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瓊
(貴州省興仁縣下山鎮高武學校 貴州興仁 562300)
如何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周玉瓊
(貴州省興仁縣下山鎮高武學校 貴州興仁 562300)
作文一直以來都是師生頭疼的教學內容。初中生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所以在寫作過程中無法達到我們的預期,這是情有可原的。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及時鼓勵,細心引導,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使其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多讀書,多思考,不斷錘煉語言,提升文章質量,并揚長避短,多加實踐和練習,開放作文評價體系,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本文對如何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進行了探討。
初中 語文 作文教學 策略
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作文時,借鑒教材中一些好的寫作手法,讓學生多吸收一些有營養的素材和資料,同時還要善于發現作文教學中的不足,針對這些不足再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不斷地提高作文的教學質量,在保證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既能夠增長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良好的閱讀能夠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對于學生的寫作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學生缺乏寫作素材,他們自然也就不能寫出高水平的作文來。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首先就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量,這是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比如,當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作者進行必要的了解,了解他的生平、寫作特點以及創作此篇文章時的心境,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作者的寫作思路與技巧。學生在閱讀中還能夠逐漸地建立起一套更加健全和縝密的思維系統,對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要盡可能地安排學生多閱讀一些優秀的書籍,逐漸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奠定好必要的基礎。
個性是一個人獨有的特征。作文中實施“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可以讓學生們的作文與眾不同。因此,教師在作文指導的過程中也要“尊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和答案來衡量所有的學生,要鼓勵學生盡可能地發揮出自己的獨特潛能,依據學生間的個別差異靈活的加以指導。習作時,可以鼓勵學生選擇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主題,發揮他們的個性,鼓勵學生用心去體驗生活,領悟生活,以獨特的視角把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語言的方式記錄下來。
個性是習作的靈魂,想象是寫作的翅膀。鼓勵學生在習作時展示自己的個性,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合理想象,這些都是促使學生寫作的動力,讓學生在自己的空間范圍內拓寬寫作的思路,并且自由地去發揮,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逐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所以說,習作時,教師可以多給學生一些展示自己個性的空間,促使學生的真情實感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下流露出來,逐漸地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俗話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運用。”郭沫若先生也曾說過:“要經常練習寫作,開始時不要圖巧,圖妙,要盡量求其正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想到的東西正確地記錄下來。這樣長期的寫得多了、久了,寫作能力也自然就會巧起來,妙起來的。”由此可見,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鼓勵學生多練筆,在練習中掌握一些寫作的技巧,學生在練習中思路也會更加的暢通,而且還能促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這樣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上才能不斷地創新。
練筆的方式比較多,比如,可以指導學生去仿寫,也可以以周記的方式進行練筆,或者以日記的形式進行練習。其中,以日記的形式進行練筆的話會更靈活,日記的內容能夠包羅萬象,大至人生、社會,小至花草樹木等,生活中一個感動的瞬間或者是一個細節等,都可以把它們作為日記的內容記錄下來。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及時地引導學生如何寫好,要避免日記的內容空洞化。還要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地堅持寫下去。時間久了,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變得巧了,變妙了,而且還會讓自己的作文更具特色。
生活中的素材比較的豐富,生活也是寫作的源泉。作文就是讓學生把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寫出來,把他們平時的所見、所聽以及所感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正如葉老先生所說的:“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寫作也是一樣的,只有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寫作,才能讓作文充滿活力。為了讓學生寫出高水平的作文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與自己的內心去感受、領悟生活。學生的生活閱歷越豐富,寫出來的作文也就越充實,寫作的素材和情感內容也就會越豐富,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會逐漸地提高。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語文教師是學生作文的唯一閱讀者和評價者,教師個人主觀性較強,而且往往評改不及時,不利于學生對自己作文的正確認識。新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并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我們在習作評改教學實踐中應將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使全體學生參與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和被別人評價的活動,使每一位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使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始終處于主動地位。比如,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或組內同學聽,請同學打分或評級,并談談為什么得分,為什么扣分。又如,在班內舉行作文展覽,讓學生之間互相閱讀,互相欣賞,或者讓學生辦起自己的文學小報,把自己的作文發在上面,然后全班進行交流,實現更加充分的共賞與互評。這樣,學生通過自我診斷、共賞互評,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提升寫作能力。
其實,我們的作文教學應該是“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就會通過這些知識去輻射自己的感性認識,并能把它們迅速地組織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別致新穎、匠心獨運的文章就會脫穎而出,作文教學的預期目的也就達到了。
綜上所述,現在的初中作文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這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使學生重視課堂知識與生活經驗的積累,探索出合理而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如何激發學生創作的激情,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因人施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興趣,那么,作文對于學生將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美好的精神享受。
[1]曹岳元.如何提高初中語文作文訓練質量[J].新課程(上).2014(09)
[2]徐海萍.淺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弊端與解決路徑[J].中學課程資源.2014(05)
[3]劉秋.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