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韻
(新余市網信辦,江西 新余 338000)
淺談新媒體時代如何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周 韻
(新余市網信辦,江西 新余 338000)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給傳統媒體的存在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影響了媒介輿論生態環境的構成,同時也推動了媒介融合發展的趨勢。整合新聞媒體資源,促進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創造更多形態多樣的新型主流媒體,是當今媒介輿論生態環境的客觀要求。在新的媒介生態環境下,媒體人要抓住時機,不斷推動媒介創新發展,尋求媒體融合發展多樣化道路,構建生態和諧的媒介輿論環境,牢牢把握好輿論宣傳的主動權。本文分析了新媒體時代媒體融合發展的必要性,探索了新媒體時代媒體融合發展的具體途徑,希望能夠為媒介融合發展提供借鑒作用。
新媒體;媒體融合發展;途徑
新媒體的發展,已經從多個方面對現有的媒介輿論生態環境產生了沖擊,同時也推動了媒介融合發展的趨勢。整合新聞媒體資源,促進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創造更多形態多樣的新型主流媒體,是當今媒介輿論生態環境的客觀要求。在新的媒介生態環境下,媒體人要抓住時機,不斷推動媒介創新發展,尋求媒體融合發展多樣化道路,構建生態和諧的媒介輿論環境,牢牢把握好輿論宣傳的主動權。
在發展迅速的新媒體時代,多種多樣的新技術帶來的多種媒體形態給媒體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尤其是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和無線通訊網等渠道在媒體發展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字電視和移動手機終端在受眾中越來越得到廣泛應用。新媒體時代,新聞信息的內容和生產方式發生了很多變化,不斷催生出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形式混合的信息內容,傳播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信息發布的速度越來越快,傳播內容越來越具有個性化特點,不斷增加了受眾對信息內容和接受方式的選擇多樣性。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應用和推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受眾選擇新媒體作為接受信息接受的最佳方式,這就給新媒體時代思考媒體融合發展帶來了眾多啟發和思考意義。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廣泛發展,我國公共輿論生態格局也發揮了很大的變化,新媒體以自己的方式影響著輿論的議程設置和輿論能力,對傳統媒體的輿論引導功能發起了挑戰。依托互聯網產生并發展的新媒體,在意識形態領域中,逐漸發展成為媒介輿論產生和興起的主戰場,對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我國社會處于社會轉型的時期,面臨著社會思潮變化多、人們思想多樣化、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等問題,這就需要傳統媒體積極融合新媒體的發展,構建媒介融合的發展形勢,為維護社會穩定和輿論安全環境創作條件。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可以優勢互補,分別借助各自的優勢,在媒介融合發展態勢中,實現比翼氣氛、利益共享,最終實現媒介融合的共同發展,發揮好媒介在輿論引導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對于媒體人來說,在新媒體時代更要從較高的角度和全面的觀點,來看待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關系,認識到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各自優勢,從而使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獲益。
(一)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優勢
在新媒體時代尋求媒介融合發展道路,不能一味單純地發展新媒體,而完全忽視傳統媒體的客觀存在價值,而是要合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的優勢,充分借助傳統媒體在長時間內形成的優勢力量,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共同融合發展的道路。雖然近些年來,新媒體的發展態勢很猛,但是必須承認新媒體發展確實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如新媒體的可信度差、權威性不夠、內容趨同化、整體公信力不及傳統媒體發展等。在現有的傳播環境下,新媒體還沒有能力做到完全依靠其自身的發展,去維護社會整個社會的輿論生態環境健康持續發展。傳統媒體雖然面臨著新媒體的沖擊,但是它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在一定時間內是不會消失的,如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力和公信力。新媒體的信息來源大多數都來自傳統媒體,甚至有些信息直接復制粘貼于傳統媒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新媒體的內容生產對傳統媒體有著很強的依附性。傳統媒體采寫新聞依靠的是專業化的新聞傳播工作者,他們有著專業的媒體信息生產知識和實踐經驗,具有專業的新聞采編隊伍,在受眾當中積累了較高的知名度,這是新媒體時代媒介融合發展中不可忽視的方面。傳統媒體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在受眾當中積攢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具有很好的品牌形象,這都是新媒體在媒體融合發展中無法比擬的,再加上傳統媒體專業化的新聞傳播理念和思想,與社會各界積累了廣泛的人脈資源,所以新媒體時代尋求媒介融合發展途徑,不能忽視傳統媒體的優勢所在。
(二)運用新技術,打開新思維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已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傳統媒體面對新媒體的挑戰,不應只是逃避和焦慮,而是要以積極的心態去尋求改變,積極擁抱新技術,運用創新的開放思維,不斷轉變觀念,用創新的思路堅守好輿論陣地,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良性互動。在積極尋求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始終不能忽視人才的培養,媒體人要培養起能夠符合媒介融合發展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眾對媒介內容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文字內容的簡潔性和概括性要求甚高,閱讀和收看的主動權大部分都掌握在受眾手中。這對媒體人而言,就需要媒體人不僅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更要很好地掌握圖片和視頻編輯技術,培養自身的大數據意識,不斷增強自身對新媒體信息的解讀能力。對于媒體管理者來說,更是要增強自身的管理能力,能夠在復雜的媒介發展環境中,敢于決斷和承擔風險,尋求媒介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在媒介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實現新的突破。
[1] 劉瀅,吳長偉.媒體融合的問題解析[J].中國記者,2009(04).
[2] 周笑.新老媒體融合路徑的社會學思考與經濟學觀察[J].視聽界,2009(06).
[3] 張璐嘉.中國媒體融合發展芻議[J].新聞傳播,2009(11).
[4] 崔坤艷,李茂民.三網融合背景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依存度分析[J].今傳媒.
[5] 楊娟.中國媒介生產融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G206.2
A
1674-8883(2015)15-0122-01
周韻(1984—),女,江西吉安人,公共管理碩士,新余市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