織創新方面要由過去高聳結構向扁平結構轉化,以加速信息傳遞系統運作、精簡管理人員,提高管理效率;技術創新方面要從研究產品的整體概念出發,對產品進行標準創新,式樣創新和服務創新。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改善財物管理創新供應鏈運作模式,推動服務中心,提高客戶滿意率,實現網絡辦公,營造新型的企業文化。技術創新和品種創新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觀念,加強質量管理,增強質量危機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大質量考核力度,協調質量管理和監督各部門的關系,推進貫徹國際標準和技術質量工作。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必須以技術創新為依托,致力于產品創效能力的提高。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突出技術進步發展戰略的主體地位.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推進經濟總量翻番的目的,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吉林化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十分注重技術創新工作,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大事來抓,他們立足自身發展的實際解決制約生產力快速發展和核心競爭力迅速形成的障礙性因素。從根本上解決傳統國有企業市場功能不全的問題,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從而形成了滿足市場競爭要求的現代企業運行體系。
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必須樹立企業之魂,培育員工認同的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活力源泉。在國際、國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面對市場的強勢競爭,機遇和挑戰并存,奉行全球經濟戰略,自然成為企業共同的選擇。實施企業文化戰略,旨在通過對企業文化的整合,增強企業整體的統一性和凝聚力。企業精神是企業全體成員所追求的固有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理想信念的綜合,它是企業在長期的生存競爭環境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企業精神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要素,對推動企業現在和未來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能動作用。吉林化纖從實際出發,按照共同理想的內在要求提煉出了“學習創新、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其深刻內涵就是要求全體員工學習、創新,永不滿足現狀、不斷地從零開始,隨事物的發展變化,不斷否定、勤于改進,追求高質量的工作、高質量的管理、高質量的產品、高質量的團隊。強調企業的整體學習創新能力,及適應變化和善于競爭的能力。以此為標準,著力行為養成,增強員工的學習意識、創新意識、全局意識,責任意識和發展意識,從根本上強化企業文化建設的協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