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勝
前段時間,西安某幼兒因為爸爸開走了豐田霸道越野車,無 “豪車”接送而鬧著不上幼兒園。這也許不是一個個例,而成為孩子們攀比炫富的表現。 “不用霸道車送我就不上學”的撒嬌與任性,折射的卻是時下社會令人擔憂的家教誤區以及拼爹的不良表現。
其實,孩子們的攀比炫富何止于對交通工具的苛刻選擇,更顯露于高檔玩具、品牌用具、新款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個層面。由于孩子們不過是依賴父母供養的純消費者群體,其所有的炫富資本無不來自于“拼爹”的底氣。這也從一個層面反映出孩子們思維觀念和價值取向與其父母及社會的失當表現不無關聯。
鑒于功利化思想的大行其道,現實生活中人們顯尊比闊的事例俯仰皆是。豪車盛宴何嘗不是身份的象征和富有的彰顯,擁有“一分價位一分尊貴”心態者又何止有車一族?以“車接送孩子上下學”為例,公車接送透視的是“權利”,豪車接送顯擺的是“實力”,“講排場”的又何止是下一代?這一切都是拼爹的具體表現。
嚴格說,“攀比”未必就是貶義詞,畢竟有比較才有鑒別與進步,問題的關鍵在于攀什么,怎樣比。正確的家教應該規避對孩子圖享樂、慕虛榮、不耐挫的言行誤導,多些比學習、比助人、比家務的正面引領,至于對“財富”的認知引導,應秉持淡漠功利、艱苦奮斗以及取之有道等家教理念。
攀比炫富是兒童病,更是社會病。摒棄孩子攀比心理,不僅需要矯正由父母主導的“小家教”,更需構建淡化功利的社會“大環境”,每個公民都是社會大家庭不可忽視的“家教”成員,其趨好向善的身體力行會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產生正效應,反之則產生負面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拼爹”正是攀比炫富的極端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