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醫針灸治胴尹(胃脘痛)
黃慶謀卓肖紅
(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民族醫院,547500)
【關鍵詞】壯醫針灸;胴尹;胃脘痛
消化性潰瘍,中醫稱為“胃痛”、“胃脘痛”;壯醫稱胴尹。胴尹,是指由于外感邪氣、內傷飲食,情志或臟腑功能失調等,導致谷道阻滯或運行失常,氣結咪胴(胃),谷道調節和化生樞紐臟腑失職,終致氣血失衡,出現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經常反復性、周期性、節律性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癥,常伴有噯氣、反酸、脘腹脹滿或惡心嘔吐,納少、大便不爽。按病變部位屬壯醫谷道病范疇,按病理性質屬壯醫“痧病”范疇。筆者2011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壯醫針灸治療胴尹45例,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本組90例均為纖維胃境病理活檢及幽門螺旋桿菌(HP)檢測陽性,證實活動性消化性潰瘍(PU)病例,并除外線狀潰瘍、多發性潰瘍及并發幽門梗阻、消化道出血、惡性潰瘍及婦女妊娠期。于治療前后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均無明顯異常,超無膽石癥。按1∶1隨機分兩組。
壯醫針灸治療組(治療組)45例,住院32例,門診13例;其中男37例,女8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73歲;病程最短1.3年,最長13年,平均5.8年。其中胃潰瘍(GU)患者11例,十二指腸潰瘍(DU)患者34例。
對照組(內服西藥治療)45例,住院38例,門診7例;男39例,女6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71歲;病程最短1.2年,最長11.3年,平均4.2年。其中胃潰瘍10例,十二指腸潰瘍35例。兩組病例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1.壯醫針灸治療組:本組病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一切中西藥物。
取穴:趾背穴(位置:在地部,足背部。取法:于足背第一跖趾關節中點處取穴)、食背穴(位置:在天部,手掌背部。取法:于食指背側本節關節中點處取穴)、上臍行穴(位置:在胸腹部。取法:從天突穴至神闕穴,等距離分為10穴)、下臍行穴(位置:在腹部。取法:從神闕穴至曲骨穴,等距離分為10穴)、臍內環穴(位置:在人部,臍上,在臍壁上。取法:以臍窩外緣內側作一圓環,環線上均是穴位。一般取臍窩上、下、左、右共4穴)[1]、內關穴、公孫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腎俞穴等。隨癥加減。
手法:針足三里、內關穴、公孫穴,用吐納補瀉兩種手法,每穴先補2次,后瀉2次。針臍內環穴(肝、腎),向外斜刺,用平補平瀉手法。其余穴位用壯醫藥線點灸,每穴點3壯,均用瀉法。2 d針灸一次,15次為1個療程。
2.對照組采用三聯療法:奧美拉唑20 mg,每日2次;膠體次枸櫞酸鉍240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上述藥連服30 d為1個療程。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治愈:癥狀消失,胃鏡檢查潰瘍病灶愈合,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好轉:臨床癥狀緩解或明顯減輕,潰瘍病灶縮小1/2以上;無效:達不到好轉標準。
結果:治療組45例中有42例存在胃脘痛,治療1周后疼痛開始緩解,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疼痛消失者明顯增多,至治療結束時,胃脘痛完全緩解39例,占86.7%,平均疼痛消失時間為8 d。對照組45例中有43例存在胃脘痛,至服藥8 d后疼痛開始緩解,至療程結束時,上腹痛完全消失38例,占84.4%,疼痛緩解時間平均為12 d,兩組疼痛緩解時間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例(%)]
表1顯示,本組病例經過3個療程治療,治療組中治愈率、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兩組HP根除率比較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HP根除率比較(例)
兩組HP根除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討論
壯醫針灸治病是以壯醫基礎理論為指導,在繼承和發揚古代壯醫針灸學術思想和寶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用壯醫臨床思維方法,用針刺或藥線點灸三道兩路(谷道、水道和氣道、龍路、火路)人體體表的某些穴位,通過龍路、火路的傳導,促使三道兩路暢通,使天、地、人三氣復歸同步,調整氣血平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本療法采用任脈上的臍行穴,具有通路止痛,調理氣血,健運脾胃作用,通調谷道、水道、氣道、龍路、火路而達到止痛、抑酸的作用。臍內環穴在臍窩外緣上下左右各4穴,主治腹痛,扶正經驗穴,有通調三道兩路,增加免疫功效;食背穴、趾背穴、足三里穴主治胃脘痛等腸道的疾病,健脾調胃,通調谷道。內關、公孫穴,主治胃痛、腹痛、嘔吐等。上述穴位共用,使新陳代謝旺盛,增加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使胃十二指腸黏膜損傷與保護因子的失衡得以恢復,破壞HP的生存環境,最終達到消滅HP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黃瑾明,宋寧,黃凱.中國壯醫針灸學[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10:81-87.
