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航
(漳州衛生職業學院 福建漳州 363000)
職教視野下的高職類院校體育課程建設淺析
尹航
(漳州衛生職業學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本文通過對職教理念的剖析,論述高等職業教育類體育課程要同時滿足職業和健康兩大目標,探討高職體育課程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有機結合的方法,使高職體育課程中所承載內涵得以清晰,進一步明確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方向。
關高等職業教育 體育課程 改革
隨著我國社會競技對高等技術人才需求的升溫,全國高等職業院校隊伍不斷壯大,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也經歷了“實用型—應用型—高技能型”三個階段的逐步轉變。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課程體系的改革要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進行,作為高職教育的“公共課”,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明顯滯后于專業課程。目前,國家教育部能作為指導高等職業教育體育課程的文件僅有《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并未明確區別于一般學術性本科教育培養目標的高等職業教育的體育課程,應如何有效扣緊高等職教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課程的改革與建設。與一般學術型本科院校相比,國內的許多學者都注意到,高職體育課程建設除了發揮其“健康第一”的基礎職能,還必須與專業技術、職業生涯聯系更為緊密,讓體育課程更好地為高職生的職業生涯服務。
與其他類型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培養。以職業教育為導向,對原有的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必須在樹立“健康第一”的基礎上,突出職業技能目標、職業健康目標兩個方面內容。
1.體育課程建設要突出職業技能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光榮使命。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職業教育共性是指高職體育課程必須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培養終身體育的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其個性表現為注重培養學生適應未來職業、崗位的能力。
2.體育課程建設要突出職業健康目標
體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職教視野下的更深層次含義在于緩解工作疲勞、預防和治療職業病。如何緩解和克服長期或大強度的工作中產生的工作疲勞,甚至某些工種引起機體特定部位炎癥、病變如頸椎病、肩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靜脈曲張等職業相關疾病,是職業教育賦予體育課程新的重要目標和使命。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終身體育”的教育理念
“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是我國體育學者經過多次教學改革得出的最科學的、正確的、具有標志性的體育課程指導理念[1]。在課程的整體設置上,要有基礎課程、選項課程、選修課程相結合,輔以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等多種形式,逐步形成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形成體育課內必修+課外鍛煉長效機制,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
2.教學模式突出職業化特點,體育本職功能與專業需求相銜接
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高職體育課程改革和建設的突破口。在“健康第一”的基礎上,高等職業院校要以人為本,從職業、工種出發,發展職業體適能為目標,增加與專業技能相關體適能為教學內容,貼近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他們的職業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使他們畢業后能勝任本專業的工作,從而增強學生的從業競爭力。
3.重視職業健康與運動保健知識
高等職業院校體育理論教學,要重點突出對學生職業健康知識的傳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針對學生自身特點、專業以及將來工作崗位的特殊性,開設適宜的理論課程[2]。
在教學中,要針對未來從事職業可能形成的工作倦怠以及職業相關疾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傳授運動處方的原理及運動處方的設計方法等。要向學生傳授常見職業病的預防,例如了解哪些工作崗位、工作環境容易得職業病,職業病的種類和職業病的癥狀,并知道該怎樣預防并制定相應的運動處方。如醫學電子、檢驗專業的學生,應該多講解視力保護和頸椎病的預防;護理、助產專業學生如何預防靜脈曲張、腰椎間盤突出等癥狀,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能直接在室內進行的簡易鍛煉的方法,以及常見緩解疲勞的身體保健知識。
4.探索和開發與專業密切相關的體育專業課程
高等職業院校的學校體育,還應該積極探索,探索開發與該校專業密切相關的體育專業課程。在高等職業院校中設立體育專業課程,將體育專業課程列入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是體育在職教發展中的新途徑。
與專業密切相關、適合開發的課程舉例:
臨床醫學(老年護理方向):老年體育與養生(包含老年人體育鍛煉方法、常見養生保健功如五禽戲、八段錦、舒心平血功等);
臨床醫學(婦幼保健方向):婦幼健康與保健(包含孕婦、幼兒等特殊時期飛體育健康與保健方法,如幼兒體操、孕婦瑜伽、產后康復與瘦身等)
康復與治療技術:運動訓練學、運動康復處方的制定、醫務監督(包含運動與康復理論、如何進行運動康復、如何實施醫務監督);
如以上所列,對臨床醫學以及康復技術的幾個專業進行課程開發的初探,所羅列的體育專業課程對專業培養目標都有很密切的關系和良好的促進作用,并且與高職院校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目標相吻合。
總之,職教視野下高職體育課程改革,必須堅持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終身體育”的教育理念下,積極探索圍繞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進行[3]。職業化的體育課程設置,必須堅持以學生健康成長和和諧持續發展為根本,在服務于學生職業生涯、職業發展和職業崗位對體質和體能素養要求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與職業相關的,能促進專業發展的職業體育課程,并有機融入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中,才能順利實現高職體育教學的健康性、職業性的雙重目標,才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職業生涯發展。
[1]王華.對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滯后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3(8):133-134.
[2]宋廣俠.江蘇省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內容現狀與發展初探[J].湖北體育科技,2010,29(2):243-244.
[3]周務農,張良.高職體育課程體系構建探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6(1):67-71.
尹航,女,漢族,1983.5出生,籍貫:江蘇省丹陽市,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