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勇進 黃旭 樓堅(金華市西苑中學 浙江金華 321016)
體質因素對初中生視力的影響研究①——基于結構方程建模的驗證
童勇進黃旭樓堅
(金華市西苑中學 浙江金華321016)
摘 要:以浙江省初中生1800人為研究樣本,采用結構方程模型的方法,對影響初中生視力的體質因素的顯變量與視力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結果初中女生的平均視力低于男生,城鄉間的差異不顯著。結論:以年齡增長引起生長發育導致體質因素的變化對視力產生影響,耐力素質對于視力的影響較高并且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較小。
關鍵詞:初中生視力低下結構方程模型體質
此次研究通過對浙江省初中生的體質進行調研,在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測試項目中,該文采用其部分指標,包括身體形態的身高、體重、胸圍、上臂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身體機能的肺活量、心率、血壓,身體素質中立定跳遠、握力、50米跑、背部力量、耐力等十五項,嘗試運用SEM的方法,設計驗證影響初中生視力的體質因素模型,理清影響初中生視力發展的體質中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構建影響初中生視力的結構方程模型,在促進學生體質發展的同時為學生近視防治工作提供依據。
2012年10月~2013年2月,按照《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調研實施方案》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抽取浙江省杭州、寧波、金華三個地區,每個地區取12~14歲各年齡組城市、鄉村男女學生各50人,共計1800名學生。由體育教師、醫生進行體質測試、視力檢查。使用AMOS17.0軟件進行結構方程模型的構建驗證。
2.1一般情況
圖1影響視力因素結構方程模型
表2 結構模型各項擬合指標
本次共調査初中生1~3年級1800名,其中男生900(50%)名,女生900(50%)名,城鎮學生900(50%)名,鄉村學生900(50%)名。年齡12~14歲,近視發生率為84.8%。按性別不同分析學生的近視情況,見表1,男生的平均視力顯著高于女生,差別有統計學意義(T=2.971,P<0.05)。
根據城鄉差異分析學生的視力狀況見表1,雖然鄉村學生的平均視力略高于城鎮學生,但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所以城鎮鄉村學生的視力基本一致。
2.2視力影響模型構建
選取身體形態的身高(X10)、體重(X11)、胸圍(X12)、上臂皮褶厚度(X13)、肩胛皮褶厚度(X14)、腹部皮褶厚度(X15),身體機能的肺活量(X9)、心率(X6)、舒張壓(X8)、收縮壓(X7),身體素質的立定跳遠(X3)、握力(X1)、50米跑(X4)、背力(X2)、耐力(X5)、視力左眼視力、右眼視力等十七個觀測變量又稱顯變量,將十七個顯性變量進行分組與四個結構變量又稱潛變量建立關聯。將十七個顯變量進行標準化處理。在數據統計過程中由于不同的變量的評價指標有所不同,如本研究中50米跑、心率在評價標準中測量數值越低表示評價分數越高,所以對50米跑、心率、耐力的標準分后的數值進行乘以-1進行處理。
在模型假設中,將因子分析中得到的3個公因子作為結構方程模型中的外生潛變量,近視作為內生潛變量,得到近視影響因素方程模型,見圖1。
路徑圖所示模型的卡方值是94.489,P>0.05,表示模型與數據擬合適度。因卡方統計量易受到樣本大小影響,同時參考其他擬合度指標,見表2,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0.043,擬合優度指標GFI=0.907,規范擬合指數NFI=0.915,比較擬合指標CFI=0.906,整體模型擬合指標都達到了參考標準中的要求[1],表明模型擬合效果較好。
由圖1影響視力因素結構方程模型可以看出身體機能對于視力影響的相關性高(0.62),顯示出身體機能對于視力的影響是正面的、直接的;身體素質對于視力影響的相關性較高(0.47)顯示出身體機能對于視力的影響是正面的、直接的;身體機能對于視力的相關性較高(-0.42)但是對于視力的影響是直接的、負面的。
通常認為12~14歲的青少年時期是近視的高發時期,在此期間視覺發育特別容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不利因素造成的影響又是可逆的。此次調查選擇以初中1~3年級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近視率為84.8%,與國內其他的研究相近[2]。本研究中選取體質因素中的身體機能、身體素質、身體形態與視力建立相關性模型,
剖析體質因素中那些顯性變量與視力的相關程度大。
表1 不同性別、城鄉差異的學生的平均視力比較
