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曼琪(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院)
穿越劇熱播現象的女性主義闡釋
裴曼琪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院)
摘 要:穿越劇火爆銀屏,使其成為學術領域關注的大眾娛樂現象,而其迅猛的傳播也蘊含著深厚的性別文化內涵。在穿越劇這種娛樂形式以特有的包裝形式、敘事技巧、娛樂手段將性別差異包裝成極為悅人的娛樂產品,使得作為的女性受眾保持高度投入并樂此不疲地徜徉在這種文化現象之中。
關鍵詞:女性主義;穿越??;電視劇
社會性別與權力一起,通過各種各樣的社會性別機制和多樣的制度性話語進行著社會意義的再現與建構。在社會表達機制中亦為女性留下一片場域和舞臺,成為了他們妥協的陣地。這一妥協的陣地在近年來,表現在很多媒介創作者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曾經被冷落的女性身上,致力于挖掘她們的精神世界,描繪她們的生活圖景。女性描寫逐漸在傳統文化的擠壓下滲透出女性尋求解放的呼喚,而男性話語權也調整了表現的策略,在電視劇中構建地更為隱蔽。在穿越劇的收視行為中女性受眾肯定了這種性別構建的形式和元素,或認同或否定她們在真實社會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并通過代入式的想象積極地建構她們的愉悅體驗和愿望。這種愿望,作為一種“女性的”話語,通過假定、詼諧、娛樂的方式顛覆了有關男權文化的多種定義,也反應了女性對當下某些現實狀況的不滿和對性別權力的幻想。
穿越劇帶有明顯的奇幻色彩,看似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但女性觀眾與劇中女性角色會擁有一些相同的要素,如生活經驗、婚姻狀況甚至情緒狀態,從而實現個人代入以及情感的釋放。其實女性受眾的注意力也往往投置在這些情感共同點上,當劇中人物替自身完成現實中未完成的事,如反面角色的跋扈受到遏制,正面角色的崛起等等,都使得女性受眾在現實中受壓抑的情感得到了暢快的宣泄,達到觀看劇集時的高峰體驗,情感釋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穿越劇中之所以將現代人的雕蟲小技刻畫成為古代令人瞠目結舌的本領,是為了滿足現代社會缺乏主體特征的人實現個人的價值?,F代科技使人們缺乏多樣化的思想,每個人在千篇一律的社會中很難獲得展示和認同,但是穿越后的主人公在曾經那個相對落后的年代里個體價值得到了充分的呈現和認可。對女性受眾而言正是回歸過去,即便只是一個歷史外殼的遐想,可以幫助她們抒發在當今社會個人認同感缺失的壓迫感。在歷史發展進步的觀念之下,女性受眾身為現代人獲得了驕傲的首肯,這便是是現代文明戰勝封建落后時代的話語邏輯所創造的優越感。這種不需要太多附加條件的勝利,替代性的滿足了女性受眾對于成功和實現個人價值的需求。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男性占據著大部分的話語權,使女性在歷史的描繪中被遮蔽,甚至消解?,F代穿越劇恰恰突破了男性所書寫歷史的宏大與剛性,加入了更多情感體驗、浪漫幻想,以女性特有的氣質將歷史變得柔媚。穿越劇借用男性書寫歷史中的真實事件,添加了女性觀眾的認知與想象,通過戲仿的手段將男性書寫的歷史更好地納入了女性的認知體系之中。穿越劇本身是對現代女性不如意的現實感受一種文學性的表述,因此這種對歷史的僭越應當放在現實主義的敘事中來理解,而不是在與真實歷史的比較中否定這種僭越的意義,因為女性受眾正是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參與歷史,表達了自我書寫的欲望,發掘出自己在歷史長河中長久被壓抑后需要釋放的能量。
現代社會家庭中由親情關系為基礎建構的性別關系已經取代了以男性權威為導向的性別關系,而親情關系中的性別權力傾斜相較于過去男權壓迫的表現形式顯得更為隱秘。
在穿越劇中,固有的家庭環境受到了挑戰。女主角在面對眾多男性角色的欽慕與示愛時,所采取的態度都傾向于猶豫不決。這些現象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從一而終的傳統愛情觀念和家庭觀念。而女性受眾對穿越劇中這樣的愛情觀卻未曾摒棄,更多女性受眾所持有的艷羨的態度表達了女性認可了以女性自主、自信地爭取自己的幸福,甚至來反抗家庭環境無形的壓迫感,這種劇情顯示出家庭中男性主導所暴露出的缺陷。在這里,女性觀眾的趣味不僅來自于對男權的顛覆,更來自于女性角色對家庭權力關系傾斜的角度的掌控。
然而,盡管一大批受到婦女解放運動影響的新時期媒體人試圖塑造女性意識覺醒的女性形象,但其覺醒帶有明顯的片面性與不徹底性,在短暫的覺醒之后又難以避免地重回到男性主導的女性形象之中。英國藝術批評家約翰·伯格曾指出:“男性多行動,女性多展示。男人看女人,而女人則看自己被別人看?!痹谶@種具有明顯主體意識的“看”的行為背后蘊含著一種難以察覺的權力關系。穿越劇在整體情節中所塑造但女性景觀,正是傳統社會中融匯多種傳統美德于一身、謙卑、勤勞、被動的女性形象。甚至于在整個大環境下,穿越劇中的女性被動、停滯、無力通過自身實現個人愿景、構建美好生活,因此她們不得不仰仗、依靠男性的力量完成自我價值的構建,無奈淪陷于對男性的爭奪之中。然而這卻沒有引起女性觀眾的反抗,她們隨著男性的這種飽含權利色彩的目光,認同了對女性美的塑造,也使女性自覺地按照男性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去完成自我的塑造,并在這樣的合謀中獲得了快感與樂趣。所以說女性劇集的流行并不能代表女性意識的蘇醒。
參考文獻:
[1]弓旭.六六電視劇女性形象研究【D】山西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