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忻
【摘要】近幾年,在伴隨全球逐漸一體化發展后,國學熱又重新出現在當前社會中。這一陣潮流使得我國原本已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又重新以新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導致這一現象的發生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廣大學者對國學回歸的努力所致。學者通過現當代文學的表達及傳播,使國學熱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并無時無刻的影響著現代人們的思想及觀念,同時,國學熱也正影響著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方向,對現當代文學有著顯著的引導作用。對此,本文針對國學熱與中國當代文學展開研究。
【關鍵詞】國學熱;當代文學;研究
一、引言
從國學熱的根本發展而言,國學的基礎與主體是儒學,并在此基礎上繼承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就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來說,國學承載的不僅僅是中國文化,還有文明歷史,因此,國學熱的發展并不是一時之熱,而是未來社會及國家發展的必然結果。國學熱在當代社會重新發展的主要因素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國學在經歷不同時代的變化及累積后,其開始以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形式呈現于人們眼前,并將其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使其實現與時俱進的國學需求。
二、國學熱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再研究
(一)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面臨的挑戰
我國現當代文學還處于發展時期,在這個階段中,文學領域開始出現大批的文學作品,但從這些文學作品的根本發展方向來看,這些文學作品與國學發展呈現了背道而馳的方向,作品整體出了質量不高,傾向娛樂方向及商業化方向,使得文學作品逐漸朝著個人利益方向發展,這也直接導致文學作品出現了思維混亂,讀者在閱讀時難以從中獲得應有的文化信息及感受。此外,在現代網絡技術的支持下,文學的傳播方式已不再僅限于書籍以及報刊雜志之上,而是與現代技術進行融合,通過網絡平臺呈現多元化的傳播形式,為文學作品提供了更豐富的傳播途徑。但是,網絡的傳播并未使中國現當代文學實現了真正的繁榮發展,而是更為突出中國文化與現代技術的融合形態。
(二)國學熱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產生的影響
從國學熱所經歷的發展史來看,在發展至今,國學熱對現當代文學的發展必然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同時,對中國現當代文學也會帶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負面影響上,由于時代的進步及發展,國學熱所繼承的是中國千年歷史中的傳統文化,而中國現當代文學又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其所代表的文化及思想屬于現代,因此,在時代上還存在極大的鴻溝,同時,也由于現代文學作品發展方向的不同,其發展趨勢難以為現代社會提供優質的文學作品,這使得國學熱給中國現當代文學帶來來巨大的壓力,同時,在國學被大力推崇的熱情下,必然會讓人在心理上對兩者產生對比,于是這就導致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在人們記憶中呈現弱勢地位的印象。在積極作用上,國學熱的重新出現是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可,也是國人對其回歸的訴求,而國學熱的發展趨勢則會給當前社會帶來更深刻的文化情感,其必然會給社會帶來極大影響,同時,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就帶來來相應的積極作用。由此可得出,國學熱的涌現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具有雙重影響,而這影響的根本也是當前人們需深思的問題,如何正確的看待與認識國學熱,是人們需重視的問題。
(三)國學熱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具有引導作用
從我國目前現當代文學的發展狀況來看,其不可否認的是,現當代文學一直呈現停滯不前的發展狀態,其在發展方向及趨勢上,也出現來迷茫的發展狀態,而在這個時機中,國學熱的涌現不僅僅重新體現來國學的地位及價值,也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帶來引導及促進的作用。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趨勢中,其文學作品因市場泛濫而逐漸呈現出娛樂化及利益化發展現象,這些現象過于突顯個人利益,與最初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理念格格不入。因此,國學熱的融入是時代所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所需,國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這是現當代文學價值的重要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團結及發展的根本所在,國學熱的出現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引導人們通過現當代文學認識傳統文化,更了解傳統文化,明確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國學熱的出現不僅僅是為了使中國傳統文化得到繼承,更重要的是引導社會向著正確發展方向發展,并通過中國現當代文學將傳統文化所代表的思想來逐步影響人們的觀念,通過文學作品來傳播傳統文化,同時,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指明了正確的發展方向,讓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能夠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思維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