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云,王海燕
(山東省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超聲科,山東 青島 266555)
目前,臨床上乳腺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已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婦女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存在著較大威脅[1]。對于此類疾病的治療,應做到盡早診斷,及時治療,方可獲得較好的療效。伴隨彩超技術的不斷發展,乳腺腫塊在早期被發現的概率明顯增大,且該操作方式屬于無創可重復的技術,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2]。為幫助臨床診斷醫師對乳腺疾病進行更加明確的鑒別,本文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接受治療的有乳腺腫塊的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 27~73歲,平均年齡為 42.6±3.5 歲。腫塊位置:左側者32例,右側29例,雙側3例。主要癥狀:有程度各異的乳房腫塊,呈痛或無痛感覺,部分患者伴有乳頭溢液,或乳房處皮膚呈現出橘皮樣變化,患者乳頭抬高或者內陷。全部患者在接受彩超檢查之后,另行腫塊穿刺活檢亦或是切除手術,由病理檢查最終確診。
1.2 研究方法:選擇 Philips iU22、GE Volusion 730 Expert型彩超儀,設置探頭頻率為5~10MHz。取患者的仰臥位和側臥位,保持雙手臂上舉狀態,充分暴露出雙側乳房,將乳頭作為中心,放射狀于乳腺各象限行多切面檢查。首先通過二維超聲對乳腺腫塊外形和內部回聲,及分布情況和后壁組織效應,以及側方聲影和腫瘤與四周組織聯系等進行觀察,而后通過彩超檢測腫瘤內部和周邊血流的分布。經脈沖多普勒頻譜對收縮期的峰值血流速度Vmax和舒張末期的最低血流速度Vmin以及阻力指數RI等指標進行測量記錄。通過Adler法為腫塊內部的血流情況實施分級[3],其中0級是無血流;Ⅰ級是有少量血流;Ⅱ級是有中等量的血流,且一條血管的長度大于病灶半徑亦或是幾條小血管長度;Ⅲ級是有豐富血流,且極易探測到,是4條以上的供應血管。
1.3 觀察指標:對比乳腺疾病患者良、惡性腫塊中的血流參數,乳腺疾病患者良、惡性腫塊經彩超顯示其血流豐富程度情況,分析兩組影像學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數據以(±s)表示,實施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乳腺疾病患者良、惡性腫塊中的血流參數對比:乳腺疾病良性者的SPVmax及RI值均顯著低于惡性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但兩組在SPVmin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乳腺疾病患者良惡性腫塊中的血流參數對比(n,±s)

表1 乳腺疾病患者良惡性腫塊中的血流參數對比(n,±s)
注:與惡性相比,*P<0.05
腫瘤情況 例數 SPVmax(cm/s)SPVmin(cm/s) RI良性 40 18.32±3.85* 7.81±2.14 0.62±0.07*惡性 24 21.86±6.43 6.73±2.88 0.73±0.05 t-2.761 1.714 6.728 P 值 - 0.008 0.092 0.000
2.2 乳腺疾病患者良、惡性腫塊經彩超顯示其血流豐富程度情況對比:乳腺疾病良性者的血流豐富程度為0~1級的比例顯著高于惡性者;但Ⅱ~Ⅲ級的比例顯著低于惡性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乳腺疾病患者良惡性腫塊經彩超顯示其血流豐富程度情況對比 n(%)
2.3 兩組影像學分析:良性腫塊40例的主要影像學表現:邊緣光滑者33例,形態規則者31例,有包膜者12例。腫塊內部呈現無回聲亦或是均質低回聲者35例,而后方回聲呈現增強或者正常,并無組織浸潤。惡性腫塊24例的主要影像學表現:形態不規則者23例,邊界為鋸齒狀者20例,腫塊內部呈現不均質的低回聲者21例,而后方呈現聲衰減22例,內部呈現微小鈣化者15例。
伴隨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有乳腺腫塊的女性患者在我國人群中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怎樣早期進行診斷和鑒別此類腫塊的良惡性顯得十分重要,同時,這對臨床治療和患者預后均有著重要意義[4]。當前醫療科技的迅速發展,使得彩超技術在臨床上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本文通過分析彩超對于乳腺疾病患者的詳細診斷情況,以期更好地幫助臨床診斷醫師判定乳腺疾病的嚴重程度。
