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姍姍,杜可軍,張文斌,王基野,駱文靜(第四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系軍隊勞動與環境衛生學教研室,陜西西安710032)
軍隊衛生學屬于預防醫學,是衛生學的一個分支,軍事預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衛生學的研究內容十分廣泛,包括軍隊環境衛生、營養與食品衛生、軍事勞動衛生3個部分[1-2]。軍隊衛生學是研究軍隊平戰時各種環境因素與軍人健康的關系,為保障軍人的健康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從而有效地維護和增強部隊戰斗力。近年來,隨著一些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群體、環境、預防”的大衛生觀念已越來越被公眾認可,這對預防醫學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新的挑戰[3]。不僅要求臨床醫生能夠將疾病預防和醫療實踐相結合,而且要把臨床預防的理念貫徹到醫學生的教學和實際工作中去,而預防醫學作為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也日益突顯出其在醫學領域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培養出能夠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公共衛生人才,這就對高等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軍隊衛生學的教學改革也迫在眉睫。
高等醫學教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醫學教育的諸多環節中實踐教學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實踐教學作為軍隊衛生學授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依附于理論教學,又具有相對獨立性。目前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課程設置中以理論教學為主體,不重視實踐教學。但實際上,實踐教學過程是將知識和能力轉化為學生自身素養的一個重要過程,是培養醫學人才的關鍵環節。實踐教學過程能夠促進學生理解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實驗基本技能、明確實驗研究方法,同時也是實現創新性與實用型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完善和構建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這一教學環節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啟發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使學生樹立實踐觀念,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軍隊衛生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基礎學科,要培養能夠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合格醫學人才,有必要對現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從學時分配上,要調整理論課與實踐教學的比例,減少理論學時,增加實驗學時。軍隊衛生學的理論教學基本上是以教材為主,內容陳舊,很難提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通過增加實驗學時,豐富實驗內容,才能使學生對講授的內容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例如,針對近年來發生的因裝修造成的甲醛、苯超標等室內空氣質量問題,讓學生實地采樣并提出檢測及解決方法,并設計一些實驗,
緊密貼近日常生活,從而使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從實踐教學內容上,作為預防醫學的重點學科,軍隊衛生學的實踐教學模式單一,內容不足,尤其缺乏現代科學方面的創新實踐,不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有必要減少驗證性和單一性的實驗內容,增加設計性和綜合性的實驗項目[4]。同時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應加強與校外公共衛生機構合作,在強化各種實例培訓基礎上,力求增加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處理應急事件的機會。例如,本校在實際教學中引入了一個生動案例: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四川平武縣文家壩發生堰塞湖,青川指揮部防疫大隊立即成立調查評估小組,赴現場調查堰塞湖水系相關水體及堰塞湖上下游的污染狀況;評估堰塞湖上游水體變黑、漂浮物、重金屬“超標”的安全性以及是否存在生物性污染;并對該水體的飲用安全性做出初步評價。材料附有水源調查、水質檢驗、流行病學等調查結果、初步評估結論及水體污染的處置方法。該案例在課堂上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參與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學生熟悉了水源水質衛生調查方法、指標,全面分析評價調查資料,并提出相應水源保護和水質改善的衛生防護措施,獲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際教學過程中一直思考的問題,發現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重要[5]。傳統的軍隊衛生學實踐教學大多是驗證性和單一性實驗,通常是教師將實驗的原理、目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等給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和示范[6-7],學生只需要按照實驗操作的步驟一一進行,就可以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這種教學方法顯然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實踐教學的教學過程也成為一種形式,失去了教學本身想要達到的目的。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思維,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由于軍隊衛生學本身內容就十分豐富,與其他學科關系密切,涉及大量的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知識。因此,軍隊衛生學教學方法應采取相應的改革措施。以“灌輸式”教學方法用于軍隊衛生學的教學過程顯然不可能達到新的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目標[8]。為了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教師應該多采用“啟發式”和“問題式”的教學手段,也可采用具有代表性案例的錄像、圖片和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實驗內容與現實密切聯系,鼓勵學生從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學會正確地解決問題。例如,在講授大氣衛生時,針對我國目前出現的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展開討論并設計實驗,分析大氣污染物的來源,針對不同的空氣顆粒物測試其中的顆粒物空氣動力學直徑,通過查閱文獻和資料,對其成分進行分析,從而判斷其可能的對人體的危害。在這樣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信息,并對查到的資料進行鑒別、分析和歸納,通過這種教學形式,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對軍隊衛生學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教師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學生是“被動式”接受,忽視了對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9]。在實踐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要作為戰場上的指揮官,首先指出理論知識的重點和脈絡,把學生引入知識框架體系,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制訂學習程序、規范和操作方法,讓學生盡快進入實踐教學所描述的“戰場”情景,理出知識框架提供的“線索”,然后去思考并努力尋找答案。接下來組織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在分析和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像指揮官一樣掌握時間,控制討論的節奏和學習進度,討論既要圍繞主題,又要啟發學生開放思維,不墨守成規,形成熱烈、有序的討論氛圍。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理論,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并形成自己的觀點,推動學生不斷思考,啟發學生將問題引向縱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想象力、知識視野、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成為知識的創新者[10]。
實踐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學習的主動性[11],創造更多機會讓學生互相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和素材,挖掘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只有好的素材,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采取靈活方法,恰當技巧,積極關注學生的討論交流過程,防止課堂出現冷場,保證課堂氣氛討論熱烈、有序進行。最后,教師對課堂討論的總結也很關鍵,要理清學生討論中出現的爭論焦點,并運用相關原理做出自己的分析解釋,供學生參考。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務實、嚴謹的學習態度,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及質量的提高,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與人們行為生活方式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而醫學的發展趨勢也將由以治病為目的向疾病的預防為目標轉變,這就對衛生學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期望通過對軍隊衛生學教育模式的改革,使學生在態度、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必要的培養和鍛煉,從而運用現代醫學知識和方法研究環境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規律,制訂預防疾病發生的有效措施,實現促進人類健康的目的。
[1]郭俊生.軍隊衛生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2-3.
[2]劉明朝,李娟,趙芳,等.PBL教學法在軍隊衛生學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143-144.
[3]陸彩玲,張志勇,余紅平.構建實驗室開放平臺,培養實用型預防醫學人才[J].高教論壇,2009(4):28-30.
[4]杜寧,崔剛,劉芳,等.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在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4):75-76.
[5]徐生剛,曹玉青,王庭瑞,等.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路[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1):14-15.
[6]舒為群,孫梯業.預防醫學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1):75-76.
[7]劉會芳,劉新霞,趙燕燕,等.機能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措施[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0,27(1):110-112.
[8]秦海宏,沈慧,王曉黎,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軍隊衛生學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2):246-247.
[9]李穎,孫長顥,那立欣,等.淺談預防醫學生實驗創新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6):1181-1183.
[10]趙開屏,屈少華.實驗課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探討[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5):81-82.
[11]鄭媛媛,劉秋燕,沈慧.基礎醫學實踐教學的現狀及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5):9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