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如虎, 王亞玲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 化學與生命科學系, 甘肅 合作 747000)
?
·實驗室建設與科學管理·
“三線并進”實驗室開放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茍如虎, 王亞玲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 化學與生命科學系, 甘肅 合作 747000)

為了進一步發揮“三線并進”的實驗室開放功能,大力解決“三線并進”的開放問題,分別從“三線并進”的開放內容、保障措施和開放管理,探索與實踐了“三線并進”的開放模式。實踐證明,在保障到位和管理規范的前提下,要以學生興趣為主線,以能力提升為目標,做到興趣與任務相結合,做到必選和自選相結合,做到課堂和課后相結合,做到必修學分和獎勵學分相結合,讓學生在開放中去受益,在受益中去開放。
實踐; 實驗室開放; 三線并進
實驗室開放無疑是提高實驗室和儀器設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是加強學生技能訓練和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其潛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進一步彰顯實驗室開放的綜合效益。近年來,實驗室管理者從問題[1-4]、作用[5-6]、安全[7]、制度[8]、建設與管理[9-16]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大大地推進了實驗室的開放。為此,2010年以來,學院認真研究“三線并進”的實驗室開放(師生積極線、能力單一線和經費不足線),但為了進一步發揮“三線并進”的實驗室開放功能(學生發展線、教師發展線和資源利用線),分別從“三線并進”的開放內容(興趣培養線、興趣提升線和能力展示線)、“三線并進”的保障措施(安全保障線、經費保障線和師資保障線)和“三線并進”的開放管理(程序規范線、教師任務線和學生任務線)探索“三線并進”的開放模式(開放內容線、條件保障線和開放管理線),經過幾年的實踐,問題逐步解決了,功能發揮更大了,管理更加規范了,師生受益逐漸顯現(見圖1)。借助此平臺,與同行交流,共同提高。

1.1 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高校擴招以來,高校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專業教師完全不能滿足急劇增加的學生,師生比根本達不到18∶1。同時,高校實行學分制,整合資源,壓縮課堂學時數,增加實習實踐學時數,在有限的時間條件下,教師忙上課趕進度,無法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與提升,而學生忙爭學分,無暇規劃自己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另外,網絡通訊極其發達和便利的時代,學生不正確的利用網絡資源,為了交作業上網下載進行復制粘切,為了交論文進入知網下載改頭換面即為自家大作,甚至存在畢業論文查重率高達70%的學生,學生毫無自我約束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還有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現在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很少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利益面前毫不退讓,工作面前毫不“客氣”。為此,通過搭建實驗室的開放平臺,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去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去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去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進一步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2 有利于教師的發展
研究生擴招以來,研究生多了,導師任務重了,無法顧及所有研究生的規范培養,科研能力和水平極不平衡。另外,為了完成一定級別的文章條件,有的研究生研究做得不夠系統、深入,稍有成果想著發出去創造畢業條件,甚至有東抄西抄編造數據的情況發生。為此,通過指導學生參加實驗室的開放實驗,進一步去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責任心。
1.3 有利于提高實驗室資源利用率
現在高校實驗室裝備,環境非常好,設備齊全,但實驗室除了有實驗課外,基本上沒有學生去做實驗,晚上基本上黑燈瞎火。為此,加大實驗室的開放,整合實驗資源,在利用中發揮實驗室的開放功能。
2.1 師生的積極性不高
(1) 教師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實驗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在高校中的地位、待遇一直未能得到較好地改善。實驗室開放后工作任務更為繁瑣和緊張,不能像教師那樣可以體會到科研工作的成就感,工作量既不好量化也不好平衡,平時進修學習的機會又很少,職稱評審不傾斜,對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直接影響實驗室的開放。
(2) 學生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對于民族地區的高校,錄取人數多分數低,學生基礎薄弱,動手能力差,學生認為自己該學的學不懂,還敢想去開放實驗室去給自己找事。另外,現在就業形勢和就業體制或存在一定的不足,學的專業知識不考,所選崗位與專業差距較遠,大大扭曲學生的人生觀,只求學分,只求畢業證和學位證,其他一概不管。
2.2 責任心不強,開放形式和內容單一
實驗室工作人員學歷、職稱普遍較低,技術力量不足,設備維護水平低,儀器設備維護的工作量和維護難度也因開放而增加,設備難以隨時處于待用狀況。另外,新進高學歷的教師經驗不足,高職稱的教師身兼數職示范作用差,學生專業跨度大,教師指導效果不好,影響著實驗室的開放和效果。
