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芳(啟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江蘇226241)
腦卒中患者因腦部血供異常,造成神經(jīng)功能損傷,使身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容易并發(fā)上消化道即食管、胃或十二指腸的急性潰瘍和糜爛,表現(xiàn)為出血,是致死的重要并發(fā)癥。出現(xiàn)大量或反復的難控性消化道出血能使循環(huán)快速衰竭,加重病變,甚至造成死亡[1]。因應激性潰瘍發(fā)病前期無明顯癥狀及急性腦卒中患者語言表達能力減弱或喪失、意識狀態(tài)下降,故急性腦卒中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高達35%~50%[2]。急性腦卒中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上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及時發(fā)現(xiàn)并有效治療和加強護理對降低急性腦卒中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至關重要。本研究將本院近年來治療的34 例急性腦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護理措施及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 年1 月至2014 年5 月本院收治急性腦卒中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4 例,就診時均經(jīng)顱腦CT 證實。其中女16 例,男18 例;腦梗死6 例,腦出血28 例。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時間為腦卒中后第4~15天,平均(9.6±2.7)d;年齡47~91 歲,平均(72.6±4.9)歲。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1.2.1.1 高壓氧治療 在腦卒中早期應積極采用高壓氧治療,對無活動性出血患者早期采用高壓氧治療可以有效緩解腦水腫,促進腦細胞因缺血缺氧損傷的恢復,還可顯著促進胃黏膜上皮細胞分泌黏液,加強胃黏膜保護屏障,同時改善胃黏膜因微循環(huán)灌注不足而導致的損傷及壞死,可以促使應激性潰瘍在早期被修復,有效降低應激性潰瘍并發(fā)出血的概率。
1.2.1.2 飲食治療 對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腦卒中患者,應根據(jù)出血量決定是否進食:嘔吐咖啡色液體或胃管抽出咖啡色液體小于30 mL,可以進食,但進食量應減少;若患者嘔吐的咖啡色液體或經(jīng)胃管抽出咖啡色液體超過30 mL,出血停止24 h 后可少量進食[3]。
1.2.1.3 物理降溫治療 經(jīng)胃管注入冰生理鹽水,每2~3 小時1 次,重復進行。冰生理鹽水可以使局部降溫,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凝固,從而達到止血目的。
1.2.1.4 全身藥物治療 (1)胃黏膜保護劑:口服硫糖鋁等抵御胃酸、胃蛋白酶侵襲,使胃形成黏膜屏障覆蓋在潰瘍面上,減少胃酸刺激胃黏膜,利于潰瘍的愈合[4]。(2)抑制胃酸分泌:H+泵抑制劑和H2受體阻斷劑在上消化道出血時可靜脈給藥。研究表明,只有抑制胃酸分泌、維持胃內(nèi)pH 值大于6,才可真正有效防治上消化道出血。奧美拉唑是通過高選擇作用來降低胃酸分泌量,其可抑制胃壁細胞上的H+-K+-ATP 酶活性,不可逆轉性抑制分泌基礎胃酸及減少因刺激而分泌的胃酸,使胃液保持pH 值大于6。此外,H+泵抑制劑還可以顯著促進胃黏膜血供,加速上消化道黏膜修復與再生,進一步控制上消化道出血。(3)生長抑素:可以選擇性減少內(nèi)臟血流,抑制胃蛋白酶、胃酸分泌,減少因胃酸過多而造成的黏膜損傷,還可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降低上消化道微血管損害。
1.2.1.5 外科治療 如經(jīng)藥物治療難以控制出血時,可以行胃鏡、套扎止血及三腔二囊管治療,若仍難以有效止血,可通過急診胃鏡檢查,若確定為彌漫性出血,可考慮行急診胃次全切除術。
1.2.2 護理措施
1.2.2.1 常規(guī)護理 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禁食、休息,停用或?qū)⒓に仡愃幬餃p量;頭偏向一側,避免嘔血引發(fā)窒息。建立靜脈通道,補充血容量。觀察病情進展,記錄24 h 進出液體量,做好大出血的搶救準備。使室內(nèi)保持空氣清新,及時更換污染的衣被,并預防患者受涼?;杳曰颊邞Ц叽差^約20°,保持頭側臥位狀態(tài),清潔嘔吐物和分泌物,必要時切開氣管保持呼吸暢通,避免窒息[5]。
1.2.2.2 中小量出血的護理 監(jiān)測生命體征,包括觀察抽搐、頭痛、瞳孔等癥狀。記錄患者24 h 進出液體量,尿量少提示血容量少,應補液。留置胃管患者,鼻飼前抽取胃液檢查有無胃潴留,若異常,應及時送檢。
1.2.2.3 大量出血的護理 遵醫(yī)囑經(jīng)胃管給予止血類藥物或冰鹽水反復灌胃,觀察其效果,并立即建立兩條大靜脈通道,盡早輸血[6]。同時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包括呼吸、脈搏、血壓、神志、體溫、血氧飽和度等變化情況,定時復查血細胞濃度、紅細胞比積。生命體征可以有效判斷循環(huán)血容量,患者脈壓縮小,血壓即使正常也提示為休克。還要觀察患者全身癥狀,因出血量多少和速度快慢而異:失血量小于400 mL 且出血慢,可無任何癥狀;出血量大于500 mL 且速度快,可表現(xiàn)為口渴、血壓下降、心率加快、頭昏等癥狀。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頭偏向一側平臥,略抬高下肢,保證腦血液供應,保持呼吸道暢通;備好吸痰器,防止患者窒息。
