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碩(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
電視剪輯關鍵問題分析
徐 碩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
摘 要:電視剪輯是電視節目最終呈現的重要藝術過程。電視剪輯需要將大量的攝影素材進行重新選取與排序,為電視節目營造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其對電視節目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進行電視剪輯的幾個重要步驟進行分析。
關鍵詞:電視剪輯;鏡頭;音樂;風格
1.1事物的客觀規律
現實中萬物都遵循客觀的規律運動發展著,在電視剪輯中就可以運用到這個規律,使其成為電視剪輯中鏡頭排序的一個依據。例如在主打山水風景,展現當地秀麗風情的節目中,拍攝素材中囊括了瀑布、溪水中景、游客在溪流游玩、紅葉順流漂走特寫、航拍湖泊、遠山大景、滿山紅葉中景等。雖然乍看之下并無特點,但是若是將上述順序通過其內在邏輯做一個更加細膩的調整,即山上的樹葉紅了,紅葉凋落在山澗溪水中,溪水流淌,最后匯成湖泊的順序,調整為遠山大景、滿山紅葉中景、紅葉順流漂走特寫、溪水中景、瀑布、游客在溪流游玩、航拍湖泊,形成了一個漸進的過程,效果將大不一樣。這是因為紅葉所在的特殊環境當中,既包含了漂流的溪水,在呈現紅葉順流而下的場景時也能將漫山遍野盡收眼底,從山上的溪水順流而下至人們游玩的地方,從山上到湖泊就這樣自然地得到了銜接,使畫面更加流暢。
1.2按照生活習慣演進的空間概念
鏡頭記錄的點點滴滴可以通過編輯處理自由地進行空間概念的轉換,生動形象的畫面感是鏡頭語言最大的優勢,后期編輯則好像神之手一樣可以隨意打破這種畫面的順序,為觀眾展現出創新的熒幕空間。而這種創新也并不是隨意捏造隨意安排的,因為編輯的目的主要是為觀眾傳達一個完整連續的故事,因此,除了上述按照客觀規律的順序之外,也可以根據人們日常生活的習慣進行重組與排列。
1.3音樂的節奏
除了上述兩點電視剪輯的依據之外,還有很多手法可以利用,例如鏡頭軸線、色調、運動方式等,其中音樂也是一個重要根據。音樂在電視節目中作為重要背景,對渲染節目氣氛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在進行電視剪輯處理時,有效地讓鏡頭畫面與音樂協調地融合在一起也是成功達到節目效果的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在一部有音樂背景的片子當中,都會按照音樂節奏的強弱來對鏡頭的剪輯與組接進行處理,例如在強節奏音樂的重音處,可選擇急推鏡頭或硬切;滑音處,可選用推或拉鏡頭。
在電視節目剪輯中,傳統的鏡頭過渡包含了淡入、淡出、硬切、軟切、閃白等處理技巧,此外還有非編帶來的各種劃像、二維和三維特技。
淡入、淡出通常用于全片或段落的開始和結束;硬切,又稱為無技巧切換,也就是鏡頭與鏡頭直接相接;軟切,術語稱為疊化,是兩個鏡頭重疊漸隱漸出,更多地表示一種時空的變換,比如時間的轉換,以及回憶和幻想等;俗稱為“閃白”的轉場,其實就是以白色為背景的淡入淡出,也常常用于回憶或夢境等,有時也用于有強調意味的特殊轉場;劃像更多用于表現相同時間內,不同空間平行發展的事件的轉換,表示地點、場景的變化。二維和三維特技除了也能達到劃像所表達的效果外,還可以起到特殊轉場和某種強調意味的剪輯作用。
硬切,雖然被稱作無技巧的剪輯,但是,如何用好和用巧卻大有講究。由于兩個鏡頭直接相接,視覺上會產生跳躍感,形成相應的鏡頭節奏。根據這一特性,在需要節奏快的電視片中,剪輯上應該多用硬切,多用短鏡頭。很多形象片、招商片、企業和產品介紹片屬于這一類。在電視片的高潮和情緒渲染部分,鏡頭切換的節奏也應該相對比較快,特別是鼓點明顯的背景音樂,每一個節拍的鼓點之處就是一個接點,就是鏡頭的轉換之處,這樣有明顯的節奏效果。硬切用活了也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巧妙的轉場技巧,達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電視節目種類繁多,不同節目的主題與體裁都大不相同,無論什么題材的節目,都具備一種屬于自己的表現風格,都會對節目效果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即使是同一種類的電視節目,也可以展現出獨屬于自己的表現特色。
節目的剪輯技術可以通過學習和經驗的累積得到不斷的提升與進步,對于一部電視作品來說,剪輯不僅是對于知識和技巧的展現,同時剪輯也應具備與規律和技巧同步的審美情懷。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與應用,電視編輯處理中也在不斷融入新的高科技設備,剪輯人員可以方便地利用設備和軟件實現多種形式的藝術效果,這些現成的特技模板為剪輯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另外,在現代花樣繁多的特效技術背后,對二維、三維特技的濫用成為普遍現象,認為特效做得多就是好作品的誤區正在侵蝕著剪輯師們原有的對剪輯藝術的審美。毫無章法的特技濫用,會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思想與藝術對觀眾的傳遞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靖宇.如何掌握電視剪輯藝術的操作技巧[J].新聞傳播,2013,(12).
[2]楊曉雪.新形勢下電視節目后期的剪輯技巧初探[J].新聞研究導刊,2015,(7).
[3]楊海欣.新形勢下電視節目后期的剪輯技巧初探[J].神州,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