無藥療法特色醫療專修班常年招生
營業執照注冊號511300000003699
門診實習 一專多能,頒發全國通用按摩師職業資格證書
四川南充東方無藥療法科研所謝紹英、謝雪芬父女集多年臨床經驗創立的融針灸(艾灸、火針、銀質針、圓利針、芒針、撥針、鋒鉤針、套管針、超微針刀、小針刀、刃針)、整脊、點穴推拿、撥筋、刺血、拔罐、刮痧、腳療、腹穴秘法指針、埋線、電氣法等于一體的無藥療法12大特色醫療技術。診治頸肩腰腿痛和頑癥痼疾有獨到之處。
無藥療法12大醫療技術臨床診療專修班常年招生。函授費1000元。面授班臨床操作學習,可隨到隨學。理論課定于4月、9月的9日開班,短修班學費7300元;長修班(跟師學)精通為止,學費實習費7600元。學員結業經考試合格,由人社部頒發全國通用按摩師職業資格證書。同時頒發結業證書。
可單項面授:電氣通經治病法800元。函授:腹穴秘法指針400元;教材之四刺血毫針罐法500元;之五靈龜八法快速開穴治病法150元。面授從臨床操作入手,有門診部供學員實習。以師帶徒的方式,手把手地教授,讓學員快速學會各種療法的操作技巧和方法。
地址:四川南充市柳林路56號郵編:637000電話:0817-2244754685198015882649554
聯系人:謝雪芬網址:www.dfwylf.comwww.xzyiw.cn
劉吉領中醫治療頸肩腰腿痛、風濕類風濕高級培訓班
教社證字200603號
特色中藥,辨病加減。以中醫帶徒方式,口傳手授,臨床為主,保證每天有病人見習。
1.中醫風濕疼痛技術——劉吉領院長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結合30年專業治療風濕疼痛的臨床經驗,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頸椎病、腰椎病、骨質增生癥、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椎管狹窄、腰肌勞損、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坐骨神經痛、肩周炎、滑膜炎、滑囊炎、四肢麻木等疾病。上課時間: 每月1日。學費:6000元。
2.淺刺針技術——依據筋膜松綁理論,準確定位,快速刺入,深度2 mm,治療時間1~2 min,安全性好,適合基層醫生。上課時間:每月2日。學費:3000元。
3.針灸止痛技術——適用于頸肩腰腿痛患者,使用常規針灸針,上課時間:每月3日。學費:3000元。
4.指環針技術——適用于劇烈疼痛。劉吉領院長的專利指環針技術,專利授權號:201320717417.0,治療腰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膝關節各類疼痛。上課時間:每月4日。學費3000元。
5.督脈火龍灸技術——在傳統督脈灸的基礎上添加了十二味中藥,配合火針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祛除寒濕,改善虛寒體質。上課時間:每月4日。學費:1000元。
全部學習學費共8500元。
因學員太多,為便于安排實習,每個班都需提前報名,不接受現場報到。
培訓學校:東方中醫藥研究會培訓學校
實習醫院:濟南惠民中醫醫院
電話:0531-55508906招生:15098869886QQ:9181889劉院長:15810181888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濟微路128號網址: www.liujiling.com(劉吉領)
收稿日期(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