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麗綜述,李燁琦,楊 艷,楊莉琴審校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高血壓內分泌科,重慶400042)
糖尿病飲食治療現狀及進展
謝 麗綜述,李燁琦,楊 艷,楊莉琴審校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高血壓內分泌科,重慶400042)
糖尿??; 膳食療法; 健康教育; 綜述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飲食結構也隨之改變,肥胖及糖尿病的發病率隨之劇增。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患病率在全球呈穩定增長的趨勢。調查顯示,我國估計受糖尿病影響人群達9 300萬人,已成為嚴重影響我國公眾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在糖尿病綜合治療(飲食、藥物、運動、自我監控與教育)方法中,飲食治療是各種類型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療措施[2]。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無論病情輕重緩急,是否使用降糖藥物,是否合理控制飲食,可以減輕β細胞的負荷,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3]。下面就我國糖尿病飲食治療現狀及近年來對糖尿病飲食治療的觀念、進展進行綜述。
在胰島素被應用于臨床前,嚴格限制熱量的飲食方案一直被作為減少或者消除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被稱作“饑餓療法”,碳水化合物僅占總能量的20%。
胰島素問世后,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逐漸放寬,20世紀50~70年代,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由占總能量的40%增至45%,脂肪由占總能量的40%降至35%,蛋白質占20%保持不變。1987年和1994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飲食指南分別對脂肪的含量做了調整:建議脂肪占總能量的30%以下,其中飽和脂肪酸小于總能量的10%,多不飽和脂肪酸不超過總能量的10%,單不飽和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60%~70%[4]。
目前已不再有單一的糖尿病飲食建議,而是根據ADA膳食指南,由營養師、醫護人員和患者一起來設計最有利和最個性化的飲食,以取得最佳治療效果,整個過程更加強調尊重患者的飲食習慣[5-6]。
2.1 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認知現狀 一項有關全國29個省、6 043例患者的調查表明,71.69%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過糖尿病飲食教育,5.20%的患者對關于食物的描述全部答對,而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全部答對僅占1.85%[7],說明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雖然接受了教育,但對食物知識的掌握情況差,顯示我國糖尿病整體教育情況尚處于起步階段。
2.2 飲食治療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2.2.1 飲食治療的主要內容 目前,我國糖尿病的飲食治療仍然是根據患者身高、體質量、勞動強度計算出總熱量。通過嚴格限制總熱量以保持合理體質量,合理分配人體所需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60%~65%、脂肪占總熱量20%~25%、蛋白質占總熱量15%~20%)和適量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纖維等[8],再根據食物交換份法制訂出食譜,限制飲酒。
2.2.2 食物交換份法 糖尿病飲食食譜設計經歷了從單一、機械的方案到更強調個體營養的過程,食物交換份法是目前糖尿病飲食治療和營養教育的經典方法。食物交換份法簡便易行,是國內外普遍采用的計算方法,也有采用電子技術快速求得,但電子軟件還未普及。
食物交換份法是根據食物來源及性質,將食物分成八小類:谷薯類、蔬菜類、水果類、豆制品、乳類、魚肉蛋類、堅果類和油脂類[9]。每份食物的質量不同,但供給的能量相近,即每份食物產生的熱量均接近 377 kJ(90 kcal)。能產生相同熱量90 kcal的食物均能互換,但應遵循居民膳食寶塔分配,如:25 g大米=25 g面=200 g蘋果=10 g油。食物交換份法使患者能根據自己口味及飲食習慣隨意搭配自己的食物,更能有效堅持。
2.2.3 升糖指數(GI)值 GI值是指攝入含50 g碳水化合物食物的血糖反應曲線下面積與攝入同一含50 g碳水化合物的標準食物(葡萄糖或面包)血糖反應曲線下面積之比[10]。不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其消化吸收率和引起的血糖反應是不同的,每種食物GI值是按照其餐后消化吸收速度發生的血糖應答而來,可分為高(GI>75)、中(GI為55~75)、低(GI<55)GI食物。通過對常見食物GI進行測定[11],發現細糧GI高于粗糧和雜糧、發酵主食品GI高于非發酵主食品,且發現水果的GI并不比淀粉類食物高。因此,在患者血糖控制平穩的情況下可以進食適量的水果,進食水果的量要在總熱量中扣除;最好在兩餐之間吃,選擇GI值低的水果,如:櫻桃、柚子、梨、生香蕉、蘋果、獼猴桃等[12]。
我國目前普遍使用以食物交換份法為主的飲食治療方法,很多患者缺乏對GI值的認識,GI值的應用及糖尿病飲食健康教育任重而道遠。
