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東眉,孫 欣,莫永良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西 梧州 543002)
急性中毒是急診常見的急危重癥,由于中毒造成的昏迷、抽搐等給洗胃增加了極大的風險,因此吸入性肺炎等洗胃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嚴重的情況下會加重洗胃患者的病情甚至造成其死亡[1]。本研究對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探討了持續負壓吸引下洗胃在急性中毒病人搶救中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中毒患者,所有患者的中毒發生時間均在15min-6h以內[2]。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即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在14-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8±10.2)歲。在中毒類型方面,8例患者為有機磷中毒,2例患者為菊酯類中毒,6例患者為滅鼠藥中毒,1例患者為酒精中毒,10例患者為鎮靜催眠及精神病藥物中毒,3例患者為其他中毒;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16-83歲,平均年齡為(49.6±10.5)歲。在中毒類型方面,11例患者為有機磷中毒,3例患者為菊酯類中毒,4例患者為滅鼠藥中毒,2例患者為酒精中毒,8例患者為鎮靜催眠及精神病藥物中毒,2例患者為其他中毒。兩組患者各基線資料均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傳統洗胃方法治療,運用電動洗胃機清水對本組患者洗胃,直到具有澄清的洗胃液,且液體沒有大蒜味,通常情況下運用10-20L的水。同時讓患者服用解毒劑阿托品等,并給予患者對癥支持療法治療[3]。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持續負壓吸引下洗胃。為本組患者留置胃管將負壓吸引器連接起來,借助胃管將250mL的生理鹽水灌注到患者胃內,然后再運用負壓吸引器及時引出患者胃內殘留毒物及反分泌胃液,對胃腔進行反復沖洗,每次4h,持續2-3d后將胃管拔出。在反復洗胃過程中,應該保持胃管固定和通暢的引流,首先將胃液抽吸出來,將胃管在胃內確定下來之后進行灌洗,保持注入量等于引出量,對負壓吸引器進行及時的調整,以使其持續處于負壓引流狀態。對兩組患者的引流液顏色、氣味等變化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及時處理尋找到的異常情況[4]。
1.3 統計學處理: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上述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的洗胃時間、洗胃液量和插管一次成功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洗胃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洗胃液量明顯比對照組少(P<0.05),插管一次成功率96.7%(29/30)明顯比對照組高70%(21/30)(P<0.05)。具體見表 1。
2.2 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的阿托品化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阿托品總用量明顯比對照組少(P<0.05),反跳發生率、死亡率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洗胃時間、洗胃液量和插管一次成功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比較
2.3 兩組患者的洗胃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洗胃不良反應發生率3.3%(1/30)明顯比對照組 70%(21/30)低 P<0.05。具體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的洗胃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n(%)
3.1 急性中毒時應遵循的原則:急性中毒雖然多發于意外事故或突發事件過程中,比較少見,但是病情發生急劇,病癥比較嚴重,如果搶救治療的不及時或方法不當,都會造成嚴重后果。所以,對急性中毒患者搶救治療時,應依據以下幾條原則:盡可能迅速、準確地判斷出中毒的原因;防止毒物繼續侵入體內,并且使已進入體內的毒物盡快排出;維持主要臟器的功能;使用解毒劑、驅毒劑進行解毒治療;加強護理;對于慢性中毒,除了治療,有條件的應該盡快使患者脫離原生產、工作環境,待好轉后再回原生產崗位。
3.2 傳統洗胃方法在急性中毒病人搶救中的局限性:在臨床搶救急性中毒患者的過程中,洗胃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手段,但是對于危重中毒患者來說,通常情況下洗胃會具有一定的風險。首先,胃管會直接而深刻地影響著起到的通暢性,如果重度昏迷患者并發了呼吸衰竭,那么在插胃管的過程中通常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對洗胃成功及徹底性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同時,呼吸道阻塞及急性化學性損傷會在胃內容物、毒物及洗胃液向肺內返流吸入的情況下發生,引發吸入性肺炎,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引發窒息等嚴重并發癥;其次,喉痙攣及水腫會在胃管誤插入氣管及喉部的刺激下發生,造成患者呼吸困難,也造成臨床醫護人員很難完成插管工作;第三,由于延長了洗胃時間,甚至中斷了洗胃,因此增加了胃內吸收致毒物的量,從而加重患者的中毒程度[5]。
3.3 持續負壓吸引下洗胃在急性中毒病人搶救中的價值:在反復洗胃過程中運用負壓吸引器持續胃腸減壓引流能夠不斷引流出濃度較高的有機磷農藥的胃、十二指腸液,及時吸引反分泌向胃液進入的有機磷農藥等,從而從源頭上將有機磷農藥向身體進入的途徑阻斷,促進患者血液清除有機磷毒物速度的加快及毒物吸收的極大減少,從而將反跳及阿托品用量減少到最低限度,獲取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6]。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洗胃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洗胃液量明顯比對照組少(P<0.05),插管一次成功率96.7%(29/30)明顯比對照組高70%(21/30)(P<0.05);觀察組患者的阿托品化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阿托品總用量明顯比對照組少(P<0.05),反跳發生率、死亡率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患者的洗胃不良反應發生率3.3%(1/30)明顯比對照組 70%(21/30)低(P<0.05),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持續負壓吸引下洗胃在急性中毒病人搶救中能夠顯著縮短患者的洗胃時間、阿托品化時間及住院時間,極大減少洗胃液量,顯著提升插管一次成功率,將患者的洗胃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1] 范志紅,嚴芳琴.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病人長托寧小劑量維持給藥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2,26(10B):2746-2747.
[2] 田娜,鄭晨.重復洗胃法在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中應用與護理[J].中國當代醫生,2010,17(13):132-133.
[3] 何正康.高順忠.有機鱗農藥中毒62例搶救體會[J].吉林醫藥,2009,30(12):1193.
[4] 袁紹倫,黃義才,姚石柱.急性有機磷中毒心肺復蘇7例臨床分析[J].臨床急診雜志,2008,9(4):254-255.
[5] 何東秀.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治療中阿托品依賴現象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09,9(2):68-69.
[6] 楊露,海峰.氣管插管與洗胃同時進行搶救急性中毒性昏迷患者 40 例[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