3.1視力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表明我國學生的視力不良狀況相當嚴重,此次調查共檢出初中生的近視發生率為84.8%,高于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調查結果。由于所調查省份浙江省為發達省份,調查結果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按性別不同分析學生的近視情況,男生的平均視力顯著高于女生,差別有統計學意義(T=2.971,P<0.05)。對于女生的視力低于男生的原因目前的國內相關解釋有兩種:(1)女生的視近時間高于男生,男生由于偏好動,視近時間低于女生[2]。(2)生長發育對于視力的影響較大,女生的發育階段早于男生,女生發育早導致其視力低于男生[3]。國外有研究指出不同的觀點:戶外運動下降是導致視力下降的獨立因素,女生戶外活動時間少于男生,致使其視力低于男生[4-6]。
根據城鄉差異分析學生的視力狀況,本調查顯示雖然鄉村學生的平均視力略高于城鎮學生,但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所以城鎮鄉村學生的視力已基本一致。證實了相關學者的觀點:伴隨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加之生長長期變化,鄉村群體視力不良和疑似近視檢出率會逐步增加,直到追上城鎮水平[2]。
3.2耐力水平與視力下降間的關系探究
耐力水平作為影響身體素質的主要因子之一,身體素質對于視力的影響較大。所以耐力對于視力有著間接的影響。目前國內外的研究中并沒有指出在12~14年齡階段,耐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在此年齡階段生長發育對于耐力的影響較小。但是耐力卻對視力有著較高的影響。耐力的增長間接影響身體機能的增長,進而在另一方面影響視力。
耐力的增長主要依靠后天的聯系。后天活動時間越長身體的耐力素質越好。目前一些相關研究也指向了活動時間與視力間的關系探究。隨著活動時間的延長,近視患病率降低,推測體育活動對近視可能有潛在的保護作用。在本調查中,路徑圖同樣顯示在影響近視的環境因素中耐力是主要原因之一。首先身體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全身肌肉群,同時能增強眼內調節肌與眼外輻輳肌群的作用,提高其收縮力量和調節能力,使眼睛的調節和輻輳作用更加協調,從而避免睫狀肌長時間持續收縮導致的過度緊張和疲勞,而睫狀肌正常的放松和舒張能力的下降是誘發近視的最根本原因之一[7]。另外,運動時心跳,血液循環處于旺盛狀態,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充分,使眼睛的營養狀態得到改善,起到預防近視 、提高視力的作用[8]。
(1)女生的平均視力顯著低于男生,隨著鄉村經濟、教育水平提高,城鄉間的學生的視力差異已基本消除。
(2)耐力因素對于視力的影響較大,并且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較小。
參考文獻
[1]陳頗.中國知名體育用品品牌形象的結構模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6(10):42.
[2]季成葉.中國學生視力不良和疑似近視流行的動態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8(8):677-680.
[3]葉衛兵.青少年學生視力和體質健康的增齡變化——以浙江省中小學生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2):79-83.
[4] Rose K.A,Morgan I.G,Ip J,et al.Outdoor activity reduces the prevalence of myopia in children[J].Ophthalmology,2008,115(8):1279-1285.
[5] Mehdizadeh M,Nowroozzadeh MH.Outdoor activity and myopia [J].Ophthalmology,2009,116(6):1229-1230.
[6] Guggenheim JA,Northstone K,McMahon G,et al.Time outdoors and physical activity as predictors of incident myopia in childhood: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2012,53(6):2856-2865.
[7]劉艷,王瑤,李曉輝,等.成都市中小學生肥胖和近視干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2,28(6):471-473.
[8]杜進榮,胡小浪.論近視的運動干預機制與運動處方的制定[J].南昌高專學報,2012(2):173-175.
作者簡介:①童勇進(1978,3—),男,漢,浙江省永康市人,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就職于金華市西苑中學,中教一級,校辦公室主任。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a)-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