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花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湖北武漢 430205)
借鑒澳洲TAFE學院教學特點優化高職課程教學設計
——以《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為例
劉桂花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湖北武漢 430205)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ation)是澳大利亞全國通用的職業技術教育形式,它由澳大利亞政府開設的TAFE學院負責實施教育與培訓。TAFE高等文憑由澳大利亞政府頒發,相當于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大專)層次。其教學具有顯著的特色及先進性。
在其教學過程中,一般采取理論講授(lecture)、輔導課程(tutorial)及實踐環節(laboratory sessions)三者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式進行面對面授課學習。首先,在學習某一門課程之前,會對課程作簡要的描述,先讓學生了解該門課程的學時和學分要求,而后重點闡明學習該課程需先修的課程或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并使學生了解通過該課程學習將會得到哪些知識和能力的提升。接下來,學生在了解該課程的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等的基礎上,將教學環節進行細化。教學中給學生提出任務,列出具體需要解決的問題,希望達到的教學目標等,啟發學生思考,鼓勵獨立或分組解決提出的問題,采用問卷、答題等多種考核方式進行考核評價,同時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給出反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提出的是,在實踐環節,一般采用項目式,教學按照給定的任務進行。以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TAFE學院的“微納系統、微/納機電系統”課程為例,在該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實踐部分以教學案例的形式給出,每項案例設計分為“PART A”“PART B”和“PART C”三部分,通過“PART A”給出任務,“PART B”作為實例講解任務的具體實施過程,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之后,解答“PART C”提出的問題,并完成報告。考核注重的是過程考核,重點是學生在實踐中的參與度、動手能力、協作意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以上所述TAFE學院的教學模式及教學設計,雖不代表所有TAFE學院的所有課程的教學,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TAFE學院教學中的一些特點。表面上看,教學過程將理論和實踐環節割裂獨立進行,無異于我們高職院校傳統的教學模式,然而,透過表面看實質,在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由任務(objective)和問題(questions)作為主線,將理論和實踐貫穿起來,通過給出任務、提出問題的方式作為課程的切入點,啟發學生思考,通過小組成員間協同努力完成任務。既鍛煉了學生的主動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又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得以提高,同時加強了團隊協作意識。鑒于此,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借鑒其優勢做法,優化我們的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下面以《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為例,作簡要闡述。
目前在傳統的教學中,《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仍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即主要通過教師課堂講授的方式來進行,課程內容仍然是按照章節結構來構架,理論和實踐分開。盡管課程安排在實訓室,但實際的教學中由于設備數量、人員的組織管理等一系列的原因,并未將實訓設備進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學生在上課前沒有針對教學內容聯系實際進行思考和探討,教學質量一直難以得到提升。
3.1 總體教學設計
改傳統的教學模式為理實一體化教學。首先從課程內容結構上入手,按照模塊化,任務式進行教學設計,以常見的機械設備為載體,以生產中實際工作過程為導向,將最新的企業研究目標、創新和需求融入于實踐教學當中,設置具體的學習情境。通過具體任務的設計,鼓勵學生從發現和觀察身邊的相關機械設備入手,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思考,主動學習,進而對任務載體所包含和容納的知識點進行剖析,對任務中給出的問題作出解答,課堂上將現代教育技術與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有機結合,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3.2 項目實例分析
對于具體項目任務的設計則需要結合生產實際,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設計。在分組教學的基礎上,結合基于工作過程的六步教學法(明確任務——作出決策——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測檢查——評估反饋),進行方案的制定、實施和評價。下面以齒輪的設計為例,具體分析教學任務的實施。
項目任務:齒輪傳動設計。
(1)明確任務。給出任務并提出一些與本項目有關的問題,如齒輪的結構設計應考慮哪些因素、齒輪材料的選擇、齒輪的加工方法等,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參考書等掌握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
(2)作出決策。分析給出的設計條件,制定可行的設計方案。教師參與其中,幫助其分析方案,學生自己做出決策。
(3)制定計劃。分小組討論,制定工作計劃。學生根據選定的方案,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包括動力參數計算、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強度計算、加工方法選擇、人員及時間的分配等。
(4)實施計劃。學生按照既定的工作計劃進行實施,教師全程進行指導。
(5)檢測檢查。學生通過設計并觀察齒輪的加工,進一步驗證設計是否合理,若存在不合理之處,及時提出修改方案,并提供最佳的設計結果。
(6)評估反饋。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成果,結合前幾個階段的完成情況做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讓學生清楚在齒輪的設計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在今后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整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單純的學習,變為有趣的體驗,專業技能的學習成為有形可度量的學習,由老師推動式學習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拉動式學習,以老師為主的教學師生關系變為學生為主、教師指導的師生互動關系。增強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使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3.3 考核評價
根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特點及教學目標,結合職業崗位能力的需求,該課程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由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兩部分組成。過程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過程參與度、出勤、紀律、協作意識、動手能力、安全意識等。結果考核注重最終結果對任務完成的情況,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情況等。
澳大利亞的職業教育具有很多無法比擬的先進性和顯著特色,文章僅從課程設計角度進行了分析和借鑒,以期為我們的高職課堂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1]萬志堅.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9,11(3):23-26.
[2]胡鳳英.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初探[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31/2):94-96+101.
劉桂花,女(1975.6——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與制造。