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錦群
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門診手術室,廣東東莞 523000
伴隨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健康需求也呈上升趨勢,因此通過手術治療的人群逐漸增加。而門診手術則逐漸成為治療患者疾病的手段。然而手術能夠形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及經濟負擔等,對患者而言是一種具有風險的治療手段,能夠引發患者高度緊張以及焦慮等情緒[1]。本研究對我院2012 年9 月~2014 年11月期間收治的388 例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2 年9 月~2014 年11 月期間收治的388 例手術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選標準為:知曉并同意參加此次研究,且患者交流無障礙。無精神障礙疾病以及嚴重慢性系統疾病。患者無重大手術歷史同時無癌癥,且在近段時間內沒有重大生活事件發生。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患者為194 例,其中男35 例,女353 例,患者年齡均在20 ~54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5±10.2)歲。患者均為初次接受手術,具有較好的一般狀況,可以正確的描述自身的心理狀態。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在手術前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護理方法上增加綜合性護理干預,同時接診護士需要對患者的一般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查,調查內容包含患者的年齡、婚姻狀況、以及醫療費用等相關情況。隨后對其進行焦慮評估,采用SAS(焦慮自量表)、S-AI(狀態焦慮量表)以及T-AI(特質焦慮量表)等。在術前一小時患者應詳細的正確填寫自身的一般狀況,從而完成對自身的首次評估。待評估完成后對患者實行心理護理手段,同時在干預前、完成后以及手術前10min 進行第二次評估。評估內容包含:依據患者的實際狀況對其分別實行適合患者的心理護理手段。對年齡患兒以及文化水平不高的患者而言,應采用口頭說明的方法進行護理。
表1 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比較(,分)
SAS T-AI S-AI組別 n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194 55.4±4.6 36.2±3.1 42.8±3.1 32.1±2.8 43.4±7.8 30.3±5.6對照組 194 55.6±7.8 52.1±4.6 42.5±5.4 42.7±6.9 42.7±6.9 42.2±6.9 t 0.308 39.924 0.671 19.827 0.936 18.652 P 0.759 0.000 0.503 0.000 0.350 0.000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護理干預的主要內容為,向患者詳細的闡述疾病的相關知識,手術前的準備,手術的流程,手術實施中的配合工作、麻醉手段,手術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術后并發癥等,并列舉手術成功的案例,樹立患者治療疾病的自信心。指導患者實行放松鍛煉,使患者練習握拳、呼吸以及放松等訓練,以此來緩解心理的緊張感,促使患者能夠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并告知患者手術是在麻醉的狀態下進行,并沒有疼痛感,在手術中并沒有疼痛感;在手術的過程中一旦發生任何不適則需要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S-AI(狀態焦慮量表)是近期某一特定時間的緊張以及憂慮感的親身體驗,評價患者在應激狀況下焦慮水平。沒有緊張感為1 分,偶爾存在為2 分,中等為3 分,顯著為4 分。
T-AI(特質焦慮量表)評價人們的情緒體驗,沒有為1 分,時常為2 分,經常為3 分,總是為4 分。S-AI 以及T-AI 均按照患者自身的情緒來選取最為合適的等級,并分別計算出S-AI 以及T-AI 的累加值,最小值為20 分,最大值為80 分。分數越高,其患者的焦慮值越高。
SAS(焦慮自量表)是測量患者的焦慮水平。共20 道題,并將分數進行累加,并將總分×1.25,以50分分數值界定值,50分以上為焦慮,分數越高,焦慮程度越為顯著。
選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所得數據進行分析以及處理,兩組間以P <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通過干預后,其觀察組患者S-AI、T-AI 以及SAS 的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經對比,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其對照組患者干預前后的S-AI、T-AI 以及SAS 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觀察組患者通過護理后滿意度為93.82%,對照組患者通過護理后,滿意度為77.32%,兩組患者通過對比,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手術是一種巨大的應激源,可以引發相應的非特異性心理,不論是大手術還是小手術,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恐懼感、焦躁感等不良情緒,大量臨床實踐表明在手術前患者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其中最為明顯以及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焦慮[3-4]。在手術前患者一旦產生焦慮情緒會形成一系列的不良情緒,同時對疾病的發展也會形成一定的影響。在手術前對其實行護理手段,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焦慮情緒。而在手術過程中患者較為關心的內容則是預后,所以我們應告知患者手術的重要性,同時使患者了解到良性包塊在切除后能夠治愈,如若病理檢查時惡性或者結核,需要及早診斷、及時治療[5]。患者如果在手術中產生不適感以及疼痛感,會引發患者出現莫名的恐懼,以此患者的手術需要應在麻醉狀態下實行,因此在手術的過程中不會產生疼痛感。
多數患者會為手術費用而發愁,然而門診手術費用低于住院費用,并沒有太多后續治療的費用,通常情況下,醫護人員會告知患者具體的手術費用,以此來消除部分患者的焦慮情緒[6]。與此同時,患者家屬應多和患者進行溝通以及交流,促使患者獲得想要的支持,同時對患者進行生活上的照顧,以免患者產生不良情緒,患者需要創建自信心,不要使患者認為自身的病情增加了家庭的負擔。同時社會支持能夠有效的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從而使得患者可以具有樂觀情緒,了解患者在手術前的情緒,特別是焦慮程度,因此對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能夠大大降低其患者的不良情緒,以免發生因為各種不良情緒而影響治療效果[7-8]。
