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翠,李 偉**,張海峰,王 璐,林 璨王兆鵬,尹成淑,張立娜,朱玉清
(1.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老年病科,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衛生院,河北 三河 065201)
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隨著老年癡呆的發病率逐年增加,老年人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受到嚴重影響,在早期可以表現為記憶障礙。已有相關研究發現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均可引起認知功能障礙[1],而糖耐量減低是否能夠引起老年人記憶功能障礙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對老年糖耐量減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記憶功能進行評價,為早期發現糖耐量減低患者記憶功能障礙并積極干預提供臨床依據。
1.1 對象: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老年病科門診體檢的老年人(年齡大于60 歲)共 164 例,平均年齡 68.1±3.41 歲,其中男性 90例,女性74例。入組標準標準:排除高血壓病、糖尿病、嚴重腦血管病、腦外傷、貧血、呼吸功能障礙、嚴重心律失常、肝、腎功能障礙者、長期大量飲酒、精神疾病、特殊用藥史。
1.2 方 法
1.2.1 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入組者過夜禁食8h,次晨空腹采靜脈血,用日立7600血生物化學自動分析儀測定腎功能、血脂等??诜?5g葡萄糖粉,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靜脈空腹血糖(FPG)3.9~6.1mmoL/L,2h 血糖(2hFPG)7.8~11.0mmoL/L者之間為IGT組。其中OGTT試驗正常組為非IGT組,共80例,異常者為IGT組,共84例。
1.2.2 測量所有入組者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腹圍,詢問受教育年限。
1.2.3 記憶功能測評:使用英國 Rivermead康復中心的行為記憶測驗第二版(the Rivermead Behavioural Memory Test Second Edition,RBMT-Ⅱ)進行記憶功能評定。RBMT-Ⅱ包括:回憶姓名、回憶被藏物品、回憶預約申請、圖片再認、即刻故事回憶、延遲故事回憶、臉部再認、即刻路線回憶、延遲路線回憶、即刻信件回憶、延遲信件回憶、定向、日期共計12項,每項按0~2分記錄,0分為差,1分為較差,2分為好,滿分為24分;總分22~24分為正常,17~21分為輕度記憶障礙,10~16分為中度記憶障礙,0~9分為重度記憶障礙。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所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表1 一般資料比較

表2 記憶功能評分比較(分)
* 為IGT組與非IGT組比較,P<0.05
2.1 一般資料比較:IGT組、非IGT組比較,其年齡、性別、受教育時間、FPG、SBP、DBP、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酯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之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而兩組間2hFPG、腹圍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 1。
2.2 IGT組與非IGT組記憶功能評定得分比較:回憶預約申請、圖片再認、故事延遲回憶及總分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記憶功能是認知功能中的重要內容,包括銘記、保持、回憶與再現的過程。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腦組織對糖的吸收及利用受胰島素調節,同時胰島素還可以影響某些神經遞質的釋放和攝取,對神經元有一定保護作用,有助于改善認知和記憶功能。
本研究顯示老年患者IGT組與非IGT組比較,回憶預約申請、圖片再認、故事延遲回憶和總分之間有顯著差異,提示伴有IGT的老年人的存在記憶功能輕度減退,尤其是長時記憶。
IGT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階段,幾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經過糖耐量減低階段,IGT體現為以胰島素抵抗(IR)、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以及肝糖原增加為特征,如果不積極干預,可逐漸發展為糖尿病。對于老年人,由于體力活動少,熱量攝取高于消耗[2],可導致脂肪細胞數增多、堆積,更易出現胰島素抵抗,臨床上可出現肥胖,IGT其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3至10倍,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研究表明,糖耐量受損階段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已接近糖尿病患者,但國外研究中,對IGT和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結論尚未明確,但有研究表明,IGT可能直接引起阿爾茨海默?。?]。本研究顯示,IGT組患者老年人腹圍大于非IGT組。提示IGT體重指數異常增高的患者存在代謝紊亂,肥胖則是糖代謝異常的根源,是產生胰島素抵抗和脂質代謝異常的原因。有研究顯示,強化對生活方式的干預,可以使IGT患者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大幅降低[4]。
[1] 趙曉紅,楊玉梅,鮑娟,等.代謝綜合征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2,(5):82~86.
[2] 徐靜,王林,高鳳,等.老年男性代謝綜合征患者膳食調查[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3,19(10):85~88.
[3] 藍少勇.糖耐量異常與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4):240~241.
[4] 段苗,袁剛.糖耐量異常的發病機制及臨床策略[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3,1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