2.2.4 血糖負荷(GL) GL是反應膳食對餐后血糖影響的指標,通常將GL≤10的食物稱為低GL食物[13]。低GL食物能減少餐后胰島素的上升,降低胰島素分泌的需求,給予β細胞充分的休息。然而,GI高的食物如果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盡管其容易轉化為血糖,但其并不會對血糖總體水平影響太大[14]。因此,聯合低GI及低GL膳食更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體質量指數等[15]。
目前將食物交換份法、GI概念和GL概念三者有機結合的方法使患者更能科學地選擇自己的食物,有利于血糖的控制[16]。
2.3 飲食治療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關于我國50所三級甲等醫院糖尿病教育現狀調查研究顯示,92%的醫院設有糖尿病教育小組,小組成員中有主要是內分泌醫生、糖尿病教育護士和營養師的醫院占50%以上;76%的醫院設有專職糖尿病教育護士,專職教育中只有23.4%的護士經過了3個月以上的脫產培訓[17]。目前我國糖尿病教育內容尚缺乏系統性、連貫性、重復性,糖尿病飲食教育施教者人力或能力欠缺,同時,患者及家屬接受和執行能力有限,導致患者在實際操作中很難遵循并正確實施,加上其他各種原因,導致飲食治療一直是糖尿病綜合治療中的瓶頸[18]。為了促進糖尿病教育的發展,應在組織、管理、設置糖尿病??谱o士等方面加強力量。
2.4 飲食治療健康教育形式 目前開展的糖尿病飲食教育多是說教性的,主要通過集體講座、床旁個體教育、患者經驗交流、糖尿病知識手冊等,不夠形象具體化。食物模型的應用逐步使患者對食物的質量、體積有了更形象、具體的認識。相關研究表明,相比常規說教式的飲食教育,應用食物模型對患者進行飲食教育更利于患者掌握,更有利于糖脂代謝水平長時間的控制以及降低患者糖化血紅蛋白、三酰甘油、膽固醇、體質量指數等[19]。但很多患者反映,在生活中運用稱量法較麻煩。因此有研究顯示,手測量法則更簡單,患者易于掌握,能加強患者對飲食治療的依從性[20]。也有將看圖對話教育工具結合食物模型的運用,其更直觀、具體,印象深刻,使患者更易掌握[21]。
3.1 飲食治療內容進展 關于地中海飲食:營養學家發現,地中海沿岸居民很少患有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等現代病。有調查分析發現,與該地的飲食結構有關。地中海地區的食譜主要包括魚、谷物、蔬菜、水果、堅果和橄欖油,通常配有適量紅酒、肉和奶制品在其中分量很少[22]。有研究發現,地中海地區的飲食結構有益心血管,有助預防糖尿病[23]。
關于飲酒[24]:在健康教育方面,普遍提倡患者少飲酒或者戒酒。但相關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適度飲酒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死亡率[25]。因此,對那些已經飲酒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其血糖、血脂等代謝指標控制較佳者,不強調戒酒,但要注意適當飲酒(1~3杯/天),不可以酗酒。關于飲酒與糖尿病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
國外有研究發現,適量進食番茄汁、麥麩、桂皮、堅果、啤酒花、植物胰島素、豆豉、食醋、洋蔥、茶類、辣椒、富含鉻食物、含黏滑物質的蔬菜均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有利于血糖控制[26]。高抗性淀粉宜糖米也能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平均水平,顯著降低餐后血糖,減少血糖波動[27]。
3.2 飲食治療教育方式進展
3.2.1 糖尿病標準化飲食健康教育的實施 相比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糖尿病標準化飲食健康教育更能有針對性地指導患者飲食,并更好落實在行動上。行為的改變被認為是衡量糖尿病教育成功與否的標志[28]。就糖尿病飲食教育而言,臨床上普遍使用集中大講課及簡單的健康教育方式并不能使患者更好地落實在行動上,開展有針對性及個體化的飲食教育,并結合患者接受能力,變被動為主動顯得尤為重要。標準化飲食課程采用一聽、二算、三看、四嘗的方法,使患者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對糖尿病飲食從感觀到理性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29]。
3.2.2 同伴教育對醫療資源短缺的中國是最有前途的一種教育方式[5]同伴教育模式可以讓受益人群無限擴大,更具有持久性。其不僅耗費少,效果更好,還彌補了衛生系統對糖尿病患者的支持不足。相關研究以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問題作為切入點,通過篩選同伴教育優秀骨干進行深入細致的培訓,再由同伴教育骨干帶領相識且關系密切的小組成員共同應用食物交換份的經驗,達到以點帶面的目的。研究表明,在合理使用食物交換份法的前提下,同伴之間的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和幫助,更能促進糖尿病患者堅持飲食治療而有效控制病情[30]。
綜上所述,飲食治療不僅可以有效控制高血糖,還能控制體質量和改善糖脂代謝。因此,治療糖尿病的各種方案都離不開飲食治療這一基本手段。其需要合理搭配各種營養,還要考慮到三大宏量營養素的比例,以及補充適當維生素和礦物質。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科技的創新,未來會有更多新的飲食發現、新的飲食管理方案用于控制糖尿病,但仍離不開患者長期有效的堅持以及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
[1]YangW,Lu J,Weng J,etal.Prevalenceofdiabetesamongmen andwomen inChina[J].NEngl JMed,2010,362(12):1090-1101.
