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學芬,賈貝麗(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呼吸科,山東266000)
支氣管鏡已成為呼吸系統疾病重要的診斷和治療方法。近10 年來,隨著介入肺臟病學技術的發展,支氣管鏡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展[1],加上高齡、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腫瘤等免疫抑制宿主的不斷增多,支氣管鏡引起感染的報道也有增多趨勢。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即艾滋病,AIDS)是由HIV 引起的、以細胞免疫缺陷為主要表現的傳染病,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顯上升趨勢。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較多,是艾滋病感染的高發人群,也是護理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2]。據報道,內鏡檢查引起的感染率約為0.8%,傳播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內鏡及其附件清洗、消毒不徹底[3]。2013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本院呼吸科在給12 例HIV 陽性患者行支氣管鏡檢查中實施了有效的護理配合,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過程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 例患者均經相關檢驗確診HIV 陽性,其中男9 例,女3 例;年齡36~68 歲,平均57.5 歲。其中肺部感染2 例,肺占位9 例,咯血待查1例。12 例患者均使用PENTAX-1530T3 氣管鏡進行檢查,其中活檢9 例,肺泡灌洗3 例,均順利完成檢查,未發生發熱、出血等并發癥。及時識別HIV 患者氣管鏡下的支氣管外觀,可以避免延誤診斷[4]。
1.2 結果 本組12 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檢查,達到預期的診斷治療效果。診療過程中未出現交叉感染,未發生HIV 職業暴露,患者在出院時對醫護人員的工作非常滿意。護士在尋求最佳方式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同時,也受到自身防護教育。
艾滋病主要通過血液傳播和性傳播,但HIV 對熱及常規消毒均很敏感。因此,針對HIV 的特點制訂防護措施如下。
2.1 有計劃地合理安排診療。嚴格按照預約時間安排診療,優先安排常規患者及老年患者,最后安排懷疑結核以及病原微生物陽性包括HIV 陽性患者,診查床套使用一次性床罩,保證2 名患者之間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消毒滅菌及更換一次性物品工作。
2.2 認真做好術前準備。(1)詳細了解患者病史及一般情況:包括體溫、血壓、血常規、凝血功能、心電圖等,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配合護士嚴格掌握適應證,避免禁忌證。對于嚴重心肺功能不全、劇烈咳嗽不能配合、肺動脈高壓、穿刺部位有較多肺大泡、有出血傾向尚未控制的患者要嚴格禁止支氣管鏡檢查。(2)查看胸部CT檢查結果:選擇合適的氣管鏡,本組患者均使用PENTAX-1530T3 氣管鏡進行檢查。(3)檢測前禁食水6 h 以上:高血壓患者早上6:00,一小口水服用當天常規降壓藥。(4)檢查前1 d 進行訪視:根據患者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因人而異地介紹檢查的必要性,告知檢查方法,消除其顧慮,放松心情,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睡眠,一般不用鎮靜藥,以免抑制呼吸。(5)心理護理:患者剛剛入院時癥狀得不到緩解,往往感到煩躁不安,HIV感染者更多的是擔心別人的羞辱和歧視,而不是死亡。因此,加強家庭支持系統,特別是配偶的鼓勵,可以協助患者正視疾病。因患者細胞免疫缺陷,盡可能安排單間病房,進行保護性隔離,至少不與感染急性期患者同室。HIV 陽性患者病情通常較普通患者重,應加強病情觀察。(6)用物準備:常規準備已消毒氣管鏡、75%乙醇、活檢鉗、細胞刷、多功能監護儀、吸氧吸痰裝置、氣管插管等搶救器械,保證各項物品性能。(7)藥物準備:200 U凝血酶溶液,1∶10 000 鹽酸腎上腺素、4 ℃冰鹽水、垂體后葉素、甲潑尼龍、酚妥拉明、2%利多卡因、血凝酶,以及搶救藥品。(8)患者準備:用2%利多卡因10 mL 氧驅霧化30 min,可將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霧氣大小可自行調節,霧氣相對分子質量小,易于黏膜吸收,起效快,療效高,丁卡因噴鼻腔及咽喉部,患者吞咽有異物感,取頭部后仰平臥位,插鏡前給予鹽酸利多卡因膠漿涂擦鼻腔,1%呋麻滴鼻液滴鼻, 防止鼻腔黏膜出血,留置針建立靜脈通道。
