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棟良,宮計劃,陳 燕,楊永銘
(廣東省惠州市中信惠州醫院,廣東 惠州 516000)
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總數已高達9240萬,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在我國糖尿病患者中年齡在60歲以上者已接近50%[1,2]。本研究以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借鑒中藥在糖尿病腎病(DN)治療方面的獨特優勢,旨在通過聯用不同作用機理的厄貝沙坦及復方丹參滴丸對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治療,觀察對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響,以探討延緩老年糖尿病腎病進展的有效措施。
1.1 一般資料:選擇腎內科診治的60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納入標準:①年齡高于60歲;②患者經過空腹檢測后,血漿葡萄糖(FPG)≥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中,2h血漿葡萄糖(2hPG)≥11.lmm;③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0ug/min;④血肌酐<133umoL/L;⑤未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排除標準:①合并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紫癜性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高血壓腎損害等其他原發或繼發性腎臟病變;②合并糖尿病酮癥、酮癥酸中毒等糖尿病嚴重并發癥者;③合并嚴重的心血管、腦血管、肝臟疾病者;④精神病不能合作者。60例患者按入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 18:12 例,平均年齡為 65±4 歲,病程為 8.7±1.5年,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7:13例,平均年齡為66±5歲,病程為8.9±1.6年。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使FBG<7.0mmoL/L,2hPG<11.1mmoL/L;同時予口服厄貝沙坦(安博維,杭州賽諾菲安萬特民生制藥有限公司)150mg/d治療,對合并有高血壓者,控制血壓在<130/80mmHg,可加用除ACEI/ARB類外的其他降壓藥物(如鈣離子拮抗劑等)。觀察組患者以相同的方式服用厄貝沙坦,而服用天津天士力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復方丹參滴丸進行治療,一日3次,共30粒,療程為112d。
1.3 觀察指標:所有患者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6周后檢測用放免法測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試劑盒購自深圳晶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采用重慶產TH-A18型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檢測兩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血漿纖維蛋白原和紅細胞壓積等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采用t和χ2檢驗,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分析: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并無任何改善,對比分析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前后進行分析,各指標均有所經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分析 (mPa·s)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UAER及生化指標分析:對照組患者治療前,TC、TG、Scr、BUN 及 UAER 為 6.5±0.5、2.5±0.4、80±10μmoL/L、5.7±1.7mmoL/L 及 111.4±191.2μg/min,治療后,各指標為 6.5±0.4、2.4±0.3、78±9μmoL/L、5.6±1.3mmoL/L 及 73.2±9.1μg/min,對比分析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各指標分別為 6.5±0.6、2.6±0.4、78±11μmoL/L、6.0±1.5mmoL/L 及 112.8±0.3μg/min 和 4.8±0.6、1.5±0.2、75±12μmoL/L、5.7±1.4mmoL/L 及 60.1±9.5μg/min,均有所降低,對比分析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UAER及生化指標分析
2.3 社會經濟效益: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在我國糖尿病患者中年齡在60歲以上者已接近50%。本研究借鑒中藥在DN治療方面的獨特優勢,采用復方丹參滴丸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可在發揮厄貝沙坦腎臟保護作用的基礎上,聯合復方丹參滴丸對改善血液流變學和調節血脂的作用,進而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保護腎臟功能延緩腎臟病的進展,提高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可取得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糖尿病腎病(DN)的基本病理特征為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細胞外基質增多及腎小球硬化[3,4]。DN已成為干擾老年糖尿病患者正常生活的疾病之一[5,6]。但是DN早期往往僅表現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起病隱匿,容易被忽視、漏診,一旦出現大量蛋白尿常預示病情呈進行性發展直至ESRD。如何延緩早期DN的進展是臨床研究的熱點與難點。
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目前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主要由遺傳、糖脂代謝紊亂及血液流變學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DN的發生[7,8]。目前研究表明,如果早期不對MAU進行干預,至少約50%的DN患者將最終進展到ESRD[9]。目前公認DN的發病機制中全身和局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活性增加具有重要作用。血管緊張素II(AngII)與其靶器官的膜受體血管緊張素Ⅱ的Ⅰ型(AT1)受體結合可以引起血管收縮,并有促進腎小管再吸收水鈉的作用進而影響全身和腎臟局部的血流動力學,此外尚可促進細胞增殖和纖維化,并且分泌多種細胞因子以及合成細胞外基質成分,引起血栓形成、炎癥和氧化應激增加而損傷腎小球。厄貝沙坦是一種ATⅡ受體拮抗劑(ARB)。其血壓依賴性腎臟保護作用體現在通過降低糖尿病患者血壓,擴張腎小動脈,并且對腎臟出球小動脈擴張作用更強,進而降低腎小球內高壓力、高濾過、高灌注狀態,改善了DM時腎血流動力學,減少了蛋白尿。因此,ARB類藥物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并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中醫學認為活血益氣是治療本病的首要措施,并特別強調活血的作用。其中丹參的水溶性成分主要為丹參素,現代藥理研究證明丹參素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抗凝血、調節血脂、鈣拮抗、抑制成纖維細胞增生和分泌基質等多種藥理作用。應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早期DN患者12周后,證實復方丹參滴丸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臨床治療效果明顯。
[1] Yang W,Lu J,Weng J,Jia W,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Med 2010,362(12):1090~1100.
[2] 翁霞玲,李志浩,黃翠英,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6):522~525.
[3] 王燕,萬紅,劉春蘭.不同時段水平的尿蛋白對早期糖尿病腎病腎臟損傷診斷的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1):1566~1567.
[4] 丁志珍,陳衛東.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全科醫學,2011,9(2):284~285.
[5] Togashi Y,Miyamoto Y.Urinary cystatin C as a biomarker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its immuno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in kidney in Zucker diabetic fatty(ZDF)rats[J].Exp Toxicol Pathol,2013,65(5):615~622.
[6] Kume S,Yamahara K,Yasuda M,et al.Autophagy:emerg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J].Semin Nephrol,2014,34(1):9~16.
[7] Kim JT,Kim SS,Jun DW,et al.Serum arylhydrocarbon receptor transactivating activity is elevated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 Investig,2013,4(5):483~491.
[8] Arora MK,Singh UK.Molecular mechanism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an update[J].Vascul Pharmacol,2013,58(4):259~271.
[9] 王秋雁,畢麗珠,章昕.老年原發性高血壓伴2型糖尿病腎損害微量白蛋白尿期內皮細胞功能變化[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0,29(8):67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