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俠
一個印度挑水工有兩個水罐,一個水罐有一條裂縫,另一個水罐則完好無損。完好無損的水罐總能把水從遠遠的小溪運到主人家,而那個破損的水罐在到達目的地時,里面只能剩下半罐水。那個完好的水罐不禁為自己的成就和完美感到驕傲。那個可憐的有裂縫的水罐則因自己天生的裂痕感到慚愧和自卑。兩年后的一天,有裂縫的水罐在小溪邊對挑水人說:“我為自己感到慚愧,我想向你道歉。”挑水人問:“你為什么要感到慚愧?”水罐說:“在過去的兩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從我的裂縫中滲出,我只能運半罐水。你盡了自己的全力,卻沒有得到你應得的回報。”挑水人聽后說:“在我們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看看小路旁那些美麗的花兒。”再次上山時,破水罐看著太陽正照著小路旁邊那些燦爛的鮮花,這美好的景象使有裂縫的水罐感到一絲快樂。挑水人說:“難道你沒有注意到剛才那些美麗的花兒只長在你這邊,并沒有長在完美的水罐那邊嗎?那是因為我早知道你有裂縫,并在路邊撒下了花籽。每天我們從小溪邊回來的時候,你澆灌著它們。在這兩年中,我就摘下這些美麗的花去裝飾主人的桌子,或者送給我心愛的姑娘。如果沒有你,主人的家不會顯得如此溫馨,我的愛情也不會如此甜蜜,我還要好好感謝你呢!”
世界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他們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同理,每個學生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點,有些學生因此而自卑。作為班主任,應該像上述的那個“挑水工”一樣,用一雙慧眼及時去發現問題學生的長處,并抓住教育契機,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讓學生發現自身的價值,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綠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芬芳,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尊嚴與價值。世人已經習慣以實用功利的價值觀去評判人和物。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不應該讓烏龜和兔子賽跑。烏龜是水上運動員,兔子是跑步運動員,怎么可以用烏龜的短處去比兔子的長處呢?對待學生也是如此,班主任不能用某個學生的短處去比別人的長處,那樣會使他們變得自卑。破水罐只能運半罐水,這是它的缺點。但破水罐可以澆灌路邊美麗的花朵,使從小溪邊到主人家的路上一路花香,這又是它的優點。所以,班主任要滿腔熱忱地善用“破罐”的優點,化劣勢為優勢。
愛,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反之,則可能泯滅學生的天才。班主任對問題生要充滿愛心和信任。教育家夏丐尊認為:“教育沒有情愛,就成了無水之池。”班主任要經常與學生交心,做他們的知心朋友。環境可以改造人,學生生活環境主要是學校,但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有時甚于學校教育。班主任要爭取班干部、家長、社區等多方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在犯錯誤的學生面前,困難的不是批評,不是指責,更不是數落他的一系列錯誤,而是找出他的錯誤的對立面——長處,才算是找到了錯誤的克星”。誠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要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那樣極為小心地對待學生,對他們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給予滿腔熱情的支持,對他們的點滴進步更應該給予肯定。”美國著名作家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中最本質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贊賞”,充分表明了贊揚所具有的獨特教育方式的魅力。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表揚和賞識,尤其對問題生更要高看一眼,尊重他們,賞識他們,揚其長,補其短,激其志,壯其威。
學生的成長是一場馬拉松賽跑,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奔跑在前,贏得第一。他們有的拼搏不息,卻無緣獎牌;有的坐在路邊鼓掌,為別人送去贊美。其實,贏得獎牌的是風景,坐在路邊鼓掌的也是風景,他們一起構成了社會和諧的美。可我們常被領獎臺上的光耀遮蔽了雙眼,忘記了路邊的鼓掌人,那些不起眼的存在者。老師們,當戒之。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