本文研究發現,乳腺疾病良性者的SPVmax及RI值均顯著低于惡性者;但兩組在SPVmin方面相比,差異不顯著。表明乳腺惡性病變患者收縮期的峰值流速及阻力情況更高,這符合馬娜等人[5]的報道結果。國外有研究將20cm/s的流速視為乳腺良惡性病變的分界值,而RI>0.7則用作惡性腫瘤呈陽性的判定依據之一[6]。本文研究結果亦基本符合了此項結論。此外,本文研究還發現,乳腺疾病良性者的血流豐富程度為0~Ⅰ級的比例顯著高于惡性者;但Ⅱ~Ⅲ級的比例顯著低于惡性者,滿足Wang XY等人[7]的報道結果,提示乳腺良性腫塊的血流信號級別主要是0~Ⅰ級,而惡性腫塊則主要是Ⅱ~Ⅲ級。原因可能在于乳腺惡性腫塊大都是血管依賴型病癥,其病灶長勢和病程進展均與內外血管的結構和血流量密切相關。通過彩超顯像能夠顯示出腫瘤內部表現異常的那些血流信號,通過呈現血管分布形態和血流方向,能夠比較全面地對腫塊的血流數量進行評估。而良惡性腫塊之所以存在血流信號的差異,機制可能是大部分的惡性腫瘤均會釋放出腫瘤血管增生性因子,從而刺激血管的生長,于腫瘤區產生豐富而形態不規則血管網絡,致使其含有豐富動脈供血。相反,良性腫塊的微血管形態比較單一,且官腔較為細窄,多呈條狀或者是細管狀,血流信號并不十分明顯。此外,本文研究顯示,良性腫塊主要影像學表現為邊緣光滑、形態規則、有包膜。腫塊內部呈現無回聲亦或是均質低回聲,而后方回聲呈現增強或者正常,并無組織浸潤。惡性腫塊形態不規則、邊界為鋸齒狀、腫塊內部呈現不均質的低回聲,而后方呈現聲衰減,內部可呈現微小鈣化。腫塊內部若呈現微鈣化點,則應是判斷良、惡性腫塊情況的關鍵點。同時,若腫塊周邊又呈現強回聲暈,須高度懷疑為惡性腫塊。需要指出的是,在通過彩超對乳腺腫塊的良惡性進行鑒別時,應首先利用二維超聲尋找腫塊,而后再通過彩超觀察血流情況,依據腫塊大小和形態,以及血流信號的豐富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方可得到正確檢測結果。事實上,彩超對于體積較大,且腫塊影像學特征較為典型的腫塊,往往可獲得準確的檢查結果。而針對體積較小和周圍浸潤并不明顯,以及影像學特征欠典型的惡性腫塊,則較難和良性腫塊實施鑒別,此時則應聯合其他診斷方式加以聯合判定,臨床診斷醫師應對此加以重視。
[1] 姚潔潔,詹維偉,朱櫻,等.超聲診斷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價值[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4,6(1):456~460.
[2] Gómez Flores W,Pereira WC,Infantosi AF,et al.Breast ultrasound despeckling using anisotropic diffusion guided by texture descriptors[J].Ultrasound Med Biol,2014,11(14):408~416.
[3] 周茜,陸澄,葉夏慧,等.乳腺超聲檢查新技術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4,2(1):114~117.
[4] Xiao X,Ou B,Yang H,et al.Breast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is a scoring system feasible-a preliminary study in China[J].PLoS One,2014,9(8):517~518.
[5] 馬娜,孫長坤,王翠萍,等.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在老年乳腺癌患者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6):638~640.
[6] Youk JH,Son EJ,Gweon HM,et al.Comparison of strain and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from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combined with B-mode ultrasonography: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s[J].Ultrasound Med Biol,2014,40(10):2336~2344.
[7] Wang XY,Kang LK,Lan CY,et al.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J].Eur Gynaecol Oncol,2014,35(4):41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