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凱,張光偉,常 遠(西安醫學院臨床醫學院,陜西西安710021)
臨床見習是臨床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從理論學習向實踐學習轉變的重要時期,是為下一階段的臨床實習打好基礎的重要過程。通過臨床見習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對疾病有較強的感官認識,強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對人際溝通能力也是一種鍛煉。本文通過了解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對教學醫院臨床見習帶教教師的評價,分析如何提高教學醫院臨床見習帶教效果及進一步改進的方法。
1.1 調查對象 在2014 年5 月期中教學檢查中,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在2011 級臨床本科專業316 名學生中抽取50%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并發放調查問卷158 份,回收問卷153 份,回收率為96.84%。
1.2 調查方法 通過查閱文獻并參考本院實際情況,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帶教態度、帶教方式、帶教能力、帶教整體滿意度、患者配合度等11 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采用等級式問卷進行滿意度調查,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 滿意率=各分項(滿意+較滿意)/調查人數×100%。
1.3 數據處理 調查數據用Excel 2003 進行統計分析。
臨床醫學本科生對臨床見習教師的帶教態度滿意率為77.45%; 對臨床見習帶教方式滿意率為67.65%;對臨床見習帶教能力滿意度為69.28%;對教學組織的滿意度為69.93%;對臨床見習教學條件滿意率為67.32%;對教學醫院帶教整體滿意度69.94%。詳見表1。

表1 臨床醫學生對見習帶教評價結果[n(%)]
通過對臨床本科見習各環節進行滿意度調查,可分析臨床見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發現的問題為臨床見習管理提供更多指導,進而采取有效措施來加強臨床實踐教學環節,提高見習質量,為臨床實習打好基礎。
3.1.1 臨床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1],以及患者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不斷提高,特別是兒科、婦產科普遍反映見習帶教困難很大,見習教學資源明顯不足。另外,當前見習學生數量相對偏大,給見習教學安排帶來很大壓力,部分醫院需提供特殊病例分析及購買臨床病例示教軟件教學資源,但這些只能作為臨床見習的補充,不能替代臨床見習。
3.1.2 見習帶教教師的帶教能力需要提高。在帶教能力這個項目中,詳細講解相關內容、分析問題透徹滿意程度相對偏低。臨床專業學生普遍希望帶教教師經驗豐富,而臨床一些醫生雖臨床經驗豐富,但理論知識不夠扎實[2]。對待講解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時,可能不夠詳細,使得見習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加上有個別帶教教師可能表達欠缺,使見習學生產生了一些抵觸情緒。另外,臨床醫生工作繁重,無充足的時間做好授課準備,影響帶教效果。
3.1.3 臨床帶教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由于臨床見習學生在知識結構、心理成熟度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特別是對網絡信息的獲取,學生往往對知識有各自的認識,帶教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帶教方法,因材施教。目前帶教教師側重講述知識點,對臨床思維的培養比較缺乏,對培養臨床見習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比較缺乏[3]。帶教教師雖重視學生的臨床見習,但是卻沒有重視教學方法,可能與不太了解現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缺少分析學生的學習思維有關。
3.2.1 改變教育理念,改善教學條件。對于臨床醫學教育應及時轉變觀念,特別是實踐教學階段,啟發式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的轉變,能直接影響整體臨床醫學教育水平。同時,要以《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為基礎,推動醫學教育改革,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參照《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的辦學要求,結合醫學教育認證的有關要求,加強臨床教學基地建設。加大醫學人才培養的經費投入,大力改善醫院的教學條件。如何在有限的教學資源中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真正能從臨床見習中有所收獲,還需要進一步努力。作為教學醫院應該把教學放在與醫療、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強醫院領導對教學工作的重視,增加教學在科室考核中的分量,做到醫、教、研相互促進與和諧發展。
3.2.2 調動帶教教師積極性,建立教學評價指標。由于目前我國醫生短缺和臨床醫療一線工作繁忙、瑣碎,再加上未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學理論培訓,可能會導致一些帶教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見習帶教教學質量[4]。要提高臨床見習教學的效果,首先應使帶教教師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將帶教教師的見習工作納入其業績考核,考核標準可根據建立的教學評價體系建立獎懲制度,充分調動帶教教師的積極性,特別是保障教學研究時間,以利于完善見習帶教工作,提高其帶教水平,進而提高見習效果。
3.2.3 提高帶教教師的帶教能力。學校與醫院之間應加強溝通,嚴格規定帶教教師任職資格,選拔一些學歷高、具有良好溝通能力與組織能力的帶教教師,對其進行帶教培訓,以強化帶教教師的理論知識,提高帶教教師的講解能力,以啟發式、發散式教學來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主動學習的技巧[5]。在培養見習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同時,也應注重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3.2.4 加強見習教學的管理和監督。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切實發揮臨床教學管理部門在臨床見習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見習管理規章制度,使見習有章可循;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做到違章必究。合理安排見習進度,見習安排上既要考慮到學生的需求,更要考慮本科醫學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并做好學生的宣教工作。加強見習前的系統培訓,在培訓內容、培訓形式上進行改革,促進學生盡快轉變角色,適應臨床見習學習。建立臨床見習的質量監控和評價機制,可以從知識、能力、素質3 個方面對醫學生的見習質量給予界定[6]。
[1] 李曼莉,林建鋒. 醫學生畢業實習滿意度調查分析[J]. 西北醫學教育,2009,17(4):838-840.
[2] 吳曼,李曉鳴,張勇,等. 醫學生臨床實習滿意度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2):154-157.
[3] 姚啟超. 關于醫學院校臨床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 廣西社會科學,2008(11):171-173.
[4] 王丹,楊翔. 護理本專科學生對臨床見習帶教老師評價的調查研究[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52-154.
[5] 劉樹雷,徐迪雄,周來新,等. 關于提高五年制臨床教學的思考[J]. 現代醫藥衛生,2004,20(16):1701-1702.
[6] 顏世義,張金銘,宋洪強. 醫學生實習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