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莉
(延安大學醫學院病原生物學教研室,陜西延安716000)
人體寄生蟲學教學方式的探討
馬 莉
(延安大學醫學院病原生物學教研室,陜西延安716000)
人體寄生蟲學是醫學院校的一門基礎課程,為了適應新的醫學教學模式,培養高素質的實用性醫學人才,該文對怎樣提高人體寄生蟲學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探討與實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教育,醫學; 教學方法; 學生; 寄生蟲病; 教育考核
人體寄生蟲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應用學科,在整個知識體系中以形態學為基礎,是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選修課程之一,也是一門橋梁學科。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一些寄生蟲病似乎距離人們的生活很遠;隨之,大多醫學院校的課程改革也在逐年變化,大多高校對這門課程缺乏足夠重視,將本門課程的教學學時數一再縮減,并列為考查課,直接導致的結果是使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下降。為了適應目前的培養方案,培養出高素質的實用性人才,作者就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人體寄生蟲學在內容上主要講述了每種寄生蟲的形態、生活史,致病、診斷、流行及防治等。根據目前寄生蟲病的流行情況,加上教學學時數的縮減,教研室對課程內容進行了認真的篩選和調整。在內容上,根據目前寄生蟲在我國的流行趨勢及臨床需要和社會需求來調整內容,對以往流行廣、危害大,但經過多年的積極防治已經消滅或基本消滅的寄生蟲病,要求由重點掌握改為一般了解內容,如鉤蟲病、絲蟲病、血吸蟲病、瘧疾和黑熱病等我國五大寄生蟲病,而把近年來普遍流行的機會性致病原蟲和食源性寄生蟲重點介紹,要求學生重點掌握,并相應地增加學時數,如岡地弓形蟲、藍氏賈第蟲、旋毛蟲、肝吸蟲、豬帶絳蟲等,還可以介紹新發現的蟲種。對于南方流行且危害大的蟲種,如血吸蟲、瘧原蟲,西北地區流行的包生絳蟲等,除了正常講解外,還要重點介紹如何預防及目前研究進展情況,如介紹對瘧原蟲疫苗的研制現狀等。通過以上介紹和講解,使學生認識到寄生蟲仍然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極大促進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
每門課程都有專業側重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專業適當調整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如果不考慮課程與學生所屬專業的聯系,任何專業講的內容都一樣,會使學生產生知識無用感,沒有學習興趣,導致不良的教學效果。比如針對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寄生蟲形態和病原體的鑒別及病原體診斷和技術的介紹上;對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重點介紹寄生蟲的形態,增加病例討論分析,使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從詢問病史到診斷治療,少走些彎路,著重培養學生治療常見寄生蟲病的能力;而對影像專業的學生除了介紹寄生蟲的形態,還要加強影像診斷技術的介紹,以提高教學效果。對于護理學專業,由于學時數很少,僅介紹幾類常見寄生蟲,使學生了解即可。此外,由于教研室以青年教師為主,在教學經驗上有所缺乏,所以青年教師應多聽課,多閱覽專業期刊,經常參與科研,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以便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3.1 制作優質多媒體課件 現代化教學手段均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因此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較為關鍵,優秀的課件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反映教學效果。多媒體集聲音、圖像、動畫于一體,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強、演示效果生動等特點[1],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搜集寄生蟲圖,以便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利用,在多媒體課件中鏈接寄生蟲形態結構圖、實驗標本及生活史、致病、診斷、流行和防治等方面的動畫、錄像材料等,合理搭配制成的多媒體課件,較僅有文字的課件更受歡迎。多媒體課件一般以圖為主,文字少,寄生蟲生活史部分可用箭頭連接,使學生加深印象。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使教學內容形象化,有助于教師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當然,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需要教師多下工夫、多積累、多借鑒。
3.2 教學方法多樣化
3.2.1 適當運用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 學生課堂聽講是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每位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學生普遍反映人體寄生蟲學易懂難記。由于每個蟲體都有其各自特點,內容繁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PBL教學模式被引入且引起廣泛的重視[2-7]。PBL教學在國外醫學界應用較廣,國內許多醫學院校也適當采用了PBL教學。PBL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法適合小班教學。PBL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師熟悉多學科知識,如病理、免疫、生化、預防等學科,甚至臨床學科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每次PBL課前都要作好充分準備。先設計出寄生蟲病的案例,通過案例的“問題導向學習”,然后讓學生去分析、去討論、去解決問題,最后教師做一個點撥和總結。但在進行PBL教學前,學生應掌握寄生蟲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這樣有利于開展問題的討論。但是,PBL教學方法費時耗力,每學期開展1~2次PBL課,效果可能會好些。否則,會使學生和教師的負擔加重或因討論的問題較為單調而導致學生不感興趣[8]。
