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雯
(攀枝花市攀鋼集團總醫院密地院區手術室,四川617063)
精細化護理在高齡患者側臥位手術中的應用
吳世雯
(攀枝花市攀鋼集團總醫院密地院區手術室,四川617063)
該院手術室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配合完成高齡患者側臥位手術76例,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采用精細化護理,無一例不良事件發生。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精心的術中、術后護理,不但可以提高護理管理質量,還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舒適感,提高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護理工作;手術室;年齡因素;體位
精細化管理最初是一種企業管理理念,將其運用到手術室,可以用最優化、最經濟的方法達到最佳效果[1]。老年患者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呼吸系統等疾病[2]。為了確?;颊甙踩?,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運用科學、細化的管理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護理管理質量,而且可以提高手術患者的安全性和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本院手術室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配合完成高齡患者側臥位手術76例,將精細化護理應用于手術患者護理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76例高齡手術患者中男45例,女31例,年齡70~91歲,平均79歲;其中髖關節置換術44例,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3例,腹腔鏡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上段)22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5例,腎切除術2例。手術時間55~132 min,平均94 min。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33例,椎管內麻醉43例。76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后呼吸、循環功能穩定,因術中加強精細化護理,未因體位不當而引起神經損傷和皮膚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
2.1 心理護理 高齡患者生理、心理各方面具有特殊性[3],因此術前1 d由第2天擔任巡回的護士到患者所在的病房查看患者的病歷,向主管醫生詢問患者的情況,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分析術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個性化的術前訪視。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仔細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手術體位及手術有關的注意事項,緩解患者及家屬術前緊張、恐懼的心理,根據患者的特點,做出相應的護理計劃及應急預案,避免手術并發癥的發生。
2.2 手術準備
2.2.1 環境準備 手術室的環境直接影響手術結果[4]。老年患者因微循環功能弱并且畏冷,因此為了讓患者在進入手術室時感到舒適和防止低體溫,應提前將手術室溫度調節至24~26℃,相對濕度40%~60%,并且使用恒溫毯,避免低溫環境造成患者的不適,從而影響患者術后康復。
2.2.2 物品準備 術前1 d訪視患者后根據患者的情況準備合適的體位墊、體位架、棉墊,并檢查搶救設備是否處于完好狀態,提前做好手術設備儀器的檢查,保證患者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完成手術。
2.3 術中護理
2.3.1 靜脈通路的管理 建立手術側上肢靜脈通路,用于麻醉及術中用藥、輸血、補液等;因高齡患者對環境變化適應性降低,再加上麻醉的因素,容易產生低體溫[5]。而低體溫可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心功能異常(如心動過緩、低血壓、室性期收縮甚至心室顫動)[6],因此除了調節室溫外,輸入液體及沖洗液體應提前放置于恒溫箱內,使其達到37℃左右再使用,減少低體溫的發生。高齡患者常合并多器官疾病[7],術中應嚴格控制液體輸入量,使手術出血量、尿量和術中液體輸入量保持平衡,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2.3.2 尿路的管理 對于需要留置導尿管的患者,為了減輕導尿為患者帶來的不適,應在麻醉起效后進行,并在導尿管末端貼上留置尿管時間的標志,方便病房護士在有效時間內及時為患者更換尿管和尿袋提供時間依據。
2.3.3 高頻電刀的安全管理 老年患者由于皮膚彈性降低,軟組織萎縮,缺乏豐富的肌肉組織,并且皮屑較多,安置電刀負極板前用生理鹽水或75%酒精擦拭皮膚,增加導電性能,并且妥善安置電刀負極板于手術同側肌肉豐富的部位[5]。消毒時消毒液不可過濕,防止電灼傷。
2.3.4 預防感染 高齡患者常合并多器官疾病,機體抵抗力低。因此術中必須嚴格無菌操作;術前半小時按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嚴格按照手術切口類型安排合適的手術間;嚴格控制手術間人員數量,并提前準備好所需物品,以減少手術間不必要的人員流動和開關手術門次數。
2.4 體位管理
2.4.1 防止壓瘡 高齡患者肢體活動度差,骨質疏松,肌肉松弛,皮膚彈性差,保護性反射作用減弱,由于側臥位時身體的重力集中在耳郭、肩峰、肘關節、髂骨、髂嵴、內外踝,受力面積小,并且這些部位為骨隆突處,缺乏肌肉、脂肪組織保護易發生壓瘡。為防止壓瘡的發生,應根據患者不同的體形、胖瘦選擇合適的軟枕,并且在骨突處用棉墊加以保護,保持床單的平整及各部位受力點的均勻。
2.4.2 防止低血壓 老年患者心血管儲備功能減退,循環系統的變化更為劇烈,變換體位時幅度過快過猛,血流分布快速發生改變,從而導致患者迅速出現低血壓,而老年人術中低血壓有可能引起腦血栓、心肌梗死等[2]。因此在擺放和搬動過程中應注意輕、穩、慢,搬運時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應急處理,防止各種意外的發生;并且注意室溫的變化及注意保暖,避免因局部過冷而影響血液循環。
2.4.3 防止神經損傷 高齡患者自我調節能力差,感覺遲鈍,擺放體位時避免拖拉,注意肢體功能位置擺放,并且距離腋下一拳頭放置合適的軟枕,雙手臂外展不可超過90°,防止血管神經受壓或肢體拉傷[8]。術中巡回護士要細心觀察體位及局部皮膚情況,在不影響患者安全及手術進程的情況下,可輕微地變動受壓部位。
2.5 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用溫鹽水擦拭皮膚上的血跡。老年患者由于血管調節能力較差,麻醉時、術前脫水、術中出血等常引起血壓降低并且心血管儲備功能減退,變換體位時應輕、穩、慢,采用逐步放平身體的方法,即90°—45°—平臥位[9],搬運時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為了保證患者運送途中的安全,應固定好患者推車的護欄,以防摔傷;另外接送過程中確?;颊邷嘏?、舒適,不被傷害。對危重患者由醫護人員接送,防止病情變化時不能及時處理。手術后第2天,巡回護士及時訪視患者,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并且收集患者的建議和意見,真正與患者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
安全有效的手術體位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既要保證術野的暴露,又不妨礙呼吸循環功能。巡回護士在為患者穿、脫衣服和暴露身體隱私部位時,及時遮蓋,盡量減少隱私暴露[10]。精細化護理應從細微處為患者提供了優質護理服務,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精心的術中、術后護理,提高了工作質量,使患者安全舒適地接受手術,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1]賈素娟.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5):679-680.
[2]鄭海波,刁瑞新,楊桐偉.老年病人的麻醉處理[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6):615-618.
[3]羅麗風,高麗梅,徐坤儀,等.TURP膀胱截石位術中術后并發癥原因分析與護理[J].中國護理雜志,2007,4(3):41-43.
[4]錢金吉,林優優,陳淑瓊.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管理中的運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10):1656-1657.
[5]盧妙容,邢南,孫國申.高齡患者髖關節置換術中的安全問題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1,9(36):70-71.
[6]沈琦.老年病人手術安全問題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研究,2008,22(1):223-224.
[7]鄭曉風.護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5):82-83.
[8]王保良,白臘敏.老年性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置換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0,7(7):118-119.
[9]黃輝,姜志連.102例高齡患者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9,9(9):796-797.
[10]張秀華,劉麗,王惠琴,等.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34):3231-323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4.051
:B
:1009-5519(2015)14-2211-02
2015-03-03)
吳世雯(1972-),女,四川攀枝花人,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E-mail:9750340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