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宣竹(江蘇師范大學 江蘇徐州 221000)
?
幼兒基本體操對幼兒身體形態影響的研究①
陶宣竹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徐州221000)
摘 要: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問卷法對基本體操進行了解和探究,將基本體操運用到對幼兒發展中。通過運用肺活量測試儀、心率測試儀、皮尺等測試儀器,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進行身體機能和身體形態的測驗,得出兩個組之間存在的明顯差別得出結論,結果表明基本體操對幼兒的心率和肺活量的發展都有明顯的好處,特別是在身高、臂長方面,胸圍、大腿圍、肩寬則呈現為均量增長,使幼兒身體更加勻稱、健康,形態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該文就促進幼兒基本體操的可持續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基本體操幼兒發展身體形態影響
通過調查研究表明:各學前教育機構只關注智力發展,卻很少重視幼兒體能的發展。現如今全民健身已成為時代的主題,作為一種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幼兒基本體操越來越受到重視,日益成為幼兒健身、健心、健美的最佳運動方式。為此,該文就幼兒生理、心理體育活動等特點進行分析,從而有針對性的編排一些相應的基本體操對幼兒進行訓練,從而通過實驗進行剖析基本體操對幼兒身體形態的影響。
幼兒的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長迅速。在此生長迅速期間,難免會由于生長過快而造成其身體發展的不均衡,為使幼兒的生長更加均衡我們提出了基本體操這一項目,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查閱以及實驗證明更加明確基本體操對幼兒生長的有利影響。
對于基本體操對幼兒發展的影響,大多數學者只重視基本體操對促進幼兒身體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以及提高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有明顯效果,而鮮少有對幼兒的心率以及肺活量方面的進展進行研究,以及研究基本體操對幼兒身體形態的影響。
1.1實驗對象
本實驗研究對象為徐州市早教幼兒機構兒童60名,其中女生30人,男生30人。實驗共分為兩組即對照組男生15人女生15人;實驗組男生15人,女生15人。訓練年限平均1.4年,平均年齡5.3歲。
1.2研究方法
本實驗通過抽取的徐州早教幼兒機構兒童60名,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身體形態如:身高、坐高、體重、頭圍、胸圍、臂圍、肩寬、臂長、上肢長、小腿長,均呈相似狀態,針對其身體狀態我們編排了幼兒基本體操,其每次訓練時間為持續30分鐘。本次編排的幼兒基本體操僅針對實驗組幼兒進行訓練。對照組的兒童則不進行相關訓練且只是按照普通幼兒發展的狀況發展。
測試指標:實驗為身體機能、身體形態三部分選取測試指標。身體機能:心率、肺活量身體形態:身高、坐高、體重、頭圍、胸圍、臂圍、肩寬、臂長、上肢長、小腿長。
測試儀器:肺活量測試儀、心率測試儀、皮尺。
1.3數據處理
所有的數據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組內配對樣本T檢驗和組間的獨立樣本T檢驗,P <0.05為顯著差異。
表1 實驗后的對照組和實驗組身體形態指標的比較
表2 實驗后的對照組和實驗組肺活量和心率指標的比較
經試驗測得,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身體形態指標、心率和肺活量都無顯著性差異。
通過表1可以發現,實驗組幼兒與對照組幼兒相比,心率也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肺活量明顯增大,由此可見基本體操對幼兒的心率和肺活量的發展都有明顯的好處。
從表2中得出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童相比,各個指標均有明顯的區別,特別是在身高、臂長方面,實驗組的指標提高較對照組呈現出顯著性差異,胸圍、大腿圍、肩寬則呈現為均量增長,使幼兒身體更加勻稱、健康,形態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自幼兒基本體操在全國推廣以來,許多幼兒園將基本體操作為幼兒體育教育和身體鍛煉的重要內容列入教育計劃,如晨間操、課間操、幼兒園會操等,與此同時,還自編了幼兒花式操等內容,豐富了幼兒體育活動。不少幼兒園成立了專門的“幼兒基本體操”興趣小組,積極開展基本體操活動;并把基本體操作為“六一”兒童節的傳統表演項目,讓全體幼兒都參加,使幼兒享受基本體操的快樂[1]。
基本體操作為幼兒體育教育和身體鍛煉的重要內容,是指以學齡前兒童為主要對象,以徒手操動作為主,輔以簡單的技巧動作,加上形式多樣的隊形變化和造型,配上節奏鮮明而歡快的音樂,集體團結協作完成的一種體育活動[2]。
幼兒基本體操有嚴格、的要求,成套動作的編排中要有高超的技藝和一定數量的難度動作。必須在音樂的伴奏下、規定的時間、場地的條件下,合理地運用器械與身體動作協調一致,配合完成以美為生命的團體或個人的成套動作[3]。
在訓練中通過對幼兒為培養正確的坐姿和文雅、健美的站立基本姿態,選用椅子為練習工具,達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舉止規范,培養挺拔的體形體態的目的而創編了坐、站立姿態操。選用
(1)充分重視幼兒基本體操的作用,力求基本體操的平衡發展,明確基本體操的發展方向,健全基本體操的組織管理形式;從而,促進基本體操全面發展。
(2)教練員應充分了解幼兒身體素質的局限性,在編排動作[4]時要嚴格按照符合幼兒身體所能承受的范圍標準,在訓練過程中注意將音樂、趣味融合到動作之中以提高幼兒對基本體操學習的興趣。
(3)在訓練中應充分注重幼兒的膳食營養,合理的訓練搭配營養的膳食,對幼兒身體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桂玲.師范院校體育系體操普修課設置構想[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1,23(4):3-4.
[2]李桂嶺.論體育欣賞與素質教育[J].體育科研,2002,21(4):8-9.
[3]李桂林,高文清.談髖關節在體操技術中的作用[J].遼寧體育科技,2002(6):5-6.
[4]徐紀雷.兩種力量訓練方法對核心部位肌群力量變化的影響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2.
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5(a)-0068-02
作者簡介:①陶宣竹(1991,5—),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