2.3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制度。醫務人員在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因可能接觸到患者的血液、體液、黏膜和非完整皮膚,在診療和護理操作時,醫護人員必須嚴格戴手套,戴具有防滲透性的口罩、防護眼鏡;穿戴具有防滲透性的一次性隔離衣;若醫護人員手部皮膚發生破損,則必須戴雙層手套。科室配備合格的防護設備和用品。每個患者檢查完畢,醫務人員洗手后應更換手套、口罩、一次性隔離衣,防水眼罩用75%乙醇擦拭。
2.4 建立一次性耗材觀念。每檢查完1 例患者,對所使用的治療巾、注射器、換藥碗、吸引器連接管及負壓引流內囊等進行撤換,包括一次性霧化器、一次性細胞刷、一次性活檢鉗的使用。
2.5 氣管鏡檢查時堅持先健側后患側,最后檢查病變氣管分支的原則。活檢鉗取組織后,必須保持關閉狀態,防止腫瘤組織脫落引起種植轉移。同時觀察出血情況,給予止血處理,并傾聽患者主訴,有無胸痛等,及早發現并發癥[5]。
2.6 氣管鏡的清洗消毒。嚴格按照化學消毒劑的配比要求進行操作,以免影響消毒液的有效濃度和消毒效果。每天檢查前檢測2%戊二醛濃度,結果應符合要求并登記。氣管鏡檢查前用戊二醛浸泡20 min,清洗晾干備用。氣管鏡檢查完畢,按消毒-清洗-消毒的原則,先將所有器械放入2 000 mg/L 的含氯消毒劑中浸泡30 min,用清水清洗氣管鏡及附件,然后用1∶100 酶洗劑浸泡10 min,再次清洗后,戊二醛浸泡時間由20 min 延長至45 min,終末清洗,75%乙醇沖洗晾干備用。消毒槽每次只浸泡1條氣管鏡。嚴格操作順序,加強消毒觀念,避免醫源性傳播,包括患者和醫務人員。
2.7 安全處置銳利器及標本。加強利器損傷培訓,一次性活檢鉗用后剪斷前端入一次性利器盒,手柄部分放入感染垃圾袋,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者劃傷,輸液、注射等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制度,禁止將使用后的針頭回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用后的針頭、刀片等[6]。采集好的標本容器妥善放置,專人送檢。如醫護人員對標本送檢重視不夠,標本留取不合要求,將給標本留取、送檢帶來安全隱患[7]。若接觸了患者的血液、體液或被污染物品,應立即使用抗菌皂流水洗,若破損的手部皮膚接觸后, 立即按針刺傷的方法處理傷口,并上報院感科進一步處理。
2.8 診室及消毒室終末消毒。水槽使用2 000 mg/L 含氯消毒劑浸泡,所有臺面、治療車、地面、鏡柜和儀器表面均用2 000 mg/L 含氯消毒劑擦拭,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及當天的感染垃圾雙層感染垃圾袋包裝,焚燒處理。空氣消毒持續使用空氣消毒機,檢查結束后開窗通風。
HIV 陽性患者氣管鏡檢查與普通氣管鏡檢查護理主要的不同就是消毒隔離。AIDS 是由于機體感染HIV而引起的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8]。醫護人員應克服畏懼心理,防止緊張情緒,操作中嚴格執行操作流程,做好終末消毒處理是護理成功的關鍵[9]。通過術前的善準備,術中嚴格執行相關醫院感染制度,術后正確的氣管鏡清洗消毒步驟、安全處置銳利器和標本的全方位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舒適度,避免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1] 王洪武,金發光,柯明耀. 支氣管鏡介入治療[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7.
[2] 吳婷. 護理管理人員艾滋病知識、社會責任對艾滋病預防的影響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2012,39(9):2225-2226.
[3] 王珠緞,陳敏燕,陳愛珠. 支氣管鏡清洗消毒的規范化管理及效果評價[J]. 醫學信息:西安,2007,20(1):163-164.
[4] Kumar T,Epstein M,Markovskaya Y,et al. Bronchoscopy and endobronchi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J]. Indian J Chest Dis Allied Sci,2011,53(2):99-105.
[5] 王萍,姚禮慶. 現代內鏡護理學[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78.
[6] 趙仕鳳. 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安全管理探討[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7):79-81.
[7] 容桂榮,張萍萍,趙立民,等. 血液標本采集與運送的質量控制現狀[J]. 中華護理雜志,2008,43(7):645-647.
[8] 張中華,王培席,王偉,等. 護理人員的艾滋病職業暴露及防護措施[J]. 職業衛生與病傷,2009,24(1):30-32.
[9] 姚亞春. 帶狀皰疹合并HIV 陽性患者的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