在手術前護理人員應盡自身最大的能力來滿足患者,以此來加強患者的適應感,同時患者有還應對手術總體過程進行了解,以此來降低醫患事件的發生率,由此能夠看出在手術前對患者實行護理干預能夠降低門診手術患者的焦慮程度。并且門診手術護士不但要有熟練的護理技術,還需要在患者手術前對其實行心理護理、有關知識的講解,并對手術過程中以及手術后的情況做到胸有成竹,以此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得手術可以順利的進行。以上幾點是患者需要著重注意的,且可以消除手術前的焦慮感[9]。
在手術前患者因為對生活環境、情緒等處在一個調整狀態下,并且對手術沒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會造成一系列的不良情緒。在手術前焦慮的情緒會對患者的睡眠造成嚴重的影響,促使人體的神經以及內分泌功能造成紊亂的現象,并發生嚴重的應激反應,不單單給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還會對手術的進展形成阻礙作用,進而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門診手術通常情況下為小手術,但是患者均會通過麻醉、切開以及縫合等一系列的手術過程,因為門診手術患者對環境以及疾病認知程度沒有充分的了解,所以對于手術而言其患者并沒有準備好,因此極易發生不良情緒,并為手術以及術后康復帶來了阻礙因素[10-12]。在研究過程中,其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護理需要,大多數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應注意和醫護人員的合作程度,并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
在此次研究中,其觀察組患者通過護理干預后,S-AI、T-AI 以及SAS 的水平明顯降低,說明患者經護理干預后,大大降低了其焦慮情緒,并且S-AI、T-AI 以及SAS 的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經比較,P <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觀察組患者經過護理后其護理滿意度達到了93.82%,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7.32%,通過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對手術患者采用相應的護理干預手段可以明顯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并降低患者的心理負擔,并保持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壓處在平穩狀態,提升手術的耐受能力,并能夠保證手術可以順利的進行。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手段,消除患者產生的一系列不良情緒,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狀態。在手術前予以患者情感上的激勵以及支持,并穩定患者的情緒,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放松訓練,告知患者手術成功的案例,增加其自信心,促使患者在手術過程的生命體征趨于平穩,有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以及手術后的恢復程度[13-16]。
[1] 王小梅,劉剛,張素診,等.門診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西部醫學,2014,26(7):935-937.
[2] 肖瑞楣.健康教育在減輕門診手術患者術前焦慮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4):121-122.
[3] 錢慧萍.門診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狀況的評估與護理干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9):665-667.
[4] 張愛群,應雅琴,朱小舟,等.護理干預對門診手術患者焦慮情緒與疼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6):1-3.
[5] 馬桂珍,馬麗娜,陶永紅,等.顱骨修補手術患者術前共情溝通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4(21):68-70.
[6] 錢學貞.術前強化宣教在改善手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睡眠質量中的效果觀察[J].安徽醫藥,2013,17(3):526-527.
[7] 馬麗娟.舒適護理干預對門診手術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8):343-344.
[8] 李堅芬,袁容.婦科門診手術患者心理特征及應對措施[J].海南醫學,2013,24(21):3255-3257.
[9] 呂紅梅,陳捷,陳君華,等.對門診手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4):6-8.
[10] 張麗萍,董娟,李麗,等.術前綜合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術患者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5):12-15.
[11] 簡明.手外科門診手術患者焦慮與疼痛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4(2):223-224.
[12] 唐方琴.心理護理對門診手術患者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37-38.
[13] 陳美嬋,吳艷媛,李便平,等.預見性護理程序預防門診手術患者暈厥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40-41.
[14] 哈力達木·伊沙克,衣里木努爾·衣迪里斯,哈麗旦·阿不力孜,等.“正性暗示”對降低門診小型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恐懼效果的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6):448-450.
[15] 何惠珍.舒適護理對婦科門診手術患者的心理和疼痛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z2):352-352.
[16] 吳素平,葛學娣.綜合護理干預在門診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