1.2.2.4 飲食護理 出血量小于10 mL 的患者經(jīng)處理后可不予禁食,此時可給予少渣、清淡、無刺激、冷熱適中的食物,因為合理飲食有利于止血、促進康復。伴劇烈嘔吐時應禁食,直到止血后24 h,期間應給予靜脈營養(yǎng),后漸予偏堿性流食,再過渡至易消化半流食,如面條、稀飯等。宜營養(yǎng)豐富,少量多餐進食,強調(diào)控制飲食的重要性,使患者正確飲食。病情穩(wěn)定后,可抬高床頭、下床活動,因為下床活動可促進腸蠕動,加快消化速度和消化能力。
1.2.2.5 胃管護理 停止嘔吐即插胃管,操作應迅速輕柔,避免插胃管時引發(fā)反射性腦血管擴張,造成再出血,即“鼻腦反射”?;颊呓^對臥床休息,保持頭偏向一側,使呼吸道暢通,應及時將嘔吐物吸出,防止吸入性窒息。吞咽困難或意識障礙者病情穩(wěn)定時應及時留置胃管:一方面必要時可向胃內(nèi)注入藥物,達到局部止血的目的,另一方面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
1.2.2.6 心理護理 患者在清醒時常因失語或偏癱心情煩躁、恐懼,家屬情緒也容易悲觀。護士應先穩(wěn)定其情緒,鼓勵患者勇于面對,樹立信心和勇氣。耐心疏導,解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指導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爭取早日康復[7]。
34 例患者經(jīng)治療和護理,25 例病情平穩(wěn),肢體功能部分恢復;9 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5 例,腦疝3 例,上消化道出血1 例。
急性腦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機制不完全明確[8]。有研究認為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1)腦功能受損:腦卒中能夠直接或間接影響丘腦、丘腦下部、延髓內(nèi)迷走神經(jīng)的結構和功能,影響副交感神經(jīng)作用于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從而引起胃泌素分泌增加,胃酸分泌過多;(2)鼻飼、插胃管問題:該操作為機械侵入性操作,直接接觸患者黏膜,若技術不熟練,易損傷黏膜引發(fā)感染,并且治療時大量激素的使用,也能促發(fā)應激性潰瘍;(3)應激狀態(tài):能導致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迷走神經(jīng)和交感神經(jīng)興奮及動靜脈短路,加重黏膜的缺血缺氧,引起胃黏膜糜爛、出血。(4)藥物因素:如激素類、非甾體消炎藥物的大量應用也可導致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
本研究中9 例死亡病例中,死于上消化道出血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5 例,腦疝3 例,表明腦卒中的嚴重并發(fā)癥為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愈重其發(fā)病率愈高,伴昏迷或繼發(fā)性顱內(nèi)壓增高及腦疝者更容易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所以,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護理,可減少并發(fā)癥,降低病死率,是急性腦卒中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的關鍵。
[1] 劉向龍,岳紅霞,于明克,等. 腦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體會[J]. 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7):1261-1263.
[2] 葛均波,徐永鍵.內(nèi)科學[M].8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369-375.
[3] 柯秀菊. 腦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9,25(7):1043-1044.
[4] 苑存良,羅亞妮,郭永. 急性腦卒中與上消化道出血關系的臨床分析[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3):340.
[5] 韓云梅,邱玉芳.23 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8,22(1 Suppl):208-209.
[6] Rockey DC. Pharmacologic therapy fo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due to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esophageal varices[J]. Curr Gastroenterol Rep,2006,8(1):7-13.
[7] 楊順麗. 急性腦卒中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對策[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12(6):62-63.
[8] 王鳳榮,楊華,梁淑賢,等.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J]. 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