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然

作為一家國內A股上市公司,其營收68%以上卻來自海外。與此同時,為了讓傳統、冰冷的醫療器械走向時尚、智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以至于公司連續兩年虧損,瀕臨“ST”。九安醫療(002432.SZ)看起來是一家不走尋常路的企業。
公司在德國、美國都設有常駐機構,董事長劉毅頻繁往來于這幾個國家,參加會展、主持研發和營銷工作,甚至連其最重要的子公司ihealth,也注冊在美國加州山景城,其研發工作大多依托了美國的技術人才。
劉毅對于醫療器械行業,持有著不同于多數同行的判斷和發展路徑規劃。于是我們看到,一家傳統的血壓儀、血糖儀等醫療器械代工制造企業,正在向智能化、消費電子化、互聯網入口化、數據化快速發展。
明明有著穩定的市場份額和代工利潤,卻選擇這樣一條看似“時尚前沿”但投入巨大的道路。固守還是創新,先驅抑或先烈,劉毅做的選擇,究竟對錯與否?
血糖儀、血壓儀主要的客戶群體還是中老年人。將面向這一群體的產品,進行最前沿的互聯網化改造,存在著一定風險。即使是國際行業龍頭歐姆龍,在其官網商城上,也難以尋得基于互聯網開發的新型產品。
但包括醫療器械在內的硬件智能化可謂大勢所趨。如今硬件智能化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九安醫療想要憑借一己之力,將這個全新賣點拓展至所有家庭,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劉毅選擇將目標消費人群定位為最具前沿消費眼光的“智能化偏好群體”。為此,九安選擇與硬件智能化的開拓者們進行合作,蘋果、小米均在此列。
2014年9月,九安醫療宣布了與小米的資本合作方案,小米將以2500萬美元,入股九安醫療旗下子公司ihealth,占股比例20%。
外界評論大多認為,此舉意味著九安醫療納入了小米的“生態系統”之內,對此劉毅并不否認。他對《英才》記者表示,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一種基礎設施,在移動互聯時代,所有行業的運行狀態都將被顛覆或改變。九安醫療希望能夠順應這種變化的趨勢,對自身進行改造。
在國內的發展情況來看,小米非常有潛力成為繼蘋果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智能硬件企業,甚至有些方面已經做到了青出于藍勝于藍。因此他選擇與小米進行合作,復制之前ihealth在美國與蘋果的合作模式,也是必然之事。
融入小米的生態系統,對九安醫療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位行業內人士表示,小米消費群體對智能化產品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這將有希望轉化成移動醫療硬件的消費能力。九安此舉等于鎖定了“米粉”為代表的年輕群體,在智能醫療領域的消費預期。
移動醫療產業目前正處在積蓄爆發力量的階段。在2014年秋季,騰訊分別以7000萬美元、一億美元的價格投資了兩家移動醫療服務創業企業丁香園和掛號網。
大佬的進駐,意味著這一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得到印證。醫療服務似乎很有可能成為移動互聯網下一個顛覆對象。在醫療資源地區性分布嚴重不均的現狀下,患者通過互聯網尋醫問藥的需求幾乎可以用剛性來形容,而醫生們也不會介意通過網絡獲取更多的收入來源。
智能移動醫療硬件與這些互聯網醫療企業一樣,都處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當這兩者成功對接之后,一個劉毅預期中“家庭醫療健康平臺”的框架就可以搭建完成。
通過智能硬件對血壓、血糖等身體機能的監測,獲得相關數據,并通過平臺上的醫療專家進行實時診斷,形成具有針對性的調理或治療方案。對于一些常見健康問題,智能硬件甚至可以直接通過云端數據運算,形成相應的保健方案與治療方案。
但由于醫療行業的特殊性,線上診療不能成為整個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的全部。哥倫比亞廣播集團中國大數據業務總監施京松對《英才》記者表示,數據確實可以提升醫療效率,但即便是同一種病情,也有無數種輕重緩急的情況,因此單靠數據分析對患者進行治療難度很大,最終還是要落實在傳統醫療上。
這就意味著硬件領先的九安醫療,在平臺“軟”方面仍需不間斷地進行補強。醫生資源、醫藥信息、營養解決方案,特別是線下醫療機構資源,需要更多地接入到平臺中來。
這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憑單一玩家的力量難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因此九安醫療也曾公開表示,對于與其它同類型平臺連接持有開放態度,以打通從數據采集、個人健康管理、醫療服務等多個環節,最終形成閉環。
很多人會產生這樣的疑慮:在移動醫療領域,如果哪天丁香園這樣看起來更加純正的互聯網企業進入到智能硬件領域,會不會比九安醫療更加具備競爭優勢?
“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也想進入移動醫療這個領域,他們是從云端走向客戶端。這里面最大的問題,是他們無法采集到用戶的數據,而我們恰恰在采集用戶數據方面非常有優勢。”顯然劉毅很相信九安的硬件終端優勢。
目前,九安醫療采集到的數據,每年都會以30%-50%的速度增長,但劉毅對此并不滿足,他認為這距離行業“足夠大的突破”來說還尚需時日。
康信移動醫療創始人謝德勇認為,智能醫療硬件的核心價值在于數據,但這種數據不能是封閉和孤立的。這些數據只有通過硬件、軟件的互聯互通,成為更加龐大數據的一部分,再讓專業人士對其進行解析,才能變得有價值。顯然,這和九安的平臺化思路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在足夠多的醫療數據成功采集之后,相應的反饋機制將得以實現。謝德勇認為,在健康與保健方面,云端計算則可以對用戶做到有效反饋。類似于高血糖、高血脂這類非疾病的“亞健康”狀態,遵循大數據計算做出的健康規劃,完全可以實現改善。另一方面,對于真正需要醫療機構進行診治的比較嚴重的疫病,仍需依托傳統的線下治療。
在對用戶數據進行反饋的過程中,一系列配套服務可以順利的進行接入,產生真正的變現能力。例如用戶血脂數據被明確之后,相應的鍛煉計劃,可以接入健身房、素食餐廳等相關信息;甚至可以結合用戶的其他數據,發現用戶的興趣點,以進行更加精準的營銷,如跑鞋等更加細分的產品。
這些用戶健康服務的推介,實際上是利用了數據的運算,為用戶提供了超前的“信息搜索”功能,具備非常強的營銷價值,將成為九安醫療的“家庭健康平臺”最終變現路徑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