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園園,何嬋鳳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婦產科,上海 201599)
由于醫療技術的進步和醫療觀念的改變,導致剖宮產指征放寬,我國的剖宮產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瘢痕子宮計劃外妊娠或因其他原因需終止妊娠的病例明顯增加[1]。隨著流產藥物安全性的提高,藥物流產已逐漸代替手術成為臨床終止妊娠的主要方式[2]。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中期妊娠引產方法為利凡諾羊膜腔內注射引產,可是利凡諾所引發的宮縮不是子宮自發性收縮,在加上中期妊娠孕婦宮頸成熟度不夠、瘢痕子宮本身比較薄弱等原因,極易出現宮縮強直、宮頸破裂甚至是子宮破裂[3]。我院將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諾用于瘢痕子宮患者中期妊娠引產,縮短了引產時間,降低了妊娠物殘留率及清宮率,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效果優良?,F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中期引產的瘢痕子宮患者8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20~40歲,孕周在18~24周;②患者無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合并癥;③B超測定胎兒雙頂徑均在35mm以上;④患者凝血正常,非過敏體質,生殖道正常;⑤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產次、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引產方法:兩組患者均在入院且基本指標穩定后實施引產。對照組按常規進行穿刺,等到有羊水回吸后,向羊膜腔內注射100mg利諾凡(青海制藥廠)[4]。實驗組患者則第1天上午9點首次口服米非司酮100mg(25mg/片),第2天用藥方法同第1天,第2天下午行羊膜腔內利凡諾100mg注射術[5],2次服藥前后均空腹2h(禁食、禁水)。如果引產時流產不全,陰道流血超過500mL,,則需立即進行清宮處理,其余引產者則在術后第3天做B超檢查,如果有妊娠殘留物則進行清宮處理。
1.3 療效評定標準:引產成功:孕婦注射利凡諾后72h內胎兒、胎盤等順利排出體外或者采用清宮術后殘留順利排出體外者。否則視為引產失敗。疼痛程度:Ⅰ級稍感不適;Ⅱ級輕痛,可以忍耐;Ⅲ級中痛,難忍;Ⅳ級重度疼痛,難以忍耐。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引產過程中情況比較:實驗組患者用藥后至宮縮和分娩的時間短,總產程花費時間少,引產成功率高,與對照組相比,以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兩組患者引產過程中情況比較±s)

表1兩組患者引產過程中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用藥至宮縮時間(h)用藥至分娩時間(h) 總產程(h) 引產成功率[n(%)]實驗組 40 23.44±10.43 34.25±9.86 6.12±2.87 40(100)對照組 40 32.61±19.43 45.07±111.15 18.38±8.13 38(95.00)T 值 - 5.22 4.98 5.36 4.34 P 值 - 0.01 0.03 0.02 0.04
2.2 兩組患者服藥后情況比較:實驗組患者的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胎盤胎膜殘留率低,對軟產道的損傷幾乎可以忽略,以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服藥后后情況比較 n(%)
2.3 兩組患者引產中疼痛程度比較:總體來說,實驗 組的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

表3 兩組患者引產中疼痛程度比較 (n)
目前中期妊娠引產的首選藥物是利凡諾,但容易引起蛻膜殘留、宮腔感染等并發癥,使孕婦二次受苦,影響引產效果。其作用機制是損傷胚胎滋養葉細胞,使胎盤絨毛變性壞死,同時可以達到使蛻膜變性壞死,剝離蛻膜的作用。通過改變前列腺激素的含量,從而促進子宮收縮,使胎兒中毒死亡,進而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有研究報道,利凡諾引產的成功率高達95%,總產程為38~48h。不過,這種方法是由利凡諾強制引發宮縮,容易造成宮縮不協調、胎盤胎膜殘留等不良后果,胎兒胎盤娩出后患者需進一步清宮處理。再加上瘢痕子宮患者本身的子宮比較脆弱,彈性降低、脆性增加,引產過程中容易引發原疤痕破裂、大出血等癥狀。子宮長時間劇烈收縮,再加上中期妊娠孕婦宮頸本身韌性不足,容易導致宮頸水腫、破裂,嚴重者還會出現后穹窿破裂等,瘢痕子宮患者甚至有可能出現子宮破裂的風險。因而,我院一直致力于探尋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適用于中期妊娠引產的治療方法。有資料顯示,米非司酮能高效結合孕酮受體,從而阻斷了孕激素活性,同時可以使蛻膜變形,降解宮頸膠原纖維,進一步軟化宮頸,從而使宮頸和宮口擴張,利于胎兒排除體外。同時米非司酮還能降低子宮對縮宮素等激素的敏感度,從而誘發子宮收縮。因為米非司酮具有可以促進宮頸成熟并軟化的特性,所以它可以減輕孕婦的疼痛感,縮短產程,降低子宮疤痕破裂、宮頸裂傷的風險。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用藥后至宮縮和分娩的時間短,總產程花費時間少,引產成功率高,與對照組相比,以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米非司酮能誘發子宮正常宮縮,從而減少服藥至分娩的時間。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實驗組患者的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從胎盤胎膜殘留和軟產道損傷方面來說,實驗組手術效果更優,以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米非司酮能促進宮頸、宮口擴張,更利于胎兒排出體外。實驗組的疼痛程度總體輕于對照組。
[1] 周佳任,宋雙,李輝.米非司酮聯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內引產術用于瘢痕子宮妊娠中期引產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4,18(37):68~70.
[2] 黃小清,李紅,潘雪梅.兩種不同方式終止妊娠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1,3(17):381~383.
[3] 張立英,尚廷慧.疤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3種方法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29(19):73~74.
[4] 岳素新.米非司酮應用于利凡諾中期妊娠引產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3,22:17~18.
[5] 霍燕.瘢痕子宮中期引產的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2,3(28):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