3.2.2 開展雙語教學 英語成為現代科技信息傳播的通用語言。學好專業英語對以后研究工作及論文的查閱和寫作等非常重要。適當地開展一些雙語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校學生以五年制本科學生居多,人體寄生蟲學主要安排在大三第一學期,進行以漢語為主的雙語教學,要求學生熟悉一些主要的專業詞匯,主要是寄生蟲學名。學生常反映寄生蟲學名太難記憶,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寄生蟲的學名較復雜,主要由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組成,教師也比較生疏,僅是在PPT上放一下,大多回避其發音。教師若能在課前理解,加深記憶,多數學名是可以正確發音和識別的。例如,班氏吳策線蟲(Wuchereria bancrofti,W.b)和馬來布魯線蟲(Brugia malayi,B.m)的種名根據人的姓氏命名。溶組織內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E.h)和結腸內阿米巴(Entamoeba coli,E.c)的種名分別根據致病特點和寄生部位而命名。不過一般情況下,只要求學生掌握英文縮寫形式。
3.2.3 開展病例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寄生蟲病總體呈現減少的趨勢。如何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與臨床實際結合,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適當開展病例討論,可以加強學生對寄生蟲及其所致疾病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搜集最新病例,讓學生先閱讀病例,然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最后教師和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常提的問題包括:通過此病例的臨床表現可初步診斷是什么病,出現上述臨床癥狀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預防治療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開展病例討論,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臨床分析能力。
3.2.4 發揮網絡優勢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鏈接寄生蟲學專業網站,或查閱大量相關期刊,了解某種寄生蟲在某個方面的最新研究情況和發展的最新動態。尤其實驗課,多采用多媒體互助教學系統,教師可以把實驗課的教學課件和習題等設為共享。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網上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指導學生學習、作業批改、組織考試等,為了讓學生隨時檢測自己學習情況,也可以在網上大量收集習題。
3.3 注重課后總結 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驗課,每次課后教師應抽出時間與學生進行交談,及時收集學生對教師的反饋意見并及時進行課后總結,以便使教師在下次上課時應注意的問題,每次都要有所改善、有所進步。收集反饋信息的方法多樣,既可在課間休息時或在下課后與學生交流獲得,也可采取調查表的形式獲得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及時實施課內提問或小測驗等措施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以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每次課后根據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對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和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逐步提高教學效果。
任何一門課的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中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不能片面強調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而教師素質的提高需要在實踐中逐漸積累,其中科研經歷也至關重要。因此,作為高校教師要隨時關注本學科的發展變化,隨時積累和借鑒經驗,才能在講課時得心應手、生動有趣。為使學生學好人體寄生蟲學這門課程,教師要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將其中有效的方法靈活組合,活躍課堂氣氛,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當然,作為學生,應認真聽課,及時復習和預習。作為人體寄生蟲學授課教師,要不斷探索、努力完善寄生蟲學教學改革,為培養出高素質的實用性人才而努力[9]。
[1]徐子芳.提高基礎專業課教學質量的成功途徑[J].中國電力教育:上,2010,5(9):39-40.
[2]崔春權,玄英花,鄭善子.PBL教學法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1):8-9.
[3]侯昕,汪學龍,沈際佳.引入臨床案例分析的人體寄生蟲學教學改革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2):115-116.
[4]劉芬,姜成.PBL教學法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10,13(2):109-110.
[5]王劍,張錦萍,劉瑞輝.PBL教學模式在生物與寄生蟲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4(1):30-31.
[6]田喜鳳,李冀,霍曉清,等.PBL臨床寄生蟲學與檢驗教學效果探討[J].中國病原生物學志,2010,5(1):74-76
[7]韓甦,張曉麗,董云霞,等.研究型教學模式在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10):766-767.
[8]李保安,劉海菊,范久波,等.人體寄生蟲學教學模式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4):501-503.
[9]耿志輝,施雨露,劉利,等.醫學寄生蟲學實驗課教學的現狀及改革[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4,22(4):226.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3.061
B
1009-5519(2015)23-3667-03
2015-07-16)
馬莉(1983-),女,陜西靖邊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人體寄生蟲學教學和研究工作;E-mail:mlx0103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