具體的開放形式為:① 被動式開放。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怕麻煩,實驗教師不主動、不積極,學生缺乏興趣,來自各個方面的抵制情緒較重。② 混沌式開放。只是一種無門禁方式,開門而已,實驗室管理松散,無明確目標和要求,學生只是進入實驗室。
具體的開放內容為:有選擇地開放,開放層次不夠、項目數偏少、人時數不足、實驗內容偏窄,仍以參加“挑戰杯”大賽為主,面向學生科研課題研究、興趣培養的實驗偏少,學生的受益面一般較窄。
2.3 開放經費有限,技術人員缺乏
隨著設計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的增加,實驗循環開設次數的增加,實驗所需的消耗材料的增加,實驗技術人員因在實驗室工作時間延長而必須支付相應的勞動酬金在增加,現有實驗維持費已不能適應實驗室開放的需要。另外,在連續擴招和專業不斷增加這個大背景下,高校師資缺口較大,而一些實驗技術人員又以考碩、考博或調動的方式離開實驗室,現有實驗技術人員更為緊張以致經常處于應付狀態。
3.1 興趣培養線—興趣提升線—能力展示線
(1) 設計原則。以興趣為主線,以能力提升為目標,作為實驗課堂的課外延伸。
(2) 具體安排。興趣培養線以實驗項目為載體,安排教師以課堂的組織形式進行指導,必選和自選相結合,課堂和課后(預備為課前預習項目,鞏固為失敗項目,提高為不熟練的項目)相結合,必修學分和獎勵學分相結合;興趣提升線以學生自主的設計實驗、參加專業競賽和學術科研立項,學生選擇教師去指導,計入獎勵學分;能力展示線以學生科研能力規范培養為要求,一年級進行調查研究,二年級進行年論文,三、四年級進行畢業論文,調查研究統一安排教師指導,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師生雙向選擇,全是必修學分。
(3) 具體要求。實驗項目需求按學時計算,科研興趣與能力需求按學分計算(見表1)。科研興趣需求每組參加學生人數最多8人,科研能力需求1人一題。

表1
3.2 經費保障線—師資保障線—安全保障線
(1) 設立維持專項、大學生創新基金。① 設立實驗室開放專項經費用于統一支付實驗室開放所需材料等消耗費及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津貼。由校實驗教學管理部門根據承擔開放實驗項目、學時數、人時數等實驗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統籌協調、統一支付。② 設立大學生科研創新基金。鼓勵學生組建團體參加科研活動,學校籌集一筆資金作為學生科研創新基金。③ 大學生標志性科研成果獎勵。不但對于取得重大成果的進行表彰獎勵,而且對于參加并獲得校級、省級、國家級獎項給予表彰獎勵。
(2) “三線并進”的師資保障。平等對待理論與實驗教學,實驗技術與教學科研成果,平等對待津貼待遇,卓有成效地提高實驗技術隊伍評優、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等。另外,定期安排實驗技術人員進行師資培訓,充實知識和內容,鼓勵他們積極參加科研活動,盡快提高實驗教學研究、實驗技術、管理水平等綜合素質,以促進實驗教學儀器設備的優化、改進實驗設計等工作,為實驗室高水平開放服務。在經濟待遇方面,規定正常實驗教學的工作量=實際實驗教學的工作量乘以0.8,而開放實驗教學的工作量=實際開放實驗教學的工作量乘以0.9;規定指導的學生取得重要成果和獎項,學生和指導教師同時獎勵。在職稱待遇方面,規定任職期內完成一定的開放實驗教學工作量;指導的學生取得重要成果和獎項達到一定級別或次數;規定完成一定的培訓任務。在訪學待遇方面,優先安排進修培訓,規定3~4年必須出去參加培訓、學術會議等進修任務。
(3) “三線并進”的安全保障。開放實驗室的安全始終要放在首位。由于學生隨意性大,管理隊伍人數不足,流動性管理難度大,如何正常保證開放實驗室的安全,最好的辦法是讓每一個師生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安全。開放規定:剛進實驗室的學生必須進行初期培訓,二、三年級的學生熟悉了實驗室容易淡忘安全這時必須進行階段性培訓,另外,重要的大型設備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特殊的專業安全知識培訓。
3.3 “三線并進”的開放管理
(1) 程序規范。除了必選的開放實驗,學生必須先提出申請的項目和指導教師,專人審核通過后通知學生和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在規定的時間或時間段內完成指導任務,撰寫報告規范評定,統一認定學分和教師工作量。開放規定必選實驗(2學時/項目,36學時/3學期),自選實驗(3~4學時/項目,18學時/3學期),課后實驗(2學時/項目),科研興趣(48學時/項目,2學分/生/項目),調查研究(3學時/項目,1學分/生),年論文(8學時/項目,3學分/生),畢業論文(12學時/項目,5學分/生)。
(2) 教師盡職盡責。取消不必要的驗證性和演示性實驗,精心設計一定量的拓展專業的必修實驗,選擇性的設計一定量的選修實驗,在選修實驗中增加一定比例的設計性、綜合性、探索性實驗,增加與社會實際密切聯系的綜合實驗,及時轉化師生的科研成果為實驗教學內容。開放規定教授必須開發設計并指導完成設計性實驗3個、綜合性實驗2個、探索性實驗1個;副教授必須開發設計并指導完成設計性實驗2個、綜合性實驗1個或探索性實驗1個;講師必須開發設計并指導完成設計性實驗2個或綜合性實驗1個或探索性實驗1個,以上要求行政人員任務減半;規定所有教師必須指導完成科研能力需求的項目任務,必須至少完成一組科研興趣需求的項目任務,必須完成實驗項目的開發任務和指導學生的次數,才能正常晉升職稱。
(3) 學生自主參加。為了順利推進實驗室的開放工作,既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參加,又要激發學生積極參加完成一定的開放任務,讓學生在開放中去受益,在受益中去開放,達到真正的實驗室開放。開放規定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完成所有的必選實驗項目,必須完成自選實驗和科研能力的學分,可以用獎勵學分代替活動課程學分(在校期間完成活動課程學分為9個,活動課程具體有學術報告、社會實踐、勞動任務、社團課程)。
2010年以來,我院化學與生命科學系試點進行了“三線并進”的開放模式,經過幾年的實踐,教師出版化學創新實驗系列著作3部,改進實驗儀器并申報專利21項,改進實驗內容6項,重點突出綠色化學實驗儀器的開發與研制;指導學生改進實驗儀器并申報專利5項,發表實驗教學論文10篇,參加挑戰杯獲獎20人次以上。總之,“三線并進”的問題逐步解決了,“三線并進”的功能發揮更大了,“三線并進”的管理更加規范了,師生受益逐漸顯現。
