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維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教育戲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甘維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 三亞572022)
“教育戲劇”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對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闡述教育戲劇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影響,以及教育戲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對學生發展的作用。
教育戲劇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應用
“教育戲劇”把戲劇的架構化解為一個個要素,融入教學過程中,強調戲劇在實踐教育過程中的特殊功能,重視的是參與者的交際、表達、情感、想象力、集體意識等素質養成和體悟,對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為“教育戲劇”強調學生閱讀和理解的“過程”,能提高學生對語文的文字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對孩子未來綜合發展影響深遠。
(一)消除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弊端。
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系統學習閱讀文章,以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為主要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在語文閱讀課中獲得個性化閱讀體驗。究其原因,也許有人會說是因為學生對閱讀內容不感興趣。但是,從本質上說,是學生在閱讀課中找不到思想落腳點,很難與作者產生共鳴。語文閱讀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識字和讀句,一個成功的語文教師應懂得將閱讀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融合音樂、美術等其他學科,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文章的背景,深刻體會作者當時的情感。但是,在語文閱讀教學實際過程中,若教師對這個度把握不適當,就會背離語文閱讀教學本質。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教育戲劇”教學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二)滿足學生個性化閱讀需要。
語文學科具有綜合性強的特點,每個年級每一冊語文教科書都包含極其廣泛的知識,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和豐富,與其他學科結合相當密切。目前,許多語文教師已能很好地運用語文教學融合多學科內容這一特性,并在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加以廣泛應用,將計算、書法、繪畫、音樂和舞蹈等豐富的內容形式融入語文閱讀教學實際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可是,這些形式對教師和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絕大部分學生可能只對其中一個方面有所了解或熟悉,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表現出來。但是,教育戲劇形式對學生來說并不需要專門學習,只需在表演前了解規則,符合學生愛玩游戲的心理特征,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學生在游戲和扮演過程中獲得知識或者心靈啟迪。
(三)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從學生人格學習成長角度出發,教育戲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注力、想象力和感知力,這些能力又會遷移到學生的學習中,促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因為教育戲劇非常注重角色合作,戲劇表演形式就是一種合作學習和團隊學習過程。戲劇表演需要每一個學生擁有配合、默契和合作精神,學生在戲劇表演過程中配合默契,以團隊形式面向所有觀眾進行藝術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不斷感悟集體的智慧,體會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因此,教育戲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和合作意識,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一)以生為本,注重理解過程。
教育戲劇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并不是將語文教科書作為劇本,培養最優秀的戲劇演員和導演,而是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在教師幫助下將閱讀課文自主創編為劇本,并在課堂中分配劇本角色,進行排練和演出,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獲得感悟。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用戲劇活動方式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全過程,學生在課堂中發揮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若學生學習的是一篇人物情節豐富且對話較多的課文,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保證學生有足夠時間自主閱讀課文,指導學生細細品味,不放過文章中重要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詞,這個過程就是小學階段最強調的“詞句教學”過程,“詞句教學”之后,在品詞品句的基礎上加深閱讀層次,對通篇文章進行“品讀”。顧名思義,品讀的意思是一種有品位的閱讀,那么在教育戲劇中怎樣才能做到有品位地閱讀,這就需要教師利用戲劇方法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章,做到多次讀、反復讀、有比較地讀,最終讀出意境和情味。在學生進一步加深閱讀后,學生會從整體上對文章中的人物和角色有自己的認識,每個學生的認識都獨具個性,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起著引導和幫助作用。若學生遇到不能理解的問題,則教師盡量只對問題做出提示,而不是和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一樣,教師告訴學生答案,讓學生記下來。如學生對課文有個性化理解,達到語文教學目標中逐漸提高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的目的。也就是說,教育戲劇和語文閱讀教學的結合要強調學生閱讀和理解“過程”。
(二)創編劇本,訓練學生寫作能力。
通過以上學習過程,學生會對文章有整體且到位的理解。此時,學生要依據以上學習過程進行劇本創編,將課文內容和主觀感受、思想感情結合起來,在課文中融入課文思想和自我思想,以文字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表達出來,就如寫作一樣,如果劇本創編過程中作者表述不清就無法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達出來,無法演繹出心目中的人物角色性格,因此,在劇本創編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獲得鍛煉,最終提高語言水平。學生缺乏足夠的語文知識積累,寫作時無素材可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學成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在教育戲劇課堂中,教師通過游戲和角色扮演方法,在枯燥的教學中融入趣味性元素,使學生在游戲中加強背誦,不斷進行文化和生活積累,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愛自然、關注社會、關心人生。
(三)角色表演,獲得思想和體驗。
教育戲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在編寫劇本的過程中帶入角色,逐漸學會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同時,一個成功的劇本需要學生進行正確的語言表達,學生在劇本編寫過程中鍛煉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劇本表演過程中,學生必須用心體會劇本思想和情感,充分挖掘劇本內涵并將其表現出來。也就是說,在劇本表演過程中,學生用另一個身份經歷著劇本中的每一件事,這些經歷的事情會在無形中內化為學生自己的體驗。這種體驗遠遠比多次重復閱讀課文獲得的體驗深刻。在教育戲劇課堂中,學生不停體驗著各種人物和各種生活,在超出自我的基礎上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問題。學生必然會文思泉涌,寫出高質量的好文章,提高語文閱讀學習成效。例如:閱讀課《雷雨》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一整節課進行文章研究和分析,教師印發一些課文補充性背景知識和資料。充分了解課文后,教師為學生講解課文特點和表演要領,并播放《項鏈》課本劇的表演片段,激發學生的創作才能,學生在課本劇的啟發下結合課文創作自己的劇本,在此過程中,可以發現想要過把“導演癮”的學生十分主動認真地鉆研教材,創作劇本,然后進行劇本表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看法,表現形式各不相同。
戲劇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能在很大程度上表現人性,教育作為培養生命和發展生命的重要途徑,戲劇和教育有很大共同點,關注生命是兩者共同的命題。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生命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引入 “教育戲劇”能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對教學效果的增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從根本上升華師生的生命質量,最終將新課標改革教學目標落到實處,促進學生生命發展。
歐美地區在四五十年前就開始興起教育戲劇,在今天已經發展成為普通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學習階段引入“教育戲劇”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趨勢,在我國,教育戲劇發展仍處于開端階段,需要教師加強創新,不斷變革,求新求異,提高語文教學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相信今后,教育戲劇會在我國教學實踐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我國普通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
[1]王新勝.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鄭明東.初中語文現代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內容確定的依據[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牟麗.高中語文選修課“小說與戲劇”模塊學業評價內容框架建構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
[4]陶笑瑩.教育戲劇與語文閱讀教學結合的研究綜述[J].中國校外教育,2013,29:116.
[5]李晶.韓軍“新語文教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4.
[6]楊帆.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3.
[7]牛玉鳳.人教版高中語文戲劇悲劇美的教學價值及實踐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4.
[8]王蕾.目前高中語文戲劇教學的問題及對策[D].陜西師范大學,2012.
海南省小學與幼兒教育研究基地項目“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項目編號:HNSK(JD)15-11);海南省教育廳高校教改項目 “教育戲劇視域下的《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Hnjg20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