[2]王玉梅,王楠,劉雪梅,等.糖尿病患者90例飲食治療知識的知曉程度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2,28(3):343-345.
[3]李艷華.健康教育和飲食治療對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2):194.
[4]張亞娟.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干預效果分析及自我管理、社會支持狀況調查[D].銀川:寧夏醫科大學,2009.
[5]WheelerML.Nutritionmanagementand physicalactivity as treatment for diabetes[J].Prim Care,1999,26(4):857-868.
[6]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Nutrition recommendations and principles for peoplewith diabetesmellitus[J].Diabetes Care,2000,23 Suppl 1:S43-46.
[7]楊小玲,袁麗,郭曉蕙,等.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自我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3,5(11):666-669.
[8]胡夏云.循證護理在糖尿病飲食治療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8):107-109.
[9]閆冬菊.食物交換份法在糖尿病飲食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2,9(12):136-137.
[10]從繼妍.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飲食連續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D].天津:天津醫科大學,2012.
[11]焦振山,俞明,夏淳,等.天津市26種常見食物的血糖指數測定[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03,9(2):152-155.
[12]雷瑞莉.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指導[J].基礎醫學論壇,2013,17(7):919-921.
[13]楊柳,謝虹,章涇萍.血糖負荷在2型糖尿病飲食治療中的應用現狀[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4):861-863.
[14]陳亞軍,王香生.血糖負荷及其在健康和運動科學中的應用[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7,26(4):517-520.
[15]黃金,夏杰瓊,周雯,等.低血糖生成指數和低血糖生成負荷膳食對2型糖尿病患者人體測量學指標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4):418-423.
[16]周曉英,趙鵬飛,孫夢菊,等.改良食品交換法結合食物血糖指數指導糖尿病飲食臨床研究[J].糖尿病天地:臨床刊,2011,5(3):122-126.
[17]袁麗,黃金,熊真真,等.50所三級甲等醫院糖尿病教育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1,19(8):588-590.
[18]何亦紅,宋亞軍.臨床實施糖尿病飲食宣教的現狀及展望[J].護理學報,2011,18(16):26-28.
[19]原春青,白文艷,張小敏,等.應用食物交換份聯合仿真食物模型進行糖尿病飲食教育的效果評價[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23(8):955-957.
[20]胡鵬,鄭良芬,陶靜,等.手測量法則在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指導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9):868-870.
[21]管玉香.看圖對話教育工具結合食物模型在糖尿病飲食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2,10(9):830-831.
[22]馬欣凌.追求健康,請給飲食加點地中海元素[J].糖尿病天地:教育刊,2011(10):42-43.
[23]羅春燕.地中海飲食是什么?[J].糖尿病新世界,2010(4):38.
[24]陳名道,李榮英,邵莉.糖尿病飲食治療的若干進展[C]//中國營養學會.中國營養學會第九次全國營養學術會議,北京,2004.
[25]Howard AA,Arnsten JH,Gourevitch MN.Effectof alcohol consumption on diabetesmellitus:a systematic review[J].Ann Intern Med,2004,140(3):211-219.
[26]李延斌.國外糖尿病飲食療法新發現[J].食品與健康,2005(12):8-9.
[27]王博、劉君,周尊海.抗性淀粉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5(2):56-60.
[28]PeeplesM,Mulcahy K,Tomky D,etal.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National Diabetes Education Outcomes System(NDEOS)[J].Diabetes E-duc,2001,27(4):547-562.
[29]陶靜,胡鵬,徐蓉,等.糖尿病患者標準化飲食健康教育的實施[J].護理學雜志,2013,28(1):79-81.
[30]丁蘭,丁靜,武琳,等.應用同伴教育法指導社區糖尿病患者采用食品交換份法行飲食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7B):78-80.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1.027
A
1009-5519(2015)01-0075-03
2014-04-15
2014-11-05)
謝麗(1987-),女,四川樂山人,主要從事內分泌科護理工作;E-mail:4049055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