[1] 韋須祥,韓 乾, 洪 霞,等.高校實驗室開放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8):120-123.
[2] 張金寶.高校實驗室面向學生全面開放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5(11):103.
[3] 寧愛鳳.實驗室開放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5 (2):104-105.
[4] 張 林.實驗室開放問題探析及應對策略[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 25(10):1289-1292.
[5] 施 瑞,李麗潔,李 晉,等. 實驗室開放在高等教育教學中的作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 26(12):144-145.
[6] 陳大鵬,孫爾康.開放教學實驗室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1, 20(2):15-17.
[7] 李 慧,張靜武,傅萬堂,等.開放實驗室安全工作是前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 9(3):185-187.
[8] 高 平,陳曉平,李長杰.高校實驗室開放制度化探討[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26)3:84-87.
[9] 陳寧寧,林善法,鄭育華.開放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 23(7):102-104.
[10] 單成明,周海云.高校實驗室開放教學的探討[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04 (17)1:89-91.
[11] 孫小權,鄒麗英.實驗室開放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 24(4):107-109.
[12] 韓紅江,王紹蘭.對高校教學實驗室開放的認識與探討[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19(1):110-112.
[13] 王志林,李育佳,徐培珍,等.三層次開放實驗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19(4):1-3-23.
[14] 周 嵐,朱路揚,朱蜀梅,等.以人為本,深化改革,努力實驗室開放的新路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 19(2):87-91.
[15] 李英俊,孫淑琴.多種模式開放實驗室,培養創新人才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3):121-124.
[16] 湯佳樂,程 放,黃春輝,等.素質教育模式下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88-8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ree-line Laboratory Opening Mode
GOURu-hu,WANGYa-li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Gansu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ezuo 747000, China)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three-pronged laboratory opening function, vigorously resolve the three-pronged opening issues, we explored and practiced the three-pronged opening mode, respectively, from the three-pronged opening content, three pronged safeguards and three-pronged opening management.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we should do safeguards in plac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four combinations of interests and tasks, mandatory and optional, classroom experiments and after-school experiment, compulsory credits and awards credits, in order to achieve a real laboratory opening,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build capacities.
practice; laboratory opening; three-pronged
2014-04-1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9571013)項目;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ZS021A25006Z);甘肅省青年科技基金計劃(1107RJYP047);甘肅省環保基金(GH200216);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的院長基金(10-04)資助
茍如虎(1977-),甘肅臨洮人,碩士,副教授,教務處副處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綠色合成及其綠色化學實驗儀器的研制。
Tel.:13893906052;E-mail:grh07@163.com
T 19;G 642
A
1006-7167(2015)01-02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