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俊
(作者單位:惠州廣播電視新聞中心)
惠州電視臺高清非線性編輯系統的應用
魏佳俊
(作者單位:惠州廣播電視新聞中心)
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了高清的概念,講述了電視臺高清編輯系統的架構組成和服務器的作用,重點闡述了高清編輯系統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思路以及節目制作網未來的發展現趨勢。
關鍵詞:高清非線性編輯系統;架構;問題;解決思路;發展趨勢
隨著高清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高清電視的不斷普及,高清已經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詞匯。在電視行業里公認畫面寬高比為16∶9,垂直方向像素數高于720的視頻為高清視頻。而且隨著IPTV與有線電視的競爭陷入膠著,半路殺出的互聯網宛如“狼牙虎口”,一方面H.265等編解碼壓縮技術的不斷成熟,使網絡視頻新媒體等基于互聯網的內容提供商能夠更輕松、更低成本地提供高清流媒體視頻內容的傳輸,另一方面,光纖入戶所帶來的帶寬提升也使受眾的收視習慣從以往單純選擇視頻內容到將內容是否高清作為選擇標準而轉變。因此為了迎合社會的需求,2013年各地電視臺紛紛啟動高清項目,落實高清平臺的建設,為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高品質高清晰度的內容敦實基礎,進一步把高清的概念推廣到千家萬戶。
按照國家廣電總局于2009年發布的《關于促進高清電視發展的通知》的要求,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以及用戶需求的提升,惠州電視臺于2014年購置了一套高清非線性編輯系統,它的網絡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高清非線性編輯系統網絡架構圖
2.1 服務器集群,包括了MDS存儲管理服務器、盤塔、NEWS-CORE資源管理服務器、DATABASE數據庫服務器和NEWS-PM域控服務器,其中MDS和盤塔主要負責管理存儲素材和存放節目所需的文字稿件,NEWS-CORE中存放非編中的節目信息,它還可以管理非編賬戶信息等,DATABASE存放著用戶信息等數據庫文件,是MDS和NEWS-CORE服務器之間訪問的橋梁,NEWS-PM域控服務器可以對用戶的非編訪問進行控制,統一化管理用戶的操作行為和非編界面。
2.2 光纖,以太交換機,它們是非編工作站和服務器集群數據交互的橋梁,也是服務器之間通信的基礎。
2.3 非編工作站,利用非編軟件將外來素材進行轉碼上載,通過剪輯制作出電視上播出的節目。
3.1 導入素材難,非編支持格式單一,且操作不順暢。記者采集素材回來需要上載到非編系統,這時候導入素材的便捷性就非常重要了,外來素材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格式,但是我們非編系統兼容性比較好的格式有AVI和MPG,如果其他格式的素材導入非編系統進行編輯,那么非編系統在剪輯這些素材時會比AVI和MPG格式的素材要遲緩很多,這是因為非編系統需要更多的系統資源去解碼這些素材然后才可以對它們進行操作,所以在進行節目制作時會感覺到有卡頓的現象。
3.2 沒有中轉服務器。為了避免用戶直接訪問盤塔誤刪節目信息或將病毒文件直接拷入盤塔引起中毒,高清制作網需要一個可以暫時存放視頻和圖片的中轉服務器,用戶將視頻或圖片拷入中轉服務器,然后非編工作站通過拷貝服務器將中轉服務器中的視頻拷貝進入盤塔,這樣就可以避免用戶誤刪盤塔中的節目信息和素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來病毒的入侵。
3.3 拷入拷出素材緩慢。高清非編生成高清AVI素材一個小時就有41.9G,高清MPG格式的素材一個小時也有6.59G,按照現有USB2.0 10M/S的速度,拷貝一個6.59G容量的MPG文件到服務器就需要11分鐘,更不用說拷貝AVI素材了。因此我們就配備了一個拷貝速度很快且有防病毒功能的拷貝服務器,它不僅可以提高拷貝素材的速度還可以通過白名單來限制某些容易攜帶病毒的格式無法被拷貝進入中轉服務器。
傳統的節目制作網有著地域和共享的局限性,而以媒資管理系統為基礎的網絡化非編系統的出現則打破了這種局限性,并且帶動跨地域的資源聚合與業務合作。隨著電視臺節目內容的不斷豐富,節目資料中包含大量的文字、圖片、圖像、聲音等各種形式的信息,這些信息具有量大、準確、及時和豐富等特點,這些珍貴的節目資料都需要保存起來以便以后使用,而且不同電視臺之間有著不同的節目資料,媒資管理系統的出現使不同電視臺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節目制作經驗,共享各自素材,對于豐富節目內容,提高節目制作水平有著促進作用,所以未來媒資管理系統可能將會推廣開來。
本文對高清非線性編輯系統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且針對編輯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闡述自己的觀點,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有了電視節目,中國電視節目的制作就一直在成長中,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精神需求的不斷提高,促使電視節目的制作也在不斷進步,由最初的標清節目播出到現在的高清節目播出,可以說未來電視節目的